骸骼
注音
ㄏㄞˊ ㄍㄜˊ
词语释义
指尸骨。
词语解释
指尸骨。
《新唐书·文艺传下·李翰》:“ 巡 ( 张巡 )身首分裂,将士骸骼不掩,宜於 睢阳 相择高原,起大冢,招魂而葬。” 清 傅维麟 《明书·乱贼传》:“遂夷 石城 之险,堕其城垣,葬诸军士阵亡骸骼。”
引证解释
⒈ 指尸骨。
引《新唐书·文艺传下·李翰》:“巡(张巡 )身首分裂,将士骸骼不掩,宜於睢阳相择高原,起大冢,招魂而葬。”
清傅维麟《明书·乱贼传》:“遂夷石城之险,堕其城垣,葬诸军士阵亡骸骼。”
骸骼的网络释义
骸骼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骨,亥声。本义:胫骨,小腿骨)
(2) 同本义
骸,胫骨也。——《说文》。段玉裁注:“《骨空论》曰:‘膝解为骸关,侠膝之骨为连骸。’然则正谓胫骨为骸矣。”
骸下为辅,辅上为腘。——《素问》
析骸而炊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臂欲大而短,骸欲小而长。——《齐民要术》
(3) 骨,尸骨
即如忠烈遗骸。——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4) 又如:尸骸;骸炭(骨灰);骸筋(筋骨);骸骼(尸骨)
(5) 身体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有趣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6) 又如:残骸;病骸
英文翻译
skeleton, body; leg bone
方言集汇
◎ 粤语:haai4 ho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ai2 [客语拼音字汇] hai2 [客英字典] hai2 [台湾四县腔] hai2 [梅县腔] hai2 [宝安腔] hai2
◎ 潮州话:ha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ai2 [客语拼音字汇] hai2 [客英字典] hai2 [台湾四县腔] hai2 [梅县腔] hai2 [宝安腔] hai2
◎ 潮州话:ha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四皆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諧 | 戸皆 | 匣 | 皆開 | 平聲 | 佳 | 開口二等 | 皆 | 蟹 | ghrai/haei | ɣɐ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骨,各声。本义:禽兽之骨。引申为“人或动物的骨骼”)
(2) 骨头
骼,禽兽之骨曰骼。——《说文》
骼,腰骨也。——《埤苍》
掩骼埋胔。——《礼记·月令》
(3) 死人的骨头,枯骨
掩骼埋胔。——《礼记》
英文翻译
bone; skeleton; corpse
方言集汇
◎ 粤语:gaa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et7 gok7 [客英字典] get7 gok7 [台湾四县腔] giet7 gok7 [梅县腔] gok7 [客语拼音字汇] gag5 ged5 [宝安腔] gak7 gok7
◎ 潮州话:gêh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et7 gok7 [客英字典] get7 gok7 [台湾四县腔] giet7 gok7 [梅县腔] gok7 [客语拼音字汇] gag5 ged5 [宝安腔] gak7 gok7
◎ 潮州话:gê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格 | 古伯 | 見 | 陌二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二等 | 庚 | 梗 | kruak/koak | kwɐ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