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

mó guǐ [ mo gui]
注音 ㄇㄛˊ ㄍㄨㄟ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魔鬼 móguǐ

(1) 宗教中指引诱人犯罪的恶鬼;神话传说中指迷惑人、害人的鬼怪

为魔鬼所缠
demon;devil;dickens;spirit

(2) 罪恶的化身

old nick

词语解释

  1. 害人的恶鬼。

    《南史·梁纪中·武帝下》:“ 同泰寺 灾……帝曰:‘斯魔鬼也。’” 前蜀 韦庄 《秦妇吟》:“旋教魔鬼傍乡村,诛剥生灵过朝夕。”

  2. 喻邪恶势力。

    老舍 《四世同堂》五十:“他自己为什么只呆呆的看着一对灰鹤,而不去赶走那些杀人的魔鬼呢?”

  3. 犹太教和基督教《圣经》中的恶鬼,别名 撒旦 。传说原为天使,因犯罪而被打入地狱,从此专与上帝作对,成了诱惑人犯罪的恶鬼。

引证解释

⒈ 害人的恶鬼。

《南史·梁纪中·武帝下》:“同泰寺灾……帝曰:‘斯魔鬼也。’”
前蜀韦庄《秦妇吟》:“旋教魔鬼傍乡村,诛剥生灵过朝夕。”

⒉ 喻邪恶势力。

老舍《四世同堂》五十:“他自己为什么只呆呆的看着一对灰鹤,而不去赶走那些杀人的魔鬼呢?”

⒊ 犹太教和基督教《圣经》中的恶鬼,别名撒旦。传说原为天使,因犯罪而被打入地狱,从此专与上帝作对,成了诱惑人犯罪的恶鬼。

魔鬼的国语词典

宗教或神话传说中指具有超自然力,又喜迷惑人、陷害人、取人性命的异类。

如:「魔鬼常常诱惑意志不坚的人。」

魔鬼的网络释义

魔鬼 (宗教概念)

  • 犹太教与基督教中的魔鬼来源于犹太圣经,也就是基督教的旧约。
  • 原文的意思是毁谤者,也指撒旦,在圣经中是一个与上帝对抗的大能的灵体,也是当前人类世界的统治者。因此在犹太教和基督教圣典中这个词具有单一指代意义。
  • 魔鬼定义:不愿顺从神的人的私欲是魔鬼。
  • 然而在其它文化中,魔鬼的含义有所变化,但是普遍认为这个词含有贬义成分。
  • 魔鬼 (词语)

  • 魔鬼,指宗教中指引诱人犯罪的恶鬼;神话传说中指迷惑人、害人的鬼怪。魔鬼定义:不愿顺从神的人的私欲是魔鬼。
  • 魔鬼的翻译

    英语: devil
    德语: Dämon (S)​, Gegner (S)​, Satan (S)​, Teufel (S)​
    法语: diable, démon

    魔鬼造句

    电影里的魔鬼总是张牙舞爪的。
    不管对什么妖魔鬼怪,都不能心慈手软,务须铲除干净。
    如果没有他们战胜了那些吃人的魔鬼而如今又夙夜匪懈地保护着我们的安宁,我们哪里会有这样平静的生活?
    我不相信世上有魔鬼。
    要么相信上帝,要么相信魔鬼,就是别又信上帝又信魔鬼。一个好的坏蛋比一个坏的正人君子强。
    仿佛魔鬼已经抓住他的一只脚似的。
    我们内心拥有的仇恨是个魔鬼。
    魔鬼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让罪恶看似无辜。
    不管对什么妖魔鬼怪,决不能心慈手软,务必铲除干净。
    我自己则直言不讳地说,我们已置身于魔鬼和深渊之间。
    故事里的那个青年英雄战胜了魔鬼并使他成了自己的佣人。
    爱是一种失控,一种自我失控。深爱的人会发现在自己身上复活了另外一个人,仿佛魔鬼附体,身不由己,受魔鬼支配,最后和他同归于尽。
    因为那里是魔鬼永远也到达不了的地方。
    第二天,当绅士出现要带她远走高飞之际,村女偷偷拿出薰衣草花束,投掷在她的爱人身上,结果发现,原来绅士竟是可怕的魔鬼所变成的!露出原形的魔鬼又惊又怒,但又害怕薰衣草的神圣力量。只好逃之夭夭。由此可见薰衣草不一定是催情良方呀。
    不要替魔鬼拿蜡烛照明。不要为虎作伥。切莫助纣为虐。
    战争时期,日本鬼子是杀人不眨眼的魔鬼。
    任何妖魔鬼怪也逃不脱孙悟空的一双火眼金睛。
    我们强调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目的,就是要把那些牛鬼蛇神、妖魔鬼怪全部消灭干净。
    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冲动是魔鬼,记住。
    跟魔鬼订约的人会走运一时,但总有一天魔鬼会提出它的要求。

    汉字详情

    [mo]
    部首: 903
    笔画: 20
    五笔: YSSC
    五行:
    仓颉: ICHUI
    四角: 0021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鬼,麻声。本义:“魔罗”的略称。佛教把一切扰乱身心、破坏行善、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均称为“魔”)

    (2) 同本义

    我自降魔转法轮。——王安石《南乡子》

    (3) 又如:病魔;魔道(佛家语。指天魔邪鬼活动的境域);魔女(魔界的女人);魔劫(命中注定的灾难);魔事(佛教指成道的障碍);魔天(魔道的天界);魔心(邪恶之心);魔浆(指酒。佛教认为饮酒不能修成正果)

    (4) 恶鬼,怪物 。如:魔媪(假托鬼神、使用妖术的妇人);魔境(恶魔所居的境遇);魔头(恶魔的首领。也指邪道的首脑人物)

    形容词

    神奇;奇异 。如:魔云(带有妖气的乌云);魔眼;魔杖

    英文翻译

    demon, evil spirits; magic power

    方言集汇

    ◎ 粤语:mo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o2 [宝安腔] mo1 [海陆丰腔] mo2 mo1 [客语拼音字汇] mo2 [台湾四县腔] mo2 mo1 [东莞腔] mo1 [梅县腔] mo2 [陆丰腔] mo3 [客英字典] mo2
    ◎ 潮州话:m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婆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muamuɑ
    guǐ [gui]
    部首: 903
    笔画: 9
    五笔: RQCI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UI
    四角: 26513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人”字,上面象一个可怕的脑袋(非“田”字),是人们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鬼”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鬼”的字大多与迷信、鬼神有关。本义: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有“灵魂”,称之为“鬼”)

    (2) 同本义

    鬼,人所归为鬼。——《说文》

    众生必死,死必归士,此之谓鬼。——《礼记·祭义》

    载鬼一车。——《易·睽》

    为鬼为蜮。——《诗·小雅·何人斯》

    苍颉作书鬼夜哭。——《淮南子·本经》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楚辞·屈原·国殇》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鬼伯(鬼王);鬼雄(鬼中的强者);鬼物(鬼怪,鬼魅。有别于生人,故称鬼物);鬼教(说阴间鬼神之事)

    (4) 万物的精怪

    鬼者,老物之精也。——《论衡·订鬼》

    庶人庶士无庙,死曰鬼。——《礼记·祭法》

    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唐· 杜甫《移居公安山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毛泽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5) 又如:鬼王(群鬼的首领);鬼车(传说中长有九头的妖鸟);鬼名(神灵统率之兵。即神兵);鬼卒(即鬼兵、神兵)

    (6) 沉迷于不良嗜好或患病已深的人 ——通常用于骂人语。如:酒鬼;色鬼;烟鬼;鸦片鬼;懒鬼

    (7) 不可告人的打算或计谋 。如:捣鬼;心里有鬼

    (8) 用于对小孩等表示爱昵的称呼 。如∶小鬼;机灵鬼

    (9) 对人表示轻蔑的称呼。如∶小气鬼,吝啬鬼

    (10) 蠢人,莽汉—— 用于骂人话 。如:死鬼;老鬼

    (11) 姓

    形容词

    (1) 隐密不测

    故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韩非子·八经》

    (2) 又如:鬼促促(鬼鬼祟祟);鬼诨(应酬;应付);鬼慌(暗里着急;心慌)

    (3) 慧黠,机警

    这孩子真鬼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唐· 岑参《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

    (4) 又如:鬼工(形容制作的精巧,非人力所能及);鬼才(才情怪谲,资质出众的人);鬼幻(似鬼神般变化莫测);鬼出电入(比喻出没迅速而难测)

    英文翻译

    ghost; spirit of dead; devil

    方言集汇

    ◎ 粤语:gwai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ui3 [客英字典] kwui3 [海陆丰腔] gui3 [客语拼音字汇] gui3 [梅县腔] gwi3 [陆丰腔] gui3 [台湾四县腔] gui3 [东莞腔] gui3 [宝安腔] gu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七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偉微合上聲合口三等kyoix/kvojkĭwəi

    魔鬼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