骇惧

hài jù [ hai ju]
繁体 駭懼
注音 ㄏㄞˋ ㄐㄨˋ

词语释义

骇惧 hàijù

(1) 惊怕,恐惧

be afraid

词语解释

  1. 惊惶恐惧。

    《晋书·孙恩传》:“寻又集众,欲向京都,朝廷骇惧,陈兵以待之。”《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众小儿都吃一惊,齐説神道出现,偏是 婆留 全不骇惧。” 曹禺 《雷雨》第四幕:“骇惧地闭上目。”

引证解释

⒈ 惊惶恐惧。

《晋书·孙恩传》:“寻又集众,欲向京都,朝廷骇惧,陈兵以待之。”
《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众小儿都吃一惊,齐説神道出现,偏是婆留全不骇惧。”
曹禺《雷雨》第四幕:“骇惧地闭上目。”

骇惧的网络释义

骇惧

  • 骇惧,拼音hàijù,出自《晋书·孙恩传》,惊惶恐惧。
  • 骇惧造句

    就是这个匪夷所思的动作,形成无意识界的向度的关系,如此令人骇惧。
    大猩猩的眼中满是骇惧的神色,刚才它可是吃了大苦头。
    长青风呼吸压抑,强自镇定的抬眼上看,顿觉无尽渺小骇惧的感觉从心头升起。
    李毅满脸骇惧之色“怎么可能?那盾牌可是一件顶阶法宝啊!”。
    脱车驾动轸,六军骇惧,人无守志,取危之道也,宜遣单使以征详等。
    夏浔的神情迅速平静下来,他看着张十三那双揉和着痛楚、惊讶、骇惧和不敢置信的目光,慢慢地抬起了一只手,那是紧握着凶器,抵在张十三伤口处的手。
    二怪又惊又怒,想要运功再战,全身筋骨却酥软疼痛,连真气都无法凝聚,眼睁睁见他们攻来,却无丝毫还手之力,不禁骇惧而悲怆,只得闭目等死了。
    众人呆若木鸡,失口大张,小眉从来未看见过如此奇异的场景,明眸圆瞪,满是骇惧之色。
    万年之前神魔大战,天地始祖之一,老树无名以大神通力破魔界五祖所结杀神大阵,众魔骇惧。
    它全身散发出血色的火光,火光骇惧弥漫的死亡般的气息。

    汉字详情

    hài [hai]
    部首: 320
    笔画: 9
    五笔: CYNW
    五行:
    仓颉: NMYVO
    四角: 701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马,亥声。本义:马受惊)

    (2) 同本义

    骇,惊也。——《说文》

    马方骇,鼓而惊之。——《汉书·梅乘传》

    (3) 又如:骇驷(狂奔的驷马)

    (4) 惊骇;惊诧;惊动

    录事骇之。——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骇问。——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虎大骇。——唐· 柳宗元《三戒》

    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欧阳修《相州昼锦堂纪》

    (5) 又如:骇汗(因惊恐而流汗);骇浪(骇人的大浪);骇突(受惊而乱窜);骇殚(惊惧)

    (6) 震动

    而国人大骇。——《战国策·宋策》

    庶人骇政。——《荀子·王制》。注:“不安上之策也。”

    (7) 又如:骇世(震惊当世);骇俗(震惊世俗);骇惊(震惊)

    (8) 突发;兴起

    骇,起也。——《广雅·释言》

    (9) 又如:骇跳(暴跳);骇机(突然触发的弩机。比喻突发的祸难)

    (10) 惊扰;骚动

    凡鸟之举也,去骇从不骇。——《吕氏春秋》

    三军万夫,环旋翔佯,晃骇之间,虏骑乘之。——《新唐书》

    猋骇云讯集。——《汉书·扬雄传》。注:“动也。”

    哗然而骇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勒取财物,盈千累万,尤属骇人听闻。——《清史稿·西藏》

    (11) 擂,击

    燎京薪,骇雷鼓。——《文选·张衡·西京赋》

    (12) 播散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曹植《洛神赋》

    英文翻译

    terrify, frighten, scare; shock

    方言集汇

    ◎ 粤语:haai5
    ◎ 潮州话:hai5

    宋本广韵

    [ju]
    部首: 339
    笔画: 11
    五笔: NHWY
    仓颉: PBMC
    四角: 970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瞿声。本义:害怕,恐惧)

    (2) 同本义

    惧,恐也。——《说文》

    是以举天下之人,皆恐惧振动惕栗,不敢为淫暴。——《墨子·尚同中》

    楚兵惧,自 秦归。——《史记·屈原列传》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故有知非以虑是,则谓之惧。——《荀子·解蔽》

    喜怒哀惧爱恶欲。——《礼记·礼运》

    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 又如:惧思(因恐惧而慎重考虑);惧选(害怕获罪);惧高症(心理学名词。身处高处所产生的过分恐惧反应,不敢往下看、双腿发软、颤抖或晕眩等)

    (4)惊慌失措的样子

    闻叔孙通之谏则惧然,纳 曹相国之对而心说。——《汉书·惠帝纪赞》

    (5) 恐吓

    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易》

    围徐以惧 吴。——《左传·昭公十二年》

    英文翻译

    fear, be afraid of, dread

    方言集汇

    ◎ 粤语:geo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3 [东莞腔] ki3 [梅县腔] ki3 [台湾四县腔] ki3 [海陆丰腔] ki3
    ◎ 潮州话:哥污6 ,gu6(kŭ)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