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庠

hóng xiáng [ hong xiang]
繁体 鴻庠
注音 ㄏㄨㄥˊ ㄒ一ㄤˊ

词语释义

著名的学府。庠,古代学校。

词语解释

  1. 著名的学府。庠,古代学校。

    明 无名氏 《四贤记·赴选》:“那公子是个大器呵,鸿庠文彦,端的是 王 家楨干。”

引证解释

⒈ 著名的学府。庠,古代学校。

明无名氏《四贤记·赴选》:“那公子是个大器呵,鸿庠文彦,端的是王家楨干。”

鸿庠的网络释义

鸿庠

  • 著名的学府。庠,古代学校。 明 无名氏 《四贤记·赴选》:“那公子是个大器呵,鸿庠文彦,端的是 王 家桢干。”
  • 汉字详情

    hóng [hong]
    部首: 514
    笔画: 11
    五笔: IAQ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MPM
    四角: 3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鸟,江声。本义:大雁)

    (2) 同本义 。雁属中类似天鹅的大型种类旧时的泛称

    鸿,鹄也。——《说文》

    鸿渐于干。——《易·渐》

    鸿雁于飞。——《诗·小雅·鸿雁》

    (3) 又如:鸿冥(鸿鸟飞入苍冥);鸿飞(鸿鸟飞翔);鸿爪(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鸿渐(鸿鸟飞翔由低处逐渐进于高位。比喻官职升迁或渐入佳境);鸿嗷(鸿鸟哀鸣,比喻灾民的悲号)

    (4) 鹄。即天鹅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按,凡鸿鹄连文者即鹄也。

    (5) 又如:鸿骞凤立(鸿鹄高飞,凤凰挺立。比喻超群杰出);鸿翼(天鹅的羽翼);鸿举(天鹅高飞远翔)

    (6) 喻指书信 。如:来鸿(来信);鸿稀鳞绝(比喻书信断绝);鸿信(书信);鸿便(信使)

    (7) 洪水。通“洪”

    鲧陻鸿水,汨陈其五行。——《汉石经·尚书·洪范》

    禹有功,抑下鸿。——《荀子·成相》

    不任汨鸿,师何以尚之?——《楚辞·屈原·天问》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史记·夏本纪》

    禹抑洪水。——《史记·河渠书》

    (8) 又如:鸿水(大水。即洪水);鸿泉(洪水的源头);鸿体(洪水的主流);鸿波(洪水)

    (9) 天地未开时的景象 。如:鸿洞(混同为一。指宇宙虚无混沌的原始景象);鸿墐(天地未开时浑沌的元气);鸿同(即鸿洞)

    (10) 即豆雁 。一种带褐色的欧亚普通雁( Anser fabalis ),嘴有一豆形斑

    形容词

    (1) 大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楚辞·刘向·九欢·逢纷》

    撞鸿钟,建九旒。——《文选·扬雄·羽猎赋》

    夫鸿均之世,何物不乐。——王褒《四子讲德论》

    鸿,大也。——《淮南子·鸿烈序》

    (2) 又如:鸿猷(大道理);鸿文(巨著,大作);鸿名(大名,崇高的声誉);鸿休(洪福);鸿绪(大业,大统);鸿志(大志,壮志)

    (3) 形容学识渊博

    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论衡·超奇》

    (4) 又如:鸿生(指博学之士);鸿博(学识渊博);鸿儒(学识渊博的儒者);鸿儒硕辅(学识渊博的学者,功勋卓著的臣士)

    (5) 旺盛,兴盛

    神农以鸿。——《吕氏春秋·执一》。注:“盛也。”

    (6) 又如:鸿均(太平,升平);鸿明(昌盛清明);鸿威(盛威);鸿祚(鼎盛的王业)

    英文翻译

    species of wild swan; vast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4

    宋本广韵

    xiáng [xiang]
    部首: 314
    笔画: 9
    五笔: YUDK
    五行:
    仓颉: ITQ
    四角: 0025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广( yǎn),羊声。“广”与房屋有关。本义:古代地方学校)

    (2) 殷、周时的学校

    痒,礼官养老,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说文》

    殷曰序,周曰庠。——《孟子·滕文公上》

    庠序,官也。——《尔雅·释官》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礼记》。 郑玄注:“上庠,右学,大学也,在西郊。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

    (3) 古代的乡学

    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礼记·乡饮酒义》。注:“乡学也。”

    庠之制有堂有室也。——《仪礼·乡射礼》注

    党有庠。——《仪礼·学记》。注:“五百家为党,庾氏谓夏殷礼非周法。又,王制、内则、周人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此国学之小学,即辟雍也。”

    俾入邑庠。——《聊斋志异·促织》

    还是在庠?还是在监?——《玉娇梨》

    (4) 又如:庠士(在学生员);庠老(古代对地方学官的敬称)

    动词

    教养;教导

    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孟子》

    英文翻译

    village school; teach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iong2 [客英字典] siong2 [陆丰腔] siong3 [梅县腔] siong2 [宝安腔] siong2 [客语拼音字汇] xiong2 [海陆丰腔] siong2
    ◎ 潮州话:思央5(祥)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似羊陽開平聲開口三等zsiang/sziangzĭa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