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涨

bǎo zhǎng [ bao zhang]
繁体 飽漲
注音 ㄅㄠˇ ㄓㄤˇ

词语释义

饱满。

词语解释

  1. 饱满。

    茅盾 《第一个半天的工作》:“突然有个白布制服的人捧着个饱涨的文书皮包匆匆走进办公室来。”

引证解释

⒈ 饱满。

茅盾《第一个半天的工作》:“突然有个白布制服的人捧着个饱涨的文书皮包匆匆走进办公室来。”

饱涨的网络释义

饱涨

  • 茅盾 《第一个半天的工作》:“突然有个白布制服的人捧着个饱涨的文书皮包匆匆走进办公室来。”
  • 饱涨造句

    四肢沉重、腹部常会有饱涨感,而且手脚肿肿的,尤其是大腿、臀部及腹部。
    肚子饱涨,打嗝,心烦意乱怎么办?
    这样子煮出来大概是两盘的份量,对我来说还是多了一点,我吃了一盘半就挂在那里,还得祭出消化酒才能稍微去除一下饱涨感。
    人们在饮酒、尤其是大量饮酒时,常常会产生饱涨感,所以喝完酒后就不想再吃饭了,其实这是非常有害的。
    年轻人从室外回到室内,又习惯猛灌冰镇含糖饮料,糖分很容易被吸收,使人顿时产生饱涨感,更不想吃其他东西了。
    想想亲热的时候,那种饱涨的手感和刺激肯定更能令我兴奋。
    有些食物容易产气,使患者有饱涨感,应避免摄食;但食物是否会产气而引起不适,因人而异,可依个人的经验决定是否应摄食。
    在之后的两个小时内,米粒将会饱涨起来。
    剧中的多首歌曲直指人心,饱涨着生命的力度和动感。
    密密匝匝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每天早晨,不等妹吃完一碗饭,继父的儿子就吃得烹饱涨肚,率领一帮小子一路狂跑。
    其实你不吃会更好,因为饿着肚子抵达吃些当地的街边小吃总好过在飞机上肠胃饱涨想放屁的好。
    很多急性胃肠炎都伴随着肚子里面像开会一样,咕噜咕噜的叫,这个时候是要避免进食过多的气体的,有些食物容易产气,使患者有饱涨感更增加不适。
    薯类是维生素及食物纤维的宝库,且易获得饱涨感,烹饪方法也多变,是瘦身菜单的好选择。
    随着她表演生涯的丰盛,她所扮演的角色更加具有深度,在她甜美清新的容貌之下,为角色填充了更多复杂的内心冲突和饱涨的激情。
    偌大一朵花突至前景,逼近眼帘,当然色彩就要达到饱满、响亮、艳丽的极致,不如此就不能用其饱涨的构图相匹配。
    人人心里饱涨着一股热流,直觉得未来就是一个战场,谁都可以去忘我忘怀地舍生取义,成就一番夙愿,满脑门充满了为主义奋斗献身的神圣感。
    眼睁睁地一直憋到天亮,小便还是一滴都没有,饱涨、疼痛,越来越厉害,这个难受啊……他只好一早就跑到省人民医院,请医生帮忙。
    程菲训练上能吃苦,每天练得静脉血管饱涨,全身发抖,含着眼泪,还在练习。

    汉字详情

    bǎo [bao]
    部首: 328
    笔画: 8
    五笔: QNQN
    五行:
    仓颉: NVPRU
    四角: 277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食,包声。本义:吃足)

    (2) 同本义。与“饥”相对

    饱,厌也。——《说文》

    饱,满也。——《广雅》

    既醉既饱。——《诗·小雅·执竞》

    乐岁(丰年)终身饱。——《孟子·梁惠王上》

    食不饱,力不足。——唐· 韩愈《杂说》

    生为之饱。——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酒足饭饱;饱食暖衣(吃得饱,穿得暖。比喻生活富裕安乐)

    (4) 充足,多

    有学饱而才馁,有才富而学贫。——《文心雕龙·事类》

    (5) 又如:饱参(参悟真理甚多)

    动词

    (1) 饱满 。如:谷粒很饱

    (2) 满足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诗·大雅·既醉》

    (3) 又如:一饱眼福;饱德(饱足以德,备受德惠)

    副词

    足足地 。如:饱餐一顿

    英文翻译

    eat heartily; eat one's fill

    方言集汇

    ◎ 粤语:baau2
    ◎ 潮州话:ba2

    宋本广韵

    zhǎng,zhàng [zhang]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X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ENPO
    四角: 32134

    详细解释

    zhǎng

    动词

    (1) (形声。从水,张声。本义:水上升)

    (2) 同本义

    江涨柴门外,儿童报急流。——唐· 杜甫《江涨》

    冰入春风涨御沟,上林花气欲飞浮。—— 宋· 王安石《祥云》

    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唐· 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涨滩(由于河水上涨,泥沙堆积成可供耕植的陆地);涨痕(涨水的痕迹);涨溢(水流上涨泛滥)

    (4) 增长;高出

    涨少霾草树。(霾:埋。)——杜甫《缆船苦风戏题》

    (5) 又如:高涨;价格涨落;涨级(提高工资级别)

    形容词

    (1) 大水貌

    涨,大水。——《广韵》

    跻江津而起涨。——《文选·郭璞·江赋》。注:“涨,水大之貌。”

    云霞肃山涨。——江淹《望荆山诗》

    君不见野涨连天浸茅屋,十家五家相向哭!——王撰《中秋山塘曲》

    (2) 盛,茂盛

    梅残数点雪,麦涨一川云。——《西游记》

    (3) 另见 zhàng

    zhàng

    动词

    (1) 充满;弥漫

    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资治通鉴》

    和风引桂楫,春日涨云岑。——唐· 杜甫《过津口》

    (2) 又如:涨绿(充满绿色)

    (3) 鼓胀;膨胀 。如:涨膀(方言。物浸水而膨胀);豆子泡涨了

    (4) 因情绪激动致面部充血 。如:涨溢(喻人的感情激动);气得涨红了脸

    (5) 增多 。用于度量衡或货币的数目。如:上个月他钱花涨了;把布一量,涨出了半尺

    (6) 同“胀” 。如:涨闷(因身体内壁受挤压而产生不舒畅的感觉)

    (7) 另见 zhǎng

    英文翻译

    rise in price

    方言集汇

    ◎ 粤语:zoeng2 zoeng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