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瞽

wán gǔ [ wan gu]
繁体 頑瞽
注音 ㄨㄢˊ ㄍㄨˇ

词语释义

1.指舜父瞽叟。语出《书.尧典》:"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孔传:"无目曰瞽﹐舜父有目﹐不能分别好恶﹐故时人谓之瞽﹐配字曰瞍﹐瞍﹐无目之称。"

词语解释

  1. 指 舜 父 瞽叟 。语出《书·尧典》:“ 瞽 子,父顽,母嚚, 象 傲。” 孔 传:“无目曰瞽, 舜 父有目,不能分别好恶,故时人谓之瞽,配字曰瞍,瞍,无目之称。” 三国 魏 曹植 《帝舜赞》:“克协 顽瞽 ,应 唐 莅政。”

引证解释

⒈ 指舜父瞽叟。

语出《书·尧典》:“瞽子,父顽,母嚚, 象傲。”
孔传:“无目曰瞽, 舜父有目,不能分别好恶,故时人谓之瞽,配字曰瞍,瞍,无目之称。”
三国魏曹植《帝舜赞》:“克协顽瞽,应唐莅政。”

顽瞽的网络释义

顽瞽

  • wán gǔ ㄨㄢˊ ㄍㄨˇ
  • 顽瞽(顽瞽)
  • 指 舜 父 瞽叟 。语出《书·尧典》:“ 瞽 子,父顽,母嚚, 象 傲。” 孔 传:“无目曰瞽, 舜 父有目,不能分别好恶,故时人谓之瞽,配字曰瞍,瞍,无目之称。” 三国 魏 曹植 《帝舜赞》:“克协 顽瞽 ,应 唐 莅政。”
  • 汉字详情

    wán [wan]
    部首: 616
    笔画: 10
    五笔: FQDM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MUMBO
    四角: 112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 xié),元声。从页。本义:难劈开的囫囵木头)

    (2) 同本义

    纤枝无萧洒,顽干空突兀。——唐· 元稹《画松》

    (3) 愚顽之人;顽固派 。如:顽军(顽固派的军队)

    (4) 凶恶的人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唐· 李白《豫章行》

    形容词

    (1) 引申为浑圆

    闻平乐以下,四顾皆土山,而巉厉之石,不挺于陆而藏于水矣。盖山自此而顽,水自此而险也。——《徐霞客游记》

    (2) 顽固,不驯服

    顽童穷固。——《国语·郑语》

    (3) 又如:顽算(耍弄,算计);刁顽(狡猾顽固);顽户(旧时官府指拖欠赋税之家);顽陋(顽固鄙陋);顽竖(顽劣的小子);顽躯(顽健的身体);顽猾(顽皮狡猾)

    (4) 头脑迟钝; 愚蠢

    顽,愚也。——《广雅·释诂一》

    父顽。——《书·尧典》

    疑自苗人顽,恃险不终役。——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5) 又如:冥顽不灵;顽仙(愚笨无知的仙人);顽昧(顽劣无知);顽疏(愚劣粗疏);顽卤(愚昧钝迟。或作“顽鲁”);顽贪(顽愚贪婪);顽恶(愚蠢桀骜);顽愚(愚鲁,资质低下迟钝);顽鄙(顽钝鄙拙)

    (6) 坚硬

    蛮兵如此顽皮,非火攻安能取胜?——《三侠五义》

    (7) 又如:顽皮(皮甲坚硬);顽铁(坚硬的铁);顽金(坚硬的金属);顽块(硬土块);顽重(又硬又重);顽肉(坏死硬化之肉)

    (8) 粗钝 。如:顽璞(未加工的玉石);顽钝(不锋利的器物);顽厚(粗厚);顽朴(粗陋而朴实);顽砖(粗劣的砖块)

    (9) 强暴 。如:顽飇(狂风);顽阳(烈日);顽徒(蛮横不法之人)

    (10) 坚强

    耄期尚有江湖兴,顽健人言见未曾。——宋· 陆游《示二子》

    动词

    (1) 同“玩”。游戏

    拜了拜本州,就到上海去顽了这多少日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2) 又如:顽耍子(玩耍;游逛);顽不开(应付不了);顽耍(嬉戏,玩乐);顽游(顽耍,游玩);顽具(玩具)

    (3) 贪。通“忨” 。如:顽涎(馋涎,比喻对女色的贪婪);顽廉懦立(使贪婪的人变得廉洁,使软弱的人能够自立。比喻感化力量的巨大)

    英文翻译

    obstinate, stubborn; recalcitrant

    方言集汇

    ◎ 粤语:wan4

    宋本广韵

    [gu]
    部首: 512
    笔画: 18
    五笔: FKUH
    五行:
    仓颉: GEBU
    四角: 446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目,鼓声。本义:瞎眼)

    (2) 同本义(虽瞎但有眼珠)

    瞽,目但有朕也。——《说文》

    瞽子。——《书·尧典》。传:“无目曰瞽。”

    瞽者仰视而不见星。——《荀子·解蔽》

    将衒外以惑愚瞽也。?——明· 刘基《卖柑者言》

    (3) 又如:瞽目(眼睛瞎;盲人);瞽者(眼睛失明的人);瞽旷(指师旷);瞽目先生(说书盲人)

    (4) 没有识别力

    未见颜色而言,谡之瞽。——《论语·季氏》

    是犹蟪蛄不识春秋,朝菌不知晦朔遽以不变名之,真瞽说也。——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5) 又如:瞽说(瞎说);瞽言

    名词

    (1) 古代乐师。古代以目盲者为乐官,故为乐官的代称

    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书·胤征》

    瞽者无以与平文章之观。——《庄子·逍遥游》

    (2) 通“鼓”。乐器。圆柱形中空,两面蒙皮,击之发声

    诏来瞽皋舞。——《周礼·春官·乐师》

    英文翻译

    blind; blind musician; stupid

    方言集汇

    ◎ 粤语:gu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u3 [台湾四县腔] gu3 [宝安腔] gu3 [海陆丰腔] gu3 [梅县腔] gu3 [客语拼音字汇] g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公戸上聲開口一等kukox/k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