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腰

tuó yāo [ tuo yao]
繁体 駝腰
注音 ㄊㄨㄛˊ 一ㄠ

词语释义

腰背弯曲。

词语解释

  1. 腰背弯曲。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甚娘身分!驼腰与龟胸。” 元 杨果 《赏花时》套曲:“见箇黑足吕的渔翁鬢似霜,靠着那驼腰拗桩,癭纍垂脖项,一钩香饵钓斜阳。”

引证解释

⒈ 腰背弯曲。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甚娘身分!驼腰与龟胸。”
元杨果《赏花时》套曲:“见箇黑足吕的渔翁鬢似霜,靠着那驼腰拗桩,癭纍垂脖项,一钩香饵钓斜阳。”

驼腰的网络释义

驼腰

  • 驼腰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uó yāo,意思是腰背弯曲。
  • 汉字详情

    tuó [tuo]
    部首: 320
    笔画: 8
    五笔: CPXN
    五行:
    仓颉: NMJP
    四角: 73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马,它声。从马,表示与马相类的动物。本义:骆驼)

    (2) 同本义。也单用作“驼” 。如:驼茸(骆驼细毛织成的纺织物。即驼绒);明驼;单峰驼;驼囊(用骆驼皮革做的袋子);驼蹄(骆驼的蹄子);驼褐(用驼毛制的衣服);驼裘(驼绒服);驼队(骆驼队)

    (3) 成块的东西。也作“坨” 。如:驼橐(驮垛)

    (4) ∶相当于“坨”、“块”

    你没看见,退油丹都使了两驼!——《大波》

    形容词

    人身体背部向后成拱形的 。如:驼腰(腰弯背驼);驼钩(弯钩);驼曲(弯曲)

    动词

    (1) 用牲口负物。也作“驮”

    其兽则麒驎角端,騊騟橐驼。——《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注:“橐驼者,言其可负橐囊而驼物。故以名云。

    他有一匹马,背驼三将,入水如踏平地,日行千里流星马,此乃是无敌之骑。——明· 黄元吉《黄廷道夜走流星马》

    (2) 泛指背负。如:驼骑(驮运东西的牲畜);驼价(用骆驼运货的价钱);驼载(驮载)

    (3) 〈方〉∶取物

    凡取物,吴下曰担, 江阴曰挐, 丹阳等处曰捉, 宁波、 浙东曰驼。—— 明· 李翊《俗呼小录》

    英文翻译

    a camel; humpbacked; to carry on the back

    方言集汇

    ◎ 粤语:to4

    宋本广韵

    yāo [yao]
    部首: 444
    笔画: 13
    五笔: ESV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MWV
    四角: 7124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要声。本作“要”。本义:紧接肋或胸以下的部分;胸和髋之间的身体的一部分)

    (2) 同本义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后汉书》

    (3) 又如:腰板(人的腰和背。多就姿势而言。亦借指体格);腰腿(腰部和腿部的活动能力)

    (4) 肾脏的俗称 。如:猪腰

    (5) 指所穿衣服在身体的腰部的部分 。如:裤腰

    (6) 缝在衣服里面的或旁边开口的小袋 。如:我腰里还有些钱

    (7) 指某物的中部或中间部分

    半山腰

    (8) 又如:腰房(两进院子中间的房子);腰封(束在礼品中间的绢带,上面写明送礼者和收礼人的名号);腰门(中门);山腰;锅炉炉腰

    (9) 驿站 。如:腰站;腰顿

    动词

    (1) 佩在腰上

    腰白玉之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腰金衣紫(腰挂金印,身穿紫袍,指做了大官);腰舟(古人以瓠系在腰间,用以渡水,谓“腰舟”);腰佩(古代系在腰间以别官阶的一种佩件);腰扇(古代佩在腰间可以折叠的团扇);腰袱(系在腰间的包袱。多用以藏钱)

    英文翻译

    waist; kidney

    方言集汇

    ◎ 粤语:jiu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eu1 jau1 [东莞腔] jau1 [沙头角腔] jau1 [客英字典] jau1 [海陆丰腔] rau1 [梅县腔] jau1 [宝安腔] jau1 [陆丰腔] jau1 [客语拼音字汇] yau1 ye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霄宵A平聲開口三等宵Aqjeu/ieuʔĭɛ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