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沱

tuí tuó [ tui tuo]
繁体 頹沱
注音 ㄊㄨㄟˊ ㄊㄨㄛˊ

词语释义

1.亦作"颓沲"。 2.水流向下宣泄。亦指向下宣泄的水流。

词语解释

  1. 亦作“颓沱”。水流向下宣泄。亦指向下宣泄的水流。

    五代 齐己 《夏雨》诗:“頽沱来洞壑,汗漫入 瀟湘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颓沱”。水流向下宣泄。亦指向下宣泄的水流。

五代齐己《夏雨》诗:“頽沱来洞壑,汗漫入瀟湘。”

颓沱的网络释义

颓沱

  • 颓沱(颓沱)
  • 亦作“颓沱”。水流向下宣泄。亦指向下宣泄的水流。 五代 齐己 《夏雨》诗:“颓沱来洞壑,汗漫入 潇湘 。”
  • 汉字详情

    tuí [tui]
    部首: 616
    笔画: 13
    五笔: TMDM
    五行:
    仓颉: HNMBO
    四角: 2128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页( xié),从秃。页,人头。本义:头秃。原作“穨”)

    (2) 同本义。本作“跕”

    穨,秃貌。从秃,贵声。——《说文》。字亦作颓。

    颓,首秃也。——《六书故》

    (3) 委靡,消沉

    颓然乎其间。(颓然,形容醉倒的样子。)——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4) 又如:颓卒(委靡衰老的士卒);颓思(颓丧的心意);颓尔(厌伏不振貌);颓堕委靡(体力精神衰退不振)

    (5) 衰老。如:颓塌(衰老);颓年(老年;暮年);颓龄(衰年;垂暮之年);颓颜(犹衰颜。容颜衰老)

    (6) 詈词。恶劣之意

    今日颓天,百般的难得晚。——元· 王实甫《西厢记》

    动词

    (1) 下坠。也作“隤”

    泰山其颓乎?——《礼记·檀弓上》

    嗣业是步士升山,颓石四面以击贼。——《新唐书》

    (2) 也指暴风从上而下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诗·小雅·谷风》

    焚轮谓之颓。——《尔雅》。李注:“暴风从上下降谓之颓。颓,下也。”

    颓乎其顺也。——《礼记·檀弓》

    (3) 倾斜;衰败

    尻欲颓而方。——《齐民要术》。石声汉校释:“臀部要斜下,要方正。”

    (4) 坍塌,崩坏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明· 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5) 又如:颓剥(颓坏剥落);颓云(坠落的云);颓垣(倾塌的墙);颓唐(陨坠貌);颓关(倾塌缺损);颓裂(崩裂)

    (6) 衰微;衰败;敝败

    晋风日已颓。——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陈寿《隆中对》

    风俗颓弊。——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7) 又如:颓惰(懈怠;堕落);颓陵(衰替);颓法(敝败的法典);颓败(犹败坏);颓坏(败坏);颓亏(衰败缺损);颓毁(毁坏);颓替(犹陵夷;衰颓);颓弛(脱落;弃置)

    (8) 水向下流 。如:颓波(水波下泻)

    名词

    (1) 雄马生殖器

    有汗时休去檐下拴,渲时休教侵着颓。——元· 马致远《耍孩儿》

    (2) 颊下

    颓,颊下。——《玉篇》

    英文翻译

    ruined, decayed; disintegrate

    方言集汇

    ◎ 粤语:teoi4

    宋本广韵

    tuó [tuo]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PXN
    五行:
    仓颉: EJP
    四角: 33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它声。本义:江水支流的通名)

    (2) 同本义

    沱,江别流也。——《说文》

    (3) 又如:沱汜(泛指江水支流)

    (4) 可以停船的水湾 。多用于地名。四川省有朱家沱、石盘沱等

    (5) 沱江 。长江的支流,在四川省

    形容词

    (1) 恸哭的,泪如雨下的

    出涕沱若,戚嗟若。——《易·离》

    (2) 大雨瓢泼的样子

    噫欠为飘风,濯手大雨沱。——唐· 韩愈《读东方朔杂事》

    英文翻译

    rivers, streams, waterways; flow

    方言集汇

    ◎ 粤语:to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to2 [宝安腔] to2 [客英字典] to2 [海陆丰腔] to2 [台湾四县腔] to2
    ◎ 潮州话:胎窝5(桃)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河平聲開口一等dʰɑ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