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爪

lín zhǎo [ lin zhao]
繁体 鱗爪
注音 ㄌ一ㄣˊ ㄓㄠˇ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比喻事物的片断或点滴。

词语解释

  1. 比喻事物的片断或点滴。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刘禹锡》:“ 长庆 中, 元微之 、 梦得 、 韦楚客 同会 乐天 舍,论 南朝 兴废,各赋《金陵怀古》诗。 刘 满引一杯,饮已即成…… 白公 览诗,曰:‘四人探驪龙,子先获珠,所餘鳞爪,何用耶!’於是罢唱。” 清 龚自珍 《自春徂秋得十五首》诗之十五:“东云露一鳞,西云露一爪,与其见鳞爪,何如鳞爪无。”《花月痕》第五十回:“若揄扬 果斋 之一枝画戟,铺张 荷生 之八面威风,特其鳞爪耳。”

引证解释

⒈ 比喻事物的片断或点滴。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刘禹锡》:“长庆中, 元微之、梦得、韦楚客同会乐天舍,论南朝兴废,各赋《金陵怀古》诗。

刘满引一杯,饮已即成…… 白公览诗,曰:‘四人探驪龙,子先获珠,所餘鳞爪,何用耶!’於是罢唱。”
清龚自珍《自春徂秋得十五首》诗之十五:“东云露一鳞,西云露一爪,与其见鳞爪,何如鳞爪无。”
《花月痕》第五十回:“若揄扬果斋之一枝画戟,铺张荷生之八面威风,特其鳞爪耳。”

鳞爪的国语词典

龙的鳞和爪。比喻琐屑、残余或无足轻重的事物。

鳞爪的网络释义

鳞爪

  • 唐朝长庆年间,白居易请诗人元稹、刘禹锡、韦楚客到家里做客,谈论南京盛衰旧闻,建议赋诗饮酒,以《金陵怀古》为题作诗。当时,刘禹锡因官场不得志,倒满了一杯酒,酒刚喝完,就作一首《西塞山怀古》,怀古叹今,意味深长。白居易赞叹道:“我们四人一起探寻诗的精蕴,犹如同去深水里抓龙,你先做成了好诗,好比先压得了龙下巴下面珍贵的宝珠,余下的只有一些鳞片和四爪,还有何用?” 以后“鳞爪”比喻没有一点用处的东西。
  • 鳞爪造句

    那门楣上盘绕的龙凤石刻栩栩如生,鳞爪锐利,彩翼翩然,祥云缭绕下,仿佛那龙凤下一刻就会立刻乘彩云飞舞九天。
    直到那鳞爪即将杀到身上的时刻,陆尘终于动了。
    刻手利用现成的深绿色着纹路,凸雕着一条鳞爪飞扬的龙,而斜下方的一抹红艳,则被精妙无比的雕成一颗火珠和环绕在周围的一圈似有似无的火云。
    隔离区一处偏僻的铁丝网上,汪凯赤身裸体的被挂在上面,两只胳膊发疯似的挥舞着,他的两只手已变成漆黑的鳞爪,肚皮上也尽是被划的稀烂的鳞片。
    园内,那玲珑精致的亭台楼阁,清幽秀丽的池馆水廊,还有大假山古戏台玉玲珑等古代园林的杰作,都使我留恋往返。特别是那饶着围墙屋脊建造的雕龙,鳞爪张舞,双须飞动,好像要腾空而去似的,更令人感动不已。
    破败的窗框上一只只手和鳞爪竭力的挥舞着,而楼的四周尽是黑郁郁的低等吞甲虫,一个楼里是黑鳞人,另一个却是正常人类。
    除却各教仅存的寥寥残篇,世间再难寻获只鳞爪。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秦列冷哼一声,屈膝,将脚抵住孙户腹部,孙户鳞爪紧紧抓着秦列胳膊,细长的骨指刺进皮肉里,带出殷红的血液,更令他疯狂起来。
    在他身后,一尊百丈黑色魔龙虚影,幻化而出,鳞爪飞扬,几乎凝为实质,散发出弑杀万古的滔天凶焰。
    天空中突然瞬间乌云密布,狂雷大作,一条雪白的玉龙翻滚在漆黑如墨的雨云中,鳞爪奋张,怒施大雨!“阿弥陀佛!”。
    山门顶上的横牌,用五色琉璃镶嵌成佛女飞天散花的图画,两侧石柱盘绕着佛门护教天龙,一条条圆睛怒目,云采鳞爪宛然,龙须历历可数。
    这一下方明也是大奇,莫非这两个黑鳞爪人还是亭中的老者养的宠物么。

    汉字详情

    lín [lin]
    部首: 810
    笔画: 20
    五笔: QGOH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NMFDQ
    四角: 2915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鱼,粦( lìn)声。本义:鱼甲)

    (2) 同本义

    鳞,鱼甲也。——《说文》

    鳞罗布烈。——扬雄《羽猎赋》

    鳞浪层层。——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鳞爪飞扬。——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朱鳞大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鳞爪(喻残存、零碎或无足轻重之物);鳞沦(水纹相次连接的样子);鳞接(密接如鱼鳞);鳞萃(荟萃如鱼鳞)

    (4) 鳞片状物

    鳞,甲也。——《广雅》

    其动物宜鳞物。——《周礼·大司徒》

    (5) 动物学名词。为被覆在动物体表的硬质小形薄片,是一种多样性的构造。如:鳞鼠(野鼠的一种。身有鳞甲,故名)

    (6) 植物学名词。如:鳞叶

    (7) 鱼的代称

    鳞集仰流。——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注:“鳞集,相次也。”

    呷浪之鳞。——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锦鳞游泳。——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8) 又如:鳞族(鱼类);鳞羽(泛指鱼类和鸟类);鳞物(指鱼类);鳞鸿杳绝(杳无音信);鳞集仰流(鱼群迎向上游。比喻四方之民慕德来归)

    (9) 有鳞动物的总称

    鳞虫三百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介鳞夏食冬蛰。——《易·主命》

    (10) 又如:鳞介(泛指有鳞片介甲的水生动物);鳞虫(有鳞的动物)

    (11) 姓

    英文翻译

    fish scales

    方言集汇

    ◎ 粤语:leon4
    ◎ 潮州话:罗因5 罗安5 ,ling5 lang5(lîng lâng) [揭阳]lêng5 lang5(lêng lâng)

    宋本广韵

    zhǎo,zhuǎ [zhao,zhua]
    部首: 448
    笔画: 4
    五笔: RHYI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LO
    四角: 72230

    详细解释

    zhǎo

    名词

    (1) (象形。按甲骨文和小篆字形,“又”是手,两点表手爪甲形。本义:人的指甲、趾甲)

    (2) 同本义

    爪,人之指叉或亦通作爪。——《六书故》

    (3) 又如:爪甲(指或趾前的角质硬壳);爪翦(修剪手指甲或脚趾甲)

    (4) 鸟兽的脚趾

    蚓无爪牙之利。——《荀子·劝学》

    虫已在爪下。——《聊斋志异·促织》

    鳞爪飞扬。——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5) 又如:虎爪;猫爪;前爪;张牙舞爪;鹰爪;爪嘴(鸟类的爪和嘴);爪吻(鸷禽猛兽的爪和嘴。喻帮凶)

    (6) 像爪的东西 。如:铁锚四爪皆折;棘爪、掣爪或制动爪

    动词

    (1) 抓,搔

    爪其肤以验其生柘。——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2) 剪指甲或趾甲

    小臣爪足。——《礼记·丧大记》

    (3) 又如:爪足(剪脚趾甲);爪手翦须(修剪手指甲和胡须);爪翦(修剪手指甲和脚趾甲)

    (4) 另见 zhuǎ

    zhuǎ

    名词

    (1) 鸟兽的脚爪 。多用于口语

    (2) 另见 zhǎo

    英文翻译

    claw, nail, talon; animal feet

    方言集汇

    ◎ 粤语:zaau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au3 [沙头角腔] zau3 [客英字典] zau3 [台湾四县腔] zau3 [梅县腔] zau3 [宝安腔] zau3 [陆丰腔] zau3 [东莞腔] zau3 [海陆丰腔] zau3 [梅县腔] z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一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側絞上聲開口二等craux/travʧ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