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芬
词语释义
浓盛的香气。比喻美好的德行或声誉。
词语解释
浓盛的香气。比喻美好的德行或声誉。
唐 韩休 《赠邠州刺史韦公神道碑》:“公淳辉秉灵,鸿芬锡祉,合英秀发,扬光炯曜。” 明 汤显祖 《广意赋》:“肇皇皇之帝 夋 兮,备鸿芬之纯粹。”
引证解释
⒈ 浓盛的香气。比喻美好的德行或声誉。
引唐韩休《赠邠州刺史韦公神道碑》:“公淳辉秉灵,鸿芬锡祉,合英秀发,扬光炯曜。”
明汤显祖《广意赋》:“肇皇皇之帝夋兮,备鸿芬之纯粹。”
鸿芬的网络释义
鸿芬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鸟,江声。本义:大雁)
(2) 同本义 。雁属中类似天鹅的大型种类旧时的泛称
鸿,鹄也。——《说文》
鸿渐于干。——《易·渐》
鸿雁于飞。——《诗·小雅·鸿雁》
(3) 又如:鸿冥(鸿鸟飞入苍冥);鸿飞(鸿鸟飞翔);鸿爪(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鸿渐(鸿鸟飞翔由低处逐渐进于高位。比喻官职升迁或渐入佳境);鸿嗷(鸿鸟哀鸣,比喻灾民的悲号)
(4) 鹄。即天鹅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按,凡鸿鹄连文者即鹄也。
(5) 又如:鸿骞凤立(鸿鹄高飞,凤凰挺立。比喻超群杰出);鸿翼(天鹅的羽翼);鸿举(天鹅高飞远翔)
(6) 喻指书信 。如:来鸿(来信);鸿稀鳞绝(比喻书信断绝);鸿信(书信);鸿便(信使)
(7) 洪水。通“洪”
鲧陻鸿水,汨陈其五行。——《汉石经·尚书·洪范》
禹有功,抑下鸿。——《荀子·成相》
不任汨鸿,师何以尚之?——《楚辞·屈原·天问》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史记·夏本纪》
禹抑洪水。——《史记·河渠书》
(8) 又如:鸿水(大水。即洪水);鸿泉(洪水的源头);鸿体(洪水的主流);鸿波(洪水)
(9) 天地未开时的景象 。如:鸿洞(混同为一。指宇宙虚无混沌的原始景象);鸿墐(天地未开时浑沌的元气);鸿同(即鸿洞)
(10) 即豆雁 。一种带褐色的欧亚普通雁( Anser fabalis ),嘴有一豆形斑
形容词
(1) 大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楚辞·刘向·九欢·逢纷》
撞鸿钟,建九旒。——《文选·扬雄·羽猎赋》
夫鸿均之世,何物不乐。——王褒《四子讲德论》
鸿,大也。——《淮南子·鸿烈序》
(2) 又如:鸿猷(大道理);鸿文(巨著,大作);鸿名(大名,崇高的声誉);鸿休(洪福);鸿绪(大业,大统);鸿志(大志,壮志)
(3) 形容学识渊博
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论衡·超奇》
(4) 又如:鸿生(指博学之士);鸿博(学识渊博);鸿儒(学识渊博的儒者);鸿儒硕辅(学识渊博的学者,功勋卓著的臣士)
(5) 旺盛,兴盛
神农以鸿。——《吕氏春秋·执一》。注:“盛也。”
(6) 又如:鸿均(太平,升平);鸿明(昌盛清明);鸿威(盛威);鸿祚(鼎盛的王业)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艸,从分,分亦声。本义:香气)
(2) 同本义
芬,草初生其香分布也。——《说文》
芬,芬香也。——《广雅》
天地之行分、苦味也。——《春秋繁露》
苾苾芬芬。——《诗·小雅·信南山》
芬馥肸蚃。——左思《吴都赋》
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沬。——《楚辞·离骚》
(3) 又如:芬苾(芳香);芬烈(香气郁烈);芬郁(香气浓郁;亦谓芳香和腐臭)。使感到芬芳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4) 特别好闻的香气
流芬赋采,风靡云旋。——潘岳《芙蓉赋》
(5) 比喻盛德或美名
扬芬千载之上。——《晋书·桓彝传》
(6) 又如:扬芬千载(扬名千年);芬烈(喻功业盛美)
(7) 通“粉”(
)。米细末,化妆用的粉末五隐之状,黑土黑苔,青怵以肥,芬然若灰。——《管子·地员》
形容词
(1) 和,和好
芬,和也。——《方言十三》
(2) 又如:芬芗(和调)
(3) 通“纷”。乱,杂
乘玄四龙,回驰北行,羽旄殷盛,芬哉芒芒。——《汉书·礼乐志》
(4) 又如:芬芬(纷纷。杂乱的样子)
(5) 通“坟”。隆起的样子
五壤之状,芬然若泽、若屯土。——《管子·地员》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n1 [客英字典] fun1 [台湾四县腔] fun1 [梅县腔] fun1 [东莞腔] fun1 [宝安腔] fun1 [客语拼音字汇] fu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芬 | 撫文 | 滂 | 文 | 平聲 | 文 | 合口三等 | 文 | 臻 | phyon/phiun | pʰĭuə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