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章

bào zhāng [ bao zhang]
繁体 報章
注音 ㄅㄠˋ ㄓㄤ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报章 bàozhāng

(1) 报纸的总称

报章杂志
newspaper;daily;journal;the press

词语解释

  1. 谓杼柚往复,织成花纹。报,往复。

    《诗·小雅·大东》:“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毛 传:“不能反报成章也。” 郑玄 笺:“不如人织相反报成文章。” 南朝 宋 谢灵运 《七夕咏牛女》:“紈綺无报章,河汉有骏軛。”《随园诗话》卷八引 清 何梦瑶 《织女答》诗:“织锦空劳问报章,近来花样费商量。”

  2. 引申为文采;文章。

    晋 左思 《蜀都赋》:“差鳞次色,锦质报章。” 南朝 宋 颜延之 《和谢监灵运》诗:“尽言非报章,聊用布所怀。”

  3. 酬答以诗文。

    唐 柳宗元 《为韦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入同其室,出联其鑣。投文报章,既歌且謡。” 宋 苏轼 《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作诗反剑亦何谓?知君欲以诗相磨。报章苦恨无好语,试向君砚求餘波。”

  4. 复信。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方含毫而报章,迫纷埃之东鶩。” 唐 白居易 《与济法师书》:“敬佇报章,以开未悟,所望所望!” 宋 岳珂 《桯史·周梦与释语》:“余笑莫敢答,士掷其报章於门而去。” 清 周亮工 《追报亡友黄汉臣书》:“若谬许声气于 亮 ,有菖歜之嗜者,启予荒芜,意内滔滔,欲更作报章以罄鄙怀。”

  5. 表彰。

    清 李赓芸 《炳烛编·干蛊》:“《唐大詔令》载, 寳应 二年, 李光弼 实封一子。官制云:功崇望重,加以报章。”

  6. 报纸。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果然,有几种报章,又对我大施攻击。” 巴金 《谈<新生>及其他》:“我为了那一个时期的安静而愉快的生活,至今还感激、怀念那些姓名不曾上过报章的小人物。”如:报章杂志。

引证解释

⒈ 谓杼柚往复,织成花纹。报,往复。

《诗·小雅·大东》:“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毛传:“不能反报成章也。”
郑玄笺:“不如人织相反报成文章。”
南朝宋谢灵运《七夕咏牛女》:“紈綺无报章,河汉有骏軛。”
《随园诗话》卷八引清何梦瑶《织女答》诗:“织锦空劳问报章,近来花样费商量。”

⒉ 引申为文采;文章。

晋左思《蜀都赋》:“差鳞次色,锦质报章。”
南朝宋颜延之《和谢监灵运》诗:“尽言非报章,聊用布所怀。”

⒊ 酬答以诗文。

唐柳宗元《为韦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入同其室,出联其鑣。投文报章,既歌且謡。”
宋苏轼《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作诗反剑亦何谓?知君欲以诗相磨。报章苦恨无好语,试向君砚求餘波。”

⒋ 复信。

南朝齐谢朓《酬德赋》:“方含毫而报章,迫纷埃之东鶩。”
唐白居易《与济法师书》:“敬佇报章,以开未悟,所望所望!”
宋岳珂《桯史·周梦与释语》:“余笑莫敢答,士掷其报章於门而去。”
清周亮工《追报亡友黄汉臣书》:“若谬许声气于亮,有菖歜之嗜者,启予荒芜,意内滔滔,欲更作报章以罄鄙怀。”

⒌ 表彰。

清李赓芸《炳烛编·干蛊》:“《唐大詔令》载, 寳应二年, 李光弼实封一子。官制云:功崇望重,加以报章。”

⒍ 报纸。

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果然,有几种报章,又对我大施攻击。”
巴金《谈<新生>及其他》:“我为了那一个时期的安静而愉快的生活,至今还感激、怀念那些姓名不曾上过报章的小人物。”

如:报章杂志。

报章的国语词典

酬答的书信或诗文。

如:「报章杂志」。

报章的网络释义

报章

  • 报章,是指报纸的早期称谓,面向社会大众以散页形式发行、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连续出版物,又称报纸、新闻纸。报纸与杂志未明显区分。又分时泛指报刊。1949年10月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研究部资料创刊《报章杂志参考资料索引》半月刊,收录该院所藏报纸10多种、杂志120多种,1950年6月停刊,在近代,报纸、报章有时交替使用。
  • 报章造句

    他在报章上发表了一篇批评文章,竟然引起轩然大波,招来很多麻烦。
    张伯苓逝世后,除天津报章刊出张家的“哀启”和由他人代笔起草的“张伯苓遗嘱”外,大陆新闻媒体一片寂然,无任何评论和深度报道。
    “可近年来,国内之风萎靡,竞尚阿谀,一时忠直之言,不见报章,颂扬之词,认为谠论。
    晚清在现代媒介基础上产生的报章体,存在的语言背景是八股文的废除与桐城派古文的统治地位。
    眼下已进入炎炎盛夏,翻阅报章、游览网站,时见“七月流火”一词,用来形容盛夏天气之热,暑气之旺。
    不过周凯亮却在三月中旬向报章求助,报称发现死者两人突然失踪,亦找不到死者的回乡证,思疑死者前往内地后失踪,呼吁社会各界协助找回死者。
    与危险性远不及斯波坎市炸弹阴谋、发生在早些时间的曼哈顿时代广场的爆炸未遂事件相比,后者被给予大肆的报道,而前者却在报章上稀疏可见。
    另外,还有陈荣衮等人提倡报章宜改用浅说。
    摄影与书法属半路出家,作品偶见报章杂志。
    报章一出,此起彼落的电话声随即便响彻整栋和大楼,员工们焦头烂额的回应着来电电话。
    创业板上市公司一般毋须在宪报指定的报章刊登付费公告。
    罗比尼奥在巴西电台发表的评论占据了各大报章的封底,为昨天赢得索斯肯普的那场比赛之后这位球员的未来染上了一片的使人猜测的色彩。
    馆内提供中英文书籍、参考资料、报章杂志及视听资料,让学生借阅。
    想写出好文章,要多阅读报章杂志,扩充视野增广见闻,使内容言之有物。
    回答提示:曾经在报章杂志看过关于贵公司的报道,与自己所追求的理念有志一同。
    每至月杪,将收赎之数、支销之数,按款列明,登诸报章,以昭信实。
    他是茂物农业大学的毕业生,报章杂志撰稿人,并在互联网上开设了一个环保博客。
    寻找题材并不只是写些机械化的文字在纸上,或者背诵一连串的字句。他也不是从匆促读过的报章杂志里抽取第二手的意见。他是在自己脑海及心灵里深掘,并将生命贮藏在那里的重要信念提取出来。
    这个课题过去两个星期受到密切关注,不少公众投函到报章或者在网上论坛发表意见,还有人通过网上签名请愿表达看法。
    各大报章当日刊登有关报道后,曾华山声称被诬蔑,经法律程序后成功迫令陈振聪供出真正的“爆料人”原是梁锦濠前女友陈佩君。

    汉字详情

    bào [bao]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B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SLE
    四角: 570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 niè)”。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读 。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2) 同本义

    辟报故不穷审。——《汉书·胡建传》

    报囚。——《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

    报而罪之。——《韩非子·五蠹》

    (3) 又

    闻死刑之报,君为流涕。

    (4) 又如:报囚(判决囚犯);报当(判罪)

    (5) 报答,报酬

    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出师表》

    欲略上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6) 又如:报本(报答;回报);报称(报答恩德);报命(报答恩情;执行命令);报捐(捐钱买官);报塞(报答;报效);报谢(报答;答谢)

    (7) 报告,答复

    列子行泣报 壶子。——《淮南子·精神》

    荀息操璧牵马而报。——《吕氏春秋·权勋》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请为张唐先报 赵。——《战国策·秦策五》

    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具以沛公言报 项王。——《史记·项羽本记》

    (8) 又如:报录人(专门向升了官或考中了科的人家里送喜报的人);报辜(报案状子);报喜;报数;报春(报告春天的到来)

    (9) 祭祀 。如:报岁(每年收获后祭神);报赛(祭祀神灵,答谢保佑)

    (10) 报复

    睚眦之怨必报。——《史记·范雎传》

    日夜思欲报楚王。—— 晋· 干宝《搜神记》

    欲求报其父仇。——《史记·魏公子列传》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汉· 贾谊《过秦论》

    (11) 又如:报恨(报仇雪恨);报雪(报仇雪恨);报怨(埋怨;抱怨)

    (12) 详细申报 。如:报税;报关

    (13) 批复 。如:报可,报允(批复照准;许可)

    (14) 通“赴”( )。奔赴

    毋拔来,毋报往。——《礼记·少仪》

    报葬者报虞。——《礼记·丧服小记》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5) 报应

    夫造物者之报人也,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庄子·列御寇》

    前后造业后人报,如是我闻佛亦狂。——董必武《和叶参谋长过五台山》

    名词

    (1) 报纸 。如:报房(发送邸报、书信的处所);报丁(卖报的人);报差(送报的人);晨报;晚报;日报

    (2) 文字报道或墙报 。如:战报;海报;黑板报;大字报;喜报

    (3) 刊物 。如:学报;科学通报

    (4) 电报 。如:发报;送报员;发报机

    (5) 传达消息的文件或信号

    而抄捕南海馆之报(消息)忽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情报;警报

    英文翻译

    report, tell, announce

    方言集汇

    ◎ 粤语:bou3
    ◎ 潮州话:bo3

    宋本广韵

    zhāng [zhang]
    部首: 507
    笔画: 11
    五笔: U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TAJ
    四角: 00406

    详细解释

    量词

    (1) (会意。从音十。音指音乐,“十”是个位数已终了的数,合起来表示音乐完毕。本义:音乐的一曲)

    (2) 同本义。今称“乐章”

    章,乐竟为一章。——《说文》

    读乐章。——《礼记·曲礼》。疏:“谓乐书之篇章。”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赋》

    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史记·吕太后本纪》

    (3) 又如:章夏(古代乐章名。“九夏”之一)

    (4) 棵;根

    山居千章之材。——《史记·货殖列传》

    名词

    (1) 在绘画或刺绣上,赤与白相间的花纹叫“章”

    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周礼·考工记》注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章采(花纹和色彩);章服(按官品而花饰不同的官服);章绂(标志官品等级的彩色绶带等饰物);章黼(鲜明的黑白花纹);章绣(华丽的刺绣品)

    (3) 红白相间的丝织品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古诗十九首》

    (4) 文章。诗歌的段落。亦指文章的段或篇

    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文心雕龙》

    言出为论,下笔成章。——《三国志·陈思王植传》

    《缁衣》章。——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章什(指诗歌的篇章);章指(于每篇文章之末,总括其大义,或用韵语写成,称为章指);章句(文章的段落称章;词意完整,可以成言的称句);章回小说(以章回分段叙事的长篇小说);章句小儒(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小儒生)

    (6) 法规;规章

    王风哀以思,周道荡无章。—— 南朝宋· 谢瞻《张子房》

    (7) 又如:章条(章程;规则);章度(程式);章宪(国家的规章法令)

    (8) 法律条目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史记·高祖本纪》

    (9) 又如:约法三章;简章;党章

    (10) 印章

    又用篆章一。——明· 魏学《核舟记》

    家藏伪章。——清· 方苞《狱中杂记》

    (11) 又如:公章;图章;私章;章印(指官印);章组(官印以及佩带);章绶(官印和系印的丝带)

    (12) 标记;徽章

    分为五选,异其旗章,勿使冒乱。——汉· 刘向《说苑》

    (13) 又如:章表(标记;象征)

    (14) 指旌旗

    变非声章,弗能移也。——韦昭注:“章,旌旗也。”

    (15) 又如:章旗(绣有徽号的旗帜)

    (16) 奏章,臣下呈给皇上的书面报告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

    温《缁衣》一章。——清· 袁枚《祭妹文》

    (17) 又如:章奏(汉制,群臣上书有章、奏、表、驕议之别,后则通称臣子上陈给皇帝的文件为章奏);章疏(臣下向君上进呈的言事文书);章满公车(形容奏章之多)

    (18) 大木材

    东园主章。——《汉书·百官公卿表》

    (19) 姓

    形容词

    (1) 通“彰”。彰明,明显,显著

    平章百姓。——《书·尧典》

    赏罚无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疏:“章,明也。”

    而尧舜之所以章也。——《吕氏春秋·知度》

    钟之与磬也,近之则钟音充,远之则磬音章。——《淮南子》

    (2) 又如:章灼(明白显著。光辉照耀);章章(显明的样子。同“彰彰”);章然(明显的样子)

    (3) 条理化

    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韩愈《送孟东野序》

    动词

    (1) 显示;表明

    且夫兄弟之怨,不徵於他,利乃外矣。章怨外利,不义。——《国语·周语中》。韦昭注:“章,明也。”

    (2) 又如:章著(显露;分明);章理(显明的道理);章视(明示;诏告)

    (3) 通“彰”。彰明,表彰

    章之以论,禁之以刑。——《荀子》

    (4) 又如:章明(显扬);章闻(传闻;著闻)

    (5) 上奏章告发

    被诏书为将作大匠,为受罚者所章,拜议郎。——汉· 蔡邕《太尉乔公碑》

    (6) 又如:章表(奏表);章书(奏章);章左(指奏章终了空白处);章报(具奏章上报)

    英文翻译

    composition; chapter, se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zoe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ong1 [客语拼音字汇] zong1 [陆丰腔] zhong1 [东莞腔] zong1 [沙头角腔] zong1 [客英字典] zhong1 [海陆丰腔] zhong1 [梅县腔] zhong1 [宝安腔] z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諸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cjang/tjangtɕĭa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