骇浪

hài làng [ hai lang]
繁体 駭浪
注音 ㄏㄞˋ ㄌㄤˋ

词语释义

汹涌澎湃,令人心惊的浪涛。

词语解释

  1. 汹涌澎湃,令人心惊的浪涛。

    汉 王粲 《浮淮赋》:“凌惊波以高騖,驰骇浪而赴质。” 唐 杜甫 《奉汉中王手札》诗:“已觉良宵永,何看骇浪翻。” 清 梅曾亮 《陆母林孺人像赞》:“祁祁守礼,骇浪如砥。”

引证解释

⒈ 汹涌澎湃,令人心惊的浪涛。

汉王粲《浮淮赋》:“凌惊波以高騖,驰骇浪而赴质。”
唐杜甫《奉汉中王手札》诗:“已觉良宵永,何看骇浪翻。”
清梅曾亮《陆母林孺人像赞》:“祁祁守礼,骇浪如砥。”

骇浪的国语词典

惊人的巨浪。

骇浪的网络释义

骇浪

  • 骇浪,汉语词汇。
  • 拼音:haì làng
  • 释义:是指汹涌澎湃,令人心惊的浪涛。
  • 出处汉 王粲 《浮淮赋》。
  • 骇浪造句

    只有经受过惊涛骇浪的考验,你才能成为真正的水手。
    面对惊涛骇浪的国际形势,他们从不畏缩胆怯。
    如果他们敢给我们来一个惊涛骇浪我们也可以让他们不得安宁的。
    海员们开始准备应付一个惊涛骇浪之夜。
    他们是以穿越世界各地的惊涛骇浪的长途旅行而闻名的。
    在惊涛骇浪中,我们的船几次面临被吞噬的危险。
    他的这次丑闻在娱乐圈掀起了惊涛骇浪的反响。
    海燕在翻滚着惊涛骇浪的海面上展翅飞翔。
    台风来袭,海边尽是惊涛骇浪,游客千万不可靠近!
    不幸船遇强风骇浪,翻进沧海,全家葬身鱼腹。
    他受过许多艰苦的磨练,没有什么惊涛骇浪能难倒他。
    老王的阅历丰富,不知经历多少惊涛骇浪。
    你看那黄河上的老艄公,一个个神态自若,在惊涛骇浪中履险如夷,毫无惧色。
    只有经过人生路上的惊涛骇浪,我们才能变得更加成熟和勇敢。
    纵然前方有惊涛骇浪,我们也要勇往直前。
    让我们到惊涛骇浪中去锻炼成长吧。
    革命者的大智大勇,在惊涛骇浪中充分展现出来。
    这艘小船剎那间被惊涛骇浪吞没,幸好船员都平安获救。
    其实我一直都很憧憬惊涛骇浪的大海,能够给我带来奋斗的冲击。
    游艇在惊涛骇浪中剧烈摇晃,乘客饱受惊吓。

    汉字详情

    hài [hai]
    部首: 320
    笔画: 9
    五笔: CYNW
    五行:
    仓颉: NMYVO
    四角: 701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马,亥声。本义:马受惊)

    (2) 同本义

    骇,惊也。——《说文》

    马方骇,鼓而惊之。——《汉书·梅乘传》

    (3) 又如:骇驷(狂奔的驷马)

    (4) 惊骇;惊诧;惊动

    录事骇之。——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骇问。——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虎大骇。——唐· 柳宗元《三戒》

    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欧阳修《相州昼锦堂纪》

    (5) 又如:骇汗(因惊恐而流汗);骇浪(骇人的大浪);骇突(受惊而乱窜);骇殚(惊惧)

    (6) 震动

    而国人大骇。——《战国策·宋策》

    庶人骇政。——《荀子·王制》。注:“不安上之策也。”

    (7) 又如:骇世(震惊当世);骇俗(震惊世俗);骇惊(震惊)

    (8) 突发;兴起

    骇,起也。——《广雅·释言》

    (9) 又如:骇跳(暴跳);骇机(突然触发的弩机。比喻突发的祸难)

    (10) 惊扰;骚动

    凡鸟之举也,去骇从不骇。——《吕氏春秋》

    三军万夫,环旋翔佯,晃骇之间,虏骑乘之。——《新唐书》

    猋骇云讯集。——《汉书·扬雄传》。注:“动也。”

    哗然而骇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勒取财物,盈千累万,尤属骇人听闻。——《清史稿·西藏》

    (11) 擂,击

    燎京薪,骇雷鼓。——《文选·张衡·西京赋》

    (12) 播散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曹植《洛神赋》

    英文翻译

    terrify, frighten, scare; shock

    方言集汇

    ◎ 粤语:haai5
    ◎ 潮州话:hai5

    宋本广韵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HVE

    骇浪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