鸿醇
词语释义
博大淳厚。
指美好的德行和淳朴的风化。
词语解释
博大淳厚。
《隶释·汉陈球后碑》:“厥泽鸿醇,则百姓敬之如神祇,爱之如慈亲。”
指美好的德行和淳朴的风化。
唐 李华 《含元殿赋》:“虽欲宫 崑崙 而馆 不周 ,城八极而隍四海,犹未足储鸿醇而俯丕耀。”
引证解释
⒈ 博大淳厚。
引《隶释·汉陈球后碑》:“厥泽鸿醇,则百姓敬之如神祇,爱之如慈亲。”
⒉ 指美好的德行和淳朴的风化。
引唐李华《含元殿赋》:“虽欲宫崑崙而馆不周,城八极而隍四海,犹未足储鸿醇而俯丕耀。”
鸿醇的网络释义
鸿醇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鸟,江声。本义:大雁)
(2) 同本义 。雁属中类似天鹅的大型种类旧时的泛称
鸿,鹄也。——《说文》
鸿渐于干。——《易·渐》
鸿雁于飞。——《诗·小雅·鸿雁》
(3) 又如:鸿冥(鸿鸟飞入苍冥);鸿飞(鸿鸟飞翔);鸿爪(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鸿渐(鸿鸟飞翔由低处逐渐进于高位。比喻官职升迁或渐入佳境);鸿嗷(鸿鸟哀鸣,比喻灾民的悲号)
(4) 鹄。即天鹅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按,凡鸿鹄连文者即鹄也。
(5) 又如:鸿骞凤立(鸿鹄高飞,凤凰挺立。比喻超群杰出);鸿翼(天鹅的羽翼);鸿举(天鹅高飞远翔)
(6) 喻指书信 。如:来鸿(来信);鸿稀鳞绝(比喻书信断绝);鸿信(书信);鸿便(信使)
(7) 洪水。通“洪”
鲧陻鸿水,汨陈其五行。——《汉石经·尚书·洪范》
禹有功,抑下鸿。——《荀子·成相》
不任汨鸿,师何以尚之?——《楚辞·屈原·天问》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史记·夏本纪》
禹抑洪水。——《史记·河渠书》
(8) 又如:鸿水(大水。即洪水);鸿泉(洪水的源头);鸿体(洪水的主流);鸿波(洪水)
(9) 天地未开时的景象 。如:鸿洞(混同为一。指宇宙虚无混沌的原始景象);鸿墐(天地未开时浑沌的元气);鸿同(即鸿洞)
(10) 即豆雁 。一种带褐色的欧亚普通雁( Anser fabalis ),嘴有一豆形斑
形容词
(1) 大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楚辞·刘向·九欢·逢纷》
撞鸿钟,建九旒。——《文选·扬雄·羽猎赋》
夫鸿均之世,何物不乐。——王褒《四子讲德论》
鸿,大也。——《淮南子·鸿烈序》
(2) 又如:鸿猷(大道理);鸿文(巨著,大作);鸿名(大名,崇高的声誉);鸿休(洪福);鸿绪(大业,大统);鸿志(大志,壮志)
(3) 形容学识渊博
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论衡·超奇》
(4) 又如:鸿生(指博学之士);鸿博(学识渊博);鸿儒(学识渊博的儒者);鸿儒硕辅(学识渊博的学者,功勋卓著的臣士)
(5) 旺盛,兴盛
神农以鸿。——《吕氏春秋·执一》。注:“盛也。”
(6) 又如:鸿均(太平,升平);鸿明(昌盛清明);鸿威(盛威);鸿祚(鼎盛的王业)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本义:酒味浓厚)
(2) 同本义
醇,厚也。——《说文》
买二石醇醪。——《汉书·爰盎传》
春醴惟醇。——张衡《东京赋》
醉醇醲而饫肥鲜者。——刘基《卖柑者言》
(3) 又如:醇醨(味道浓厚的美酒叫做醇,味道淡薄的叫做醨);醇醪(纯厚的美酒);醇味(美酒味);醇旨(酒味淳厚甘美)
(4) 淳朴;质朴
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汉书·景帝纪赞》
古者人醇工庞。——《淮南子·泛论》。注:“醇厚不虚华也。”
(5) 又如:醇固(真纯贞固);醇正(淳厚端正);醇和(淳朴和善)
(6) 通“纯”。无杂质
惟厥攸居,政事惟醇。——《书·说命中》
河龙供鲤醇牺牲。——《汉书·礼乐志》。颜师古注:“醇,谓色不杂也。”
以贤则君有醇固之茂焉。——《三国志·何夔传》
其皆醇也,然后肆焉。——韩愈《答李诩书》
(7) 又如:醇壹(纯厚专一);醇备(精粹完美);醇粹(纯一不杂)
(8) 愚昧浑噩的样子 。如:醇醇(愚味、愚蠢的样子)
名词
任何一类在结构上类似乙醇的化合物 ,可看作烃的羟基衍生物,并按照羟基的数目而分类(如一元醇、二元醇、三元醇和多元醇)或者按照分子的结构而分类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un2 [客语拼音字汇] sun2 [宝安腔] sun2 [台湾四县腔] sun2 [东莞腔] sun2 [梅县腔] shun2 [客英字典] shu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純 | 常倫 | 常 | 諄 | 平聲 | 眞 | 合口三等 | 臻 | 諄 | ʑĭuĕn | zjyn/zjv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