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坏

tuí huài [ tui huai]
繁体 頹壞
注音 ㄊㄨㄟˊ ㄏㄨㄞˋ

词语释义

颓坏 tuíhuài

(1) 颓倾坍坏

殿阁颓坏
dilapidated

词语解释

  1. 倾倒崩坏。

    《三国志·蜀志·张嶷传》:“始 嶷 以郡郛宇頽坏,更筑小坞。”《宋书·后妃传·文帝路淑媛》:“而塋隧之所,山原卑陋,顷年頽坏,日有滋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徽 商看见阁已頽坏,问道:‘如此好风景,如何此阁頽坏至此?’” 鲁迅 《野草·墓碣文》:“我绕到碣后,才见孤坟,上无草木,且已颓坏。”

  2. 废弛。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苟朝廷如此,犹望相公整顿頽坏,岂有出自相公者。”《秦併六国平话》卷上:“那时王纲頽坏,为君底失为君之道。” 清 姚鼐 《赠钱献之序》:“盖 魏 晋 之间,空虚之谈兴,以清言为高,以章句为尘垢,放诞頽坏,迄亡天下。”

  3. 穨壞:败坏。

    清 龚自珍 《上大学士书》:“大官不谈掌故,小臣不立风节,典法陵夷,纪纲穨坏,非一日之积,可胜痛哉!”

引证解释

⒈ 倾倒崩坏。

《三国志·蜀志·张嶷传》:“始嶷以郡郛宇頽坏,更筑小坞。”
《宋书·后妃传·文帝路淑媛》:“而塋隧之所,山原卑陋,顷年頽坏,日有滋甚。”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徽商看见阁已頽坏,问道:‘如此好风景,如何此阁頽坏至此?’”
鲁迅《野草·墓碣文》:“我绕到碣后,才见孤坟,上无草木,且已颓坏。”

⒉ 废弛。

宋王谠《唐语林·方正》:“苟朝廷如此,犹望相公整顿頽坏,岂有出自相公者。”
《秦併六国平话》卷上:“那时王纲頽坏,为君底失为君之道。”
清姚鼐《赠钱献之序》:“盖魏晋之间,空虚之谈兴,以清言为高,以章句为尘垢,放诞頽坏,迄亡天下。”
穨壞:败坏。 清龚自珍《上大学士书》:“大官不谈掌故,小臣不立风节,典法陵夷,纪纲穨坏,非一日之积,可胜痛哉!”

颓坏的国语词典

倾倒败坏。

颓坏的网络释义

颓坏

  • 颓坏,汉语词语,读作tuí huài,解释为倾倒崩坏或废弛。
  • 颓坏造句

    自安、史之乱,国子监室堂颓坏,军士多借居之。
    我绕到碣后,才见孤坟,上无草木,且已颓坏。
    顷年颓坏,日有滋甚,恒费修整,终无永固。
    墨野艰难地爬行着翻过这座被地震颓坏的小山包。
    然天下风俗法度一切颓坏,……陛下诚心想用臣,恐怕不能太快,谓宜先讲学,使朝中大臣们对我所学本末不疑,那时候再用之,就可达到事半功倍了。
    时大雨积旬,城多颓坏,随加完补。

    汉字详情

    tuí [tui]
    部首: 616
    笔画: 13
    五笔: TMDM
    五行:
    仓颉: HNMBO
    四角: 2128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页( xié),从秃。页,人头。本义:头秃。原作“穨”)

    (2) 同本义。本作“跕”

    穨,秃貌。从秃,贵声。——《说文》。字亦作颓。

    颓,首秃也。——《六书故》

    (3) 委靡,消沉

    颓然乎其间。(颓然,形容醉倒的样子。)——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4) 又如:颓卒(委靡衰老的士卒);颓思(颓丧的心意);颓尔(厌伏不振貌);颓堕委靡(体力精神衰退不振)

    (5) 衰老。如:颓塌(衰老);颓年(老年;暮年);颓龄(衰年;垂暮之年);颓颜(犹衰颜。容颜衰老)

    (6) 詈词。恶劣之意

    今日颓天,百般的难得晚。——元· 王实甫《西厢记》

    动词

    (1) 下坠。也作“隤”

    泰山其颓乎?——《礼记·檀弓上》

    嗣业是步士升山,颓石四面以击贼。——《新唐书》

    (2) 也指暴风从上而下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诗·小雅·谷风》

    焚轮谓之颓。——《尔雅》。李注:“暴风从上下降谓之颓。颓,下也。”

    颓乎其顺也。——《礼记·檀弓》

    (3) 倾斜;衰败

    尻欲颓而方。——《齐民要术》。石声汉校释:“臀部要斜下,要方正。”

    (4) 坍塌,崩坏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明· 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5) 又如:颓剥(颓坏剥落);颓云(坠落的云);颓垣(倾塌的墙);颓唐(陨坠貌);颓关(倾塌缺损);颓裂(崩裂)

    (6) 衰微;衰败;敝败

    晋风日已颓。——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陈寿《隆中对》

    风俗颓弊。——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7) 又如:颓惰(懈怠;堕落);颓陵(衰替);颓法(敝败的法典);颓败(犹败坏);颓坏(败坏);颓亏(衰败缺损);颓毁(毁坏);颓替(犹陵夷;衰颓);颓弛(脱落;弃置)

    (8) 水向下流 。如:颓波(水波下泻)

    名词

    (1) 雄马生殖器

    有汗时休去檐下拴,渲时休教侵着颓。——元· 马致远《耍孩儿》

    (2) 颊下

    颓,颊下。——《玉篇》

    英文翻译

    ruined, decayed; disintegrate

    方言集汇

    ◎ 粤语:teoi4

    宋本广韵

    huài [huai]
    部首: 334
    笔画: 7
    五笔: FGIY
    姓名学:
    仓颉: GMF
    四角: 4119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土,褱( huái)声。古代建筑物主要以土建造,故从“土”。本义:倒塌(指建筑物遭到破坏)。按:古代“坏”与“壞”是音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坏”,本读作 pēi,是个从土、不声的形声字,指“未烧过的砖瓦、陶器”。现在“壞”简化为“坏”)

    (2) 同本义

    坏,败也。——《说文》。按,当训毁也。

    坏,毁也。——《尔雅·释诂》

    坠坏城郭。——《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坼也,自颓曰坏。”

    大室之屋坏。——《左传·文公十三年》

    恭公坏孔子宅以为宫。——《论衡·佚文》

    天雨墙坏。——《韩非子·说难》

    而坏都舍。——《吕氏春秋·察今》

    室坏不修。——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3) 又如:坏山(倒塌的山);坏决(倒塌;破败);坏溃(坍塌);坏压(坍塌);坏裂(崩溃);坏颓(崩毁)

    (4) 破坏;毁坏

    门坏。——《资治通鉴·唐纪》

    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左传·成公十年》

    有基无坏。——《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5) 又如:坏舛(毁坏错乱);坏乱(败坏错乱);坏乱(败坏;混乱);坏废(败坏;废弛)

    (6) 衰亡

    诸侯贰则晋国坏, 晋国贰则子之家坏。——《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王室之不坏。——《左传·襄公十四年》

    (7) 又如:坏微(衰败);坏灭(毁灭;磨灭)

    (8) 变质;变得不好或有害

    譬彼坏木。——《诗·小雅·小弁》

    (9) 又如:坏烂(腐烂;变质);坏腹(泻肚)

    (10) 杀害 。如:坏命(丧命)

    (11) 破费,花钱 。如:坏钞(坏钱。破费钱财)

    (12) 战败

    擂鼓大进,北军大坏,曹军退走。——《三国志·吴志》

    北军大坏。——《资治通鉴》

    (13) 坏事,指官员被革职、查办

    这还是当年先父带来的,原系忠义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就不曾用。——《红楼梦》

    形容词

    不好;恶劣。与“好”相对(古汉语中无不好之意) 。如:坏包(坏蛋);坏坯子(方言。坏人,坏蛋);坏念头;坏主意;坏名声的人

    名词

    (1) 坏分子的简称

    (2) 坏主意,坏手法 。如:我知道是谁使的坏;这家伙一肚子坏

    副词

    非常 ——放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如:乐坏了;累坏了;吓坏了

    英文翻译

    rotten, spoilt, bad, broken down

    方言集汇

    ◎ 粤语:waai6 pui1 pui4
    ◎ 潮州话:puê1 huai6

    宋本广韵

    颓坏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