饔饩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古代诸侯行聘礼时接待宾客的大礼,馈赠较多。
《周礼·秋官·司仪》“致飧如致积之礼” 汉 郑玄 注:“小礼曰飧,大礼曰饔餼。” 贾公彦 疏:“大礼曰饔餼者,以其有腥有牵,芻薪米禾又多。” 孙诒让 正义:“云大礼曰饔餼者,其礼比飧为盛也。”
泛指接待异国来宾的隆盛的馈赠。
《旧唐书·李载义传》:“今朝廷饔餼至厚,所以礼蕃客也。” 宋 司马光 《论以公使酒食遗人刑名状》:“礼有币帛饔餼,行於邦国,贄献饮酒,施於乡党。” 明 归有光 《赠给事中刘侯北上序》:“候馆饔餼将馈之礼,无不毕给。”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诸侯行聘礼时接待宾客的大礼,馈赠较多。
引《周礼·秋官·司仪》“致飧如致积之礼” 汉郑玄注:“小礼曰飧,大礼曰饔餼。”
贾公彦疏:“大礼曰饔餼者,以其有腥有牵,芻薪米禾又多。”
孙诒让正义:“云大礼曰饔餼者,其礼比飧为盛也。”
⒉ 泛指接待异国来宾的隆盛的馈赠。
引《旧唐书·李载义传》:“今朝廷饔餼至厚,所以礼蕃客也。”
宋司马光《论以公使酒食遗人刑名状》:“礼有币帛饔餼,行於邦国,贄献饮酒,施於乡党。”
明归有光《赠给事中刘侯北上序》:“候馆饔餼将馈之礼,无不毕给。”
饔饩的国语词典
饔,已杀好的牲畜。饩,活的牲畜。饔饩指古代的祭品。
饔饩的网络释义
饔饩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熟食
酒车酌礼,方驾授饔。——张衡《西京赋》
(2) 又如:饔餐(饭食)
(3) 专指早餐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孟子·滕文公》。注:“饔飧,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飧。”
但是贾昌在家,朝饔夕餐,也还成个规矩,口中假意奉承几句。——《醒世恒言》
(4) 古代诸侯正式行聘礼时所送的肉类、已杀之牲 。如:饔饩(古代祭品。已杀的称饔,生牲称饩)
动词
(1) 做饭;烹煮
亲二宫之饔膳,致晨昏之定省。——《汉书·杜周传》
(2) 又如:饔人(官名。掌切割烹调之事);饔夫(饔子。厨工);饔膳(备办酒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ung1 [梅县腔] jung1 [客英字典] jung1 [台湾四县腔] ju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邕 | 於容 | 影 | 鍾 | 平聲 | 冬 | 開口三等 | 鍾 | 通 | qyung/ivng | ʔĭwo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食,气声。字本作“氣”。本义:赠送人的谷物)
(2) 同本义
常从容上席,资饩甚厚。——《北史》
(3) 又如:饩食(米粮等食物)
(4) 活的牲口
脯资饩牵。——《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5) 又如:饩羊(用为祭品的羊);饩牵(活牲口)
(6) 生肉
出牲饩以劳师。——《旧五代史》
(7) 又如:饩牢(屠宰过的牲口);饩馈(生肉与粮食)
(8) 给养;俸禄
生二人,公与之饩。——《国语》
(9) 又如:饩廪(粮食之类的生活物资);饩稍(每月领的俸粮)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k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