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熙

yōng xī [ yong xi]
注音 ㄩㄥ ㄒ一

词语释义

1.和乐的样子。 2.宋朝太宗的年号。

词语解释

  1. 谓和乐昇平。

    《文选·张衡<东京赋>》:“百姓同於饶衍,上下共其雍熙。” 薛综 注:“言富饶是同,上下咸悦,故能雍和而广也。” 前蜀 贯休 《阳春曲》:“歷数雍熙 房 与 杜 , 魏公 姚公 宋开府 。”《水浒传》第八二回:“装扮的是:太平年万国来朝,雍熙世八仙庆寿。” 明 张居正 《谢召见疏》:“使宫府一体,上下一心,以成雍熙悠久之治。”

引证解释

⒈ 谓和乐昇平。

《文选·张衡<东京赋>》:“百姓同於饶衍,上下共其雍熙。”
薛综注:“言富饶是同,上下咸悦,故能雍和而广也。”
前蜀贯休《阳春曲》:“歷数雍熙房与杜,魏公姚公宋开府。”
《水浒传》第八二回:“装扮的是:太平年万国来朝,雍熙世八仙庆寿。”
明张居正《谢召见疏》:“使宫府一体,上下一心,以成雍熙悠久之治。”

雍熙的国语词典

和乐的样子。

雍熙的网络释义

雍熙 (汉语词汇)

  • 雍熙,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yōng xī,指的是和乐升平。如:明 赵秉忠状元卷《问帝王之心与帝王之政》:“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
  • 汉字详情

    yōng [yong]
    部首: 811
    笔画: 13
    五笔: YX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VHG
    四角: 002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水被壅塞而成的池沼

    振鹭于飞,于彼西雍。——《诗·周颂·振鹭》

    毋雍泉。——《谷梁传·僖公九年》。释文:“雍,塞也。”

    今臣雍阏不得闻。——《汉书·中山靖王胜传》。师古曰:“雍读曰壅。雍,塞也。”

    (2) 古代掌烹饪之官 。如:雍人(古代掌宰杀烹饪之人);雍正(古代宫中掌筵席的长官)

    (3) 古天子祭祀宗庙毕撤俎豆时所奏的乐章,亦用为撤膳时之乐

    三家者以《雍》彻。——《论语》

    形容词

    (1) 和谐;和睦

    雍睦亲族。——《新五代史》

    (2) 又如:雍熙于变(和谐兴盛,国家稳定);雍恬(和洽安乐);雍雍(声音和谐;鸟和鸣声);雍齿封侯(不计宿怨的典故)

    (3) 雍容。形容态度温文大方;舒缓;从容不迫 。如:雍容揖逊(文雅谦虚的样子);雍容典雅(形容文气舒缓,词藻优美而不俗);雍容雅步(神态从容,举止斯文);雍容闲雅(雍容尔雅。神态从容不迫,举止文雅大方)

    动词

    (1) 通“壅”,堵塞

    维尘雍兮。——《诗·小雅·无将大车》。释文:“雍,字亦作壅。”

    雍以沙幕。——《汉书·匈奴传赞》

    上下雍隔故也。——《后汉书·梁冀传》

    (2) 又如:雍防(壅土堵防);雍害(阻挠妨害);雍遏(阻塞,壅塞);雍蔽(蒙蔽;隔绝)

    英文翻译

    harmony, union; harmon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jung1 jung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ung1 [宝安腔] jung1 [梅县腔] jung1 [客英字典] jung1 [台湾四县腔] jung1 [东莞腔] jung1 [客语拼音字汇] y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容平聲開口三等ʔĭwoŋqyung/ivng
    [xi]
    部首: 403
    笔画: 14
    五笔: AHKO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UF
    四角: 7733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曝晒;晒太阳)

    (2) 同本义

    熙,燥也。——《说文》

    仰熙丹崖,俯澡绿水。——《文选·卢谌·赠刘琨》

    (3) 振兴;兴起

    允厘百工,庶绩咸熙。——《书·尧典》

    (4) 又如:熙朝(使朝廷兴隆);熙隆(兴盛,盛隆);熙国(振兴国家)

    (5) 通“嬉”。嬉戏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庄子·马蹄》

    臣不敢以死为熙。——《淮南子·人间》

    (6) 又如:熙游(游乐;游戏) ?

    形容词

    (1) 光明、明亮

    熙,光也。——《尔雅》

    于缉熙敬止。——《礼记·缁衣》。注:“缉熙皆明也。”大学注:“缉熙,光明也。”

    缉熙单厥心。——《国语·周语》。注:“熙,光也。”

    呜呼圣皇及圣相,相与煊赫流淳熙。——李商隐《韩碑》

    (2) 又如:熙皞(熙熙皞皞。光明祥和);熙天(明朗的天空);熙光(辉耀);熙焰(烈焰)

    (3) 兴盛

    熙朝之佚事,即衰世之危端。——王世贞《艺苑卮言》

    (4) 又如:熙盛(兴隆);熙朝(兴盛的朝代)

    (5) 和悦

    熙熙兮共乐人之臧也。——《荀子·儒效》。注::和乐之貌。”

    (6) 又如:熙怡(和悦的样子);熙治(清明和乐的时代);熙笑(和悦地笑着)

    (7) 通“禧”。幸福;吉祥

    忽乘青玄,熙事备成。

    双桥镇上依然满眼熙和太平之盛。—— 茅盾《子夜》

    (8) 又如:熙恬(愉快安静);熙然(和乐的样子)

    (9) 和暖;暖和

    群山霭遐瞩,绿野布熙阳。——韦应物《扈亭西陂燕赏》

    (10) 又如:熙阳(温暖的阳光)

    英文翻译

    bright, splendid, glor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he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1 [客语拼音字汇] hi1 [宝安腔] gi1 hi1 [客英字典] hi1 [陆丰腔] hi1 [东莞腔] hi1 [台湾四县腔] hi1 [梅县腔] hi1
    ◎ 潮州话:h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許其平聲開口三等xĭəhi/x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