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

tiān shǐ [ tian shi]
注音 ㄊ一ㄢ ㄕ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天使 tiānshǐ

(1) 指天神的使者。西方文学艺术中,天使的形像多为带翅膀的少女或小孩。现在常用来比喻天真可爱的人(多指女子或小孩)

angel

词语解释

  1. 谓天帝所使之神;天神的使者。

    《左传·成公五年》:“ 婴 梦天使谓己:‘祭余,余福女。’”《史记·赵世家》:“余 霍泰山 山阳侯 天使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我天使也。当往烧 东海 麋竺 家,感君见载,故以相语。”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遇天使而求金,占失僕而假策。”

  2.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指上帝派来的使者。

    清 黄遵宪 《养疴杂诗》:“佛祖不如天使贵,劝余多诵《可兰经》。”

  3. 西方文学艺术中,天使的形象多为带翅膀的少女或儿童,常用以比喻天真可爱、给人带来欢乐和幸福的人。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五:“匣上面还画着一个展着翅膀的小天使,满满的张开弓,危险地要射出那一箭……” 巴金 《灭亡》第十二章:“她分明是一个爱之天使,多么纯洁,多么温柔!”

  4. 谓天子的使者。

    唐 王建 《华清宫感旧》诗:“尘到 朝元 天使急,千官夜发六龙迴。”《三国演义》第一回:“军粮尚缺,安有餘钱奉承天使?” 清 李渔 《玉搔头·误投》:“后来皇上听了虚言,又差人来要选入宫去,女儿誓不改节,以致天使空回。”

  5. 流星名。

    《晋书·天文志中》:“流星,天使也。”《宋史·天文志五》:“流星有八,一曰天使。”

  6. 佛教语。谓人的老、病、死。

    《起世经》:“有三天使出于世间,所谓老、病、死也。”

引证解释

⒈ 谓天帝所使之神;天神的使者。

《左传·成公五年》:“婴梦天使谓己:‘祭余,余福女。’”
《史记·赵世家》:“余霍泰山山阳侯天使也。”
晋干宝《搜神记》卷四:“我天使也。当往烧东海麋竺家,感君见载,故以相语。”
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二》:“遇天使而求金,占失僕而假策。”

⒉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指上帝派来的使者。

清黄遵宪《养疴杂诗》:“佛祖不如天使贵,劝余多诵《可兰经》。”

⒊ 西方文学艺术中,天使的形象多为带翅膀的少女或儿童,常用以比喻天真可爱、给人带来欢乐和幸福的人。

胡也频《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五:“匣上面还画着一个展着翅膀的小天使,满满的张开弓,危险地要射出那一箭……”
巴金《灭亡》第十二章:“她分明是一个爱之天使,多么纯洁,多么温柔!”

⒋ 谓天子的使者。

唐王建《华清宫感旧》诗:“尘到朝元天使急,千官夜发六龙迴。”
《三国演义》第一回:“军粮尚缺,安有餘钱奉承天使?”
清李渔《玉搔头·误投》:“后来皇上听了虚言,又差人来要选入宫去,女儿誓不改节,以致天使空回。”

⒌ 流星名。

《晋书·天文志中》:“流星,天使也。”
《宋史·天文志五》:“流星有八,一曰天使。”

⒍ 佛教语。谓人的老、病、死。

《起世经》:“有三天使出于世间,所谓老、病、死也。”

天使的国语词典

天帝的使者。

如:「张先生的千金是个乖巧听话的小天使。」

天使的网络释义

天使 (宗教生物)

  • 天使(英文Angel,中文音译安琪儿,意译天仙,源自于希腊文angelos 使者)本义指上帝的使者,来自天上的使者。大多数宗教信仰中都有类似概念。基督徒一般译为天使;穆斯林有时译为天仙。代表圣洁、良善,正直,上帝(安拉)旨意的传达者、为上帝(安拉)服役的灵、受上帝(安拉)差遣保护信众不被恶魔侵扰的保护者。将神给人的讯息带进人间的桥梁。人间监察者、人们行为(包括隐秘)的忠实的记录者,对抗神国敌人的战士、神国内拥有特殊职业的人民。
  • 天使的翻译

    英语: angel
    德语: Engel (S)​, Götterbote, himmlischer Bote (S)​
    法语: ange

    天使造句

    燕子犹如天使一般欢快的飞舞着。
    我不是天使,也不想最天使。我尽一切努力达成你的心愿,只是想让你开心快乐,这样,我也能快乐一点。
    每个人都是天使,每个人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堂。做生活中最好的自己。
    这将帮助它在城市和机场风行无阻,犹如死亡天使。
    她是一个快乐的小天使。
    每个女孩都是天使,无论出众或平凡,自信地在人群中绽放开怀的笑容便是最美的。
    我本以为这世上没有天使,却发现你就是那唯一。
    可她只是一个天使,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
    月亮象天使,守护着你和我。
    仆人们一身皆白,背上有双翅,俨然天使模样。
    每一个女孩都曾经是一个无泪的天使,当她遇上心爱的男孩时便有了泪,天使落泪,坠落人间。
    鲜艳的色彩衬托着她天使般的美貌,芳丽小口绽出她嫣然一笑的甘甜,多么令人陶醉的少女呀!
    他正如米尔顿那位"亲切的天使长"一样循循善诱。
    医护人员都穿着雪白的大褂,被人们尊称为“白衣天使”。
    小明莫名其妙地被老师训斥了一顿,心里很不服气。爱心天使。
    如果海豚有翅膀,那他就能去陪一陪远在天边寂寞的天使。
    在这世界上没有天使,只有爱与不爱的故事;就让我为你再勇敢下一次。
    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们。
    看着黑夜的天空,我的心中充满着你的影子,全部都是天上的天使。
    如果我是天使,我会将爱撒满人间。

    汉字详情

    tiān [tian]
    部首: 308
    笔画: 4
    五笔: GD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K
    四角: 108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 同本义

    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解字注》

    (3) 又如:天灵(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天灵盖(头顶骨)

    (4) 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集韵》

    (5)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 虞注:“黥额为天。”

    (6) 天空

    天,至高无上。——《说文》

    天,气也。——《论衡·谈天》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神话四则·形天》

    天似穹庐。——《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天苍苍。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仰视天。——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7) 又如:天澄澄(天色澄清的样子);天色(天空色);天宇(天空);天日(天空与太阳);天角(天之一隅);天盘(天际);天弩(天空;天空高远)

    (8) 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休祲降于天。——《战国策·魏策》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书·商书》

    天下所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天赐也。

    天其或者将逮诸。

    天将兴之,谁能废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

    天将降大任。——《孟子·告子下》

    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资治通鉴》

    (9) 又如:天可怜见(上天救助,老天保佑);天庖(天帝的庖厨);天马(神马;骏马的美称);天丁(天兵);天功(天的职任;天然形成的工巧);天打雷劈;天休(天赐福佑);天佑(上天佑助)

    (10) 天堂 。

    (11) 如:天居(住在天上);天陛(天宫台阶)

    (12) 一昼夜 。

    (13) 如:天把(一两天,一天半天);夏天天长夜短;今天;明天

    (14) 比人类品质更高尚和能力更强大的存在

    违天不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此乃天也。——《资治通鉴》

    (15) 又如:天晓得;我的天

    (16) 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与天不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7) 又如:巧夺天工;天性如此;天衣无缝;文章天成;天演(自然进化);天巧(自然工巧);天式(自然法式);天光(自然的智慧之光);天财(自然财富)

    (18) 一年里的特定时候 。

    (19) 如:天中节(端午节);夏天;黄梅天

    (20) 气象状态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天阴雨湿声啾啾。——唐· 杜甫《兵车行》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天阴黑。——《资治通鉴·唐纪》。

    (21) 又如:天风馋(冷风袭人,易使人生病);天变了

    (22) 丈夫 。

    (23) 如:失其所天

    (24) 指先天不足

    此天之所不足也。——《灵枢》

    (25) 古代指君王 。

    (26) 如:天颜(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仪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27) 头等大事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28) 人的额部 。

    (29) 如:天炙(朱水点额)

    (30) 姓

    形容词

    (1) 天然的;天生的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庄子·庖丁解牛》

    (2) 又如:天性;天资

    (3) 顶上的;架空的 。

    (4) 如:天桥;天窗;天棚

    英文翻译

    sky, heaven; god, celestial

    方言集汇

    ◎ 粤语:tin1
    ◎ 客家话:[梅县腔] tien1 [台湾四县腔] tien1 [客英字典] tien1 [陆丰腔] tian1 [客语拼音字汇] tian1 [东莞腔] ten1 [沙头角腔] tien1 [宝安腔] ten1 [海陆丰腔] tien1
    ◎ 潮州话:tiang1 [潮州]tiêng1 ,tin1 (thiang thi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前先開平聲開口四等tʰienthen
    shǐ [shi]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GK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JLK
    四角: 252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2) 同本义

    使,伶也。——《说文》。按,伶者,令也。

    故君使其臣。——《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列传》

    魏王使将军 晋鄙将十万众救 赵。——《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支使(命令人去做事)

    (4) 派遣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汉· 贾谊《过秦论》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5) 又如:差使(差遣;派遣);使转(打发去);使遣(差遣);使会(差遣,使唤)

    (6) 致使;让;叫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清· 黄宗羲《原君》

    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清· 林觉民《与妻书》

    (7) 又如:一场大火,使他一贫如洗;虚心使人进步

    (8) 运用;使用

    联闻,使功不如使过。——《旧唐书·李靖传》

    造父巧于使马。——《韩诗外传》

    尚贤使能。——《荀子·王制》

    (9) 又如:使费(使用钱财);使低嘴(说坏话);使不着(用不着);使民(使用民力);使风(利用风力);使指(使用手指);使官(利用职权);使弊幸(用心计);使贤任能(任用有品德有才能的人);使钱出土

    (10) 使唤;役使;支使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民之外事,莫难于战,故轻法不可以使之。——《商君书·外内》

    使之虽病也。——《礼记·檀弓》

    况于使之者乎。——《荀子·解蔽》。注:“役也。”

    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

    (11) 又如:使伶(供使唤的人);使役(役使,驱使)

    (12) 耍弄;玩弄 。如:使棒;使酒(耍酒疯);使乖(耍小聪明);使坏(出坏主意;耍花招);使作(作弄;摆弄);使道儿(耍手段);使心用幸(用心机);使促狭(玩弄阴险手段);使法(玩弄手法);使乖弄巧(卖弄风骚;耍手腕;耍花招);使刁(玩弄欺诈手法)

    (13) 出使

    唐雎使于 秦。——《战国策·魏策》

    臣舍人蔺相如可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4) 又如:使人(奉命出使的人)

    (15) 放纵,任性

    灌夫为人刚直,使酒。——《汉书·灌夫传》。注:“因酒而使气也。”

    (16) 又如:使脾气;使心别气(发脾气);使性(使性气,使性儿。发脾气,任性)

    (17) 可以,行 。如:使的(可以)

    (18) 主使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 魏之私人,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名词

    (1) 使者

    时汉连伐 胡,数通使相窥视。——《汉书·苏武传》

    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战国策·齐策》

    (2) 又如:专使;使曹(使者);使轺(使者所用的快车);使牙(节度使办公的衙门);使臣星(使者);使车(使者所乘之车);使传(经使者传达的皇帝诏书);使署(使馆);使客(使者);使官(使臣);使物(使者和货物)

    (3) 使命

    时周瑜受使至 番阳, 肃劝 权召 瑜还。——《资治通鉴》

    (4) 佣人;奴仆

    那厨役雇的是个乡下小使。——《儒林外史》

    (5) 又如:使下(仆从);使长(奴仆对家主的称呼);使婢(侍婢;婢女);使唤的(奴仆,仆婢);使人(仆人);使数(随从,供使唤的人);使头(仆人的头儿)

    (6) 官名。负责某种政务的官员 。如:节度使;转运使

    (7) 姓

    (1) 假如;如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 秦。—— 清· 刘开《问说》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2) 又如:使无先生相助,岂有我之今日?使能发愤图强,必定前途无量

    英文翻译

    cause, send on a mission, order; envoy, messenger, ambassador

    方言集汇

    ◎ 粤语:sai2 si2 si3
    ◎ 客家话:[梅县腔] se3 se5 [客语拼音字汇] si3 [客英字典] sii3 [东莞腔] su3 [海陆丰腔] sii3 sii6 [台湾四县腔] sii3 sii5 [沙头角腔] su3 [陆丰腔] sii3 [宝安腔] su3
    ◎ 潮州话:sai2 s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踈士上聲開口三等ʃĭəsrix/shi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