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荡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在水上浮动。
唐 李商隐 《河清与赵氏昆季宴集得拟杜工部》诗:“此中真得地,漂荡钓鱼船。” 明 刘基 《解语花》词:“罗幕掩数行清泪,一任他化作浮萍,漂荡随流水。”
冲刷,冲。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有 亮 所造八阵图,东跨故垒,皆纍细石为之……今夏水漂荡,岁月消损,高处可二三尺,下处磨灭殆尽。”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三:“两扇忽闢,大水漂荡,盗皆溺死。” 明 唐顺之 《与白伯伦仪部书》之二:“矢石驰驱,风波漂荡,岂是人情所乐。” 清 刘大櫆 《张豹林墓志铭》:“先高祖厝在浅土,猝为山水所漂荡。”
冲没,淹没。
《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八月乙巳,蠲遇水资财漂荡者,今年调税。” 宋 苏轼 《徐州祈雨青词》:“ 河 失故道,遗患及於东方; 徐 居下流,受害甲於他郡,田庐漂荡,父子流离。” 清 任泰学 《质疑·周易》:“水流沙际,不免有漂荡之患。”
漂泊;流浪。
唐 杜甫 《偶题》诗:“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 宋 王安石 《寄友人》诗之三:“一别三年至一方,此身漂荡只殊乡。”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生离》:“丈夫漂荡今如此,却话 巴 山夜雨时。” 清 孙枝蔚 《赠汪舟次》诗:“维余漂荡人,髮素血将枯。”
犹荡漾。形容景物美好。
唐 李商隐 《江东》诗:“今日春光太漂荡, 谢 家轻絮 沉 郎钱。”
飘飞;飘扬。
唐 李商隐 《流莺》诗:“流鶯漂荡復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 清 洪昇 《长生殿·私祭》:“你看鶯乱飞,草正芳,恰好应清明雨漂荡。” 巴金 《发的故事》:“他的叹声不能够冲破屋顶,又折了回来,怨愤地在房里四处漂荡。”
引证解释
⒈ 在水上浮动。
引唐李商隐《河清与赵氏昆季宴集得拟杜工部》诗:“此中真得地,漂荡钓鱼船。”
明刘基《解语花》词:“罗幕掩数行清泪,一任他化作浮萍,漂荡随流水。”
⒉ 冲刷,冲。
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有亮所造八阵图,东跨故垒,皆纍细石为之……今夏水漂荡,岁月消损,高处可二三尺,下处磨灭殆尽。”
宋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三:“两扇忽闢,大水漂荡,盗皆溺死。”
明唐顺之《与白伯伦仪部书》之二:“矢石驰驱,风波漂荡,岂是人情所乐。”
清刘大櫆《张豹林墓志铭》:“先高祖厝在浅土,猝为山水所漂荡。”
⒊ 冲没,淹没。
引《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八月乙巳,蠲遇水资财漂荡者,今年调税。”
宋苏轼《徐州祈雨青词》:“河失故道,遗患及於东方; 徐居下流,受害甲於他郡,田庐漂荡,父子流离。”
清任泰学《质疑·周易》:“水流沙际,不免有漂荡之患。”
⒋ 漂泊;流浪。
引唐杜甫《偶题》诗:“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
宋王安石《寄友人》诗之三:“一别三年至一方,此身漂荡只殊乡。”
明陈汝元《金莲记·生离》:“丈夫漂荡今如此,却话巴山夜雨时。”
清孙枝蔚《赠汪舟次》诗:“维余漂荡人,髮素血将枯。”
⒌ 犹荡漾。形容景物美好。
引唐李商隐《江东》诗:“今日春光太漂荡, 谢家轻絮沉郎钱。”
⒍ 飘飞;飘扬。
引唐李商隐《流莺》诗:“流鶯漂荡復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
清洪昇《长生殿·私祭》:“你看鶯乱飞,草正芳,恰好应清明雨漂荡。”
巴金《发的故事》:“他的叹声不能够冲破屋顶,又折了回来,怨愤地在房里四处漂荡。”
漂荡的国语词典
漂泊不定。
漂荡的网络释义
漂荡
漂荡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piāo
动词
(1) (形声。从水,票声。本义:浮,浮流)
(2) 同本义
漂,浮也。——《说文》
血流漂杵。——《伪书武成》
漂通川之碄碄。——张衡《思玄赋》
流血漂橹。——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漂泼(漂泊);漂泛(浮舟而行,随波飘流);漂拔(漂浮拔起);漂海(漂浮于海上);漂橹(漂浮船桨);漂激(漂流激动);漂杵(浮起舂杵。形容恶战流血之多)
(4) 被水流、风或气流冲走、冲毁 。如:漂决(冲决;冲破);漂洗(冲没);漂溺(水深火热之苦难);漂荡(冲刷,冲;冲没淹没);漂啮(冲刷浸蚀)
(5) 漂泊。流浪在外,东奔西走
辞浮漂而不归。——陆机《文赋》
(6) 又如:漂寄(暂时寄居);漂汩(漂浪,漂荡,漂薄,漂逢,漂零,漂泊);漂沉(漂泊沉沦);漂沦(漂泊流落);漂寓(湮泊寄居);漂泼(漂泊,行止不定)
(7) 同“飘”。吹;使飘荡
风其漂女。——《诗·郑风·萚兮》
(8) 又如:漂曳(飘摆,摇曳);漂沫(谓泡沫飘飞);漂沸(飘动;飘流);漂落(漂零沦落);漂零(飘落,坠落);飘遥(随风摇动);漂荡(飘飞;飘扬);漂洒(漂零洒落)
(9) 摇动;摇荡
漂昆侖。——扬雄《长杨赋》。注:“摇荡之也。”
(10) 又如:漂摇(动荡不安)
形容词
(1) 高远的样子 。如:漂然(高远的样子);漂撇(余音轻扬的样子)
(2) 迅速;快疾
迅漂巧兮。——王褒《洞箫赋》
(3) 又如:漂疾(水流急涌快速)
(4) 另见
piǎo
动词
(1) 用水冲去杂质 。如:漂女(洗衣女);漂母(漂洗衣物的老母);漂絮(漂洗丝棉絮);把衣服漂干净
(2) 用化学药剂使纤维或纺织品变白 。如:漂布
(3) 另见
piào
名词
古水名
又南有山,漂水出焉。——《山海经》
piào
形容词
迅疾 。如:漂疾(迅疾)
动词
(1) 落空,将要成功的事突然失败 。如:漂了(落空了)
(2) 没付欠账
上仔客人个当,一千多局账漂下来。——《孽海花》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iau5 piau1 piau2 piu5 [陆丰腔] piau1 [梅县腔] piau2 piau5 [台湾四县腔] peu5 peu1 peu2 piu5 [东莞腔] piau3 piau1 [客语拼音字汇] peu1 peu2 peu4 piau1 piau1 piau2 piau4 [宝安腔] piau5 | piau1 [客英字典] piau1 piau5 [梅县腔] biau1
◎ 潮州话:〖piou1/piao1(phiau)〗 〖biê3/bio3(pìe)〗 〖piu3(phìu)〗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爂 | 撫招 | 滂 | 宵A | 平聲 | 蕭 | 開口三等 | 宵A | 效 | phjeu/phieu | pʰĭɛ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皿,从汤,汤亦声。本义:洗涤)
(2) 同本义
荡亡秦之毒螫。——班固《西都赋》
(3) 动;摇动;震动
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庄子·庚桑楚》
天下不能荡也。——《荀子·劝学》
以荡上心。——《吕氏春秋·季春纪》
以其休止不荡也。——《淮南子·说山》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吴均《与朱元思书》
波心荡,冷月无声。——宋· 姜夔《扬州慢》
(4) 又如;荡突(冲撞);荡心(摇荡心神);荡摇(动摇);荡荡悠悠(摇荡、飘流的样子)
(5) 清除
荡平塞表。——曹操《表论田畴功》
(6) 又如:荡风(两广的一种风俗。女婿在未见岳父岳母前,依俗饮一大杯酒。有荡除行路风寒之意);荡除(消灭)
(7) 毁坏;破坏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杜甫《无家别》
(8) 又如:荡产(破产,耗尽财产);荡散(消失;毁败);荡灭(毁灭;消灭)
(9) 诱惑;迷惑 。如:荡心(惑乱心志);荡惑(迷惑)
(10) 宽恕 。如:荡宥(宽恕;原谅)
(11) 冲撞;冲杀;触碰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唐· 柳宗元《三戒》
(12) 又如:荡突(冲撞。即唐突);荡析(游走离散)
形容词
(1) 放纵,放荡
余心荡。——《左传·庄公四年》
德荡者其行伪。——《淮南子·俶真》
吉驭者耆酒,数逋荡。——《汉书·丙吉传》
古之 狂也肆,今之狂也荡。——《论语·阳货》
(2) 又如:荡荡(放纵邪僻);荡子(远行在外,流荡不归的男子;游荡放浪,不务正业的男子)
(3) 平坦
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 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坦荡;荡无高卑(地位平等,没有高低尊卑);荡荡(平坦、宽坦的样子)
(5) 广阔
荡荡洪水滔天。——《史记·五帝纪》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论语·泰伯》
(6) 又如:荡漭(广阔无边貌);荡荡(广大的样子)
名词
(1) 浅水湖 。如:黄天荡
(2) 积水长草的洼地 。如:芦苇荡;荡地;芦花荡;菱荡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