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荡

zhèn dàng [ zhen dang]
繁体 震盪
注音 ㄓㄣˋ ㄉㄤ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震荡 zhèndàng

(1) 震动

雷声震荡着大地
shake

(2) 处于动荡状态

震荡不宁
vibrate

词语解释

  1. 亦作“ 震盪 ”。动摇,摇荡。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楚 师轻窕,易震荡也。” 宋 陆游 《谢周枢使启》:“羽翮摧伤,风波震荡。”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雅游》:“当夫序届天中,日逢竹醉,游船数百,震盪波心。”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十:“里面车间传出来轰隆轰隆的巨响,震荡在他的耳边。”

  2. 流离迁徙。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兹不穀震盪播越,窜在 荆 蛮,未有攸厎。”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下:“今天下崩离,万乘震荡,岂不由 杨国忠 割剥甿庶,以至於此!”

  3. 动荡不安。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用终尔显德,对扬我 高祖 之休命”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且圣上览亡 秦 无辅之祸,惩曩日震荡之艰。” 唐 杜甫 《寄贺兰銛》诗:“朝野欢娱后,乾坤震荡中。” 毛泽东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4. 见“ 震荡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震盪”。

⒉ 动摇,摇荡。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师轻窕,易震荡也。”
宋陆游《谢周枢使启》:“羽翮摧伤,风波震荡。”
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雅游》:“当夫序届天中,日逢竹醉,游船数百,震盪波心。”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十:“里面车间传出来轰隆轰隆的巨响,震荡在他的耳边。”

⒊ 流离迁徙。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兹不穀震盪播越,窜在荆蛮,未有攸厎。”
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下:“今天下崩离,万乘震荡,岂不由杨国忠割剥甿庶,以至於此!”

⒋ 动荡不安。见“震荡”。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用终尔显德,对扬我高祖之休命” 裴松之注引晋王沉《魏书》:“且圣上览亡秦无辅之祸,惩曩日震荡之艰。”
唐杜甫《寄贺兰銛》诗:“朝野欢娱后,乾坤震荡中。”
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震荡的国语词典

震动摆荡,不安定。《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兹不谷震荡播越,窜在荆蛮,未有攸底。」也作「震荡」。

震荡的网络释义

震荡 (震荡)

  • 震荡,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zhèn dàng,指的是震动摆荡,不安定,处于动荡状态。如:《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楚师轻窕,易震荡也。”
  • 近义词有“震动、波动、震撼”等。
  • 震荡造句

    锣鼓声,号角声,声声相应,在天空中震荡。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还要有震荡心灵的爱情,暖彻心扉的亲情。
    游泳是很受欢迎的健身活动。专家们认为,如果想在游泳池中锻炼双腿,可在浅水的一端跑步,或穿若救生衣在深水的一端做跑步动作。水的阻力会使双腿活动比较费力,却不会像在地面上跑步那样须承受较大的震荡,因此是减去腿部和臀部脂肪的好方法。
    他叫喊的回声震荡著山谷。
    在山谷中呐喊,音调雄壮,回声震荡,山鸣谷应,飘散林海。
    他有些无意识地念着这个名字,从前只不过是一个人的寻常代号,可是此时念起来,每一个音调,带起微微的气流,都仿佛缓慢震荡起来什么。
    周二沪深股市震荡整理低价超跌股引领大盘反弹。
    的模型描述了在黑洞持续吞食恒星时,热等离子体反复而周期性的被注入银河晕这样的震荡波是如何形成的。
    这个震荡称为雷射尾迹场,因为雷射脉冲的轨迹,就像机船在海面上所产生的船痕。
    上周五还在拉升,再配合蒙目龙消息,本周继续宽幅震荡可能性还是较大。
    老人话语铮铮有力铿镪顿挫震荡太虚。
    巨人的呐喊,震荡环宇,让群山响应,大海回波!
    此案由中纪委和公安部直接查办,沈阳公安系统上下震荡,内部称之为“六零七案”。
    美股在上午震荡剧烈,但振幅较小,主要股指当前涨跌互见。
    雷鸣这一掌要真拍上,常舌不死也得脑震荡,可雷鸣一闪念动了恻隐之心,心说既然胜负已分,宁治人以服,不治人以死,于是掌心停在常舌脑瓜顶上没拍出去。
    这种震荡波很难被测量,但科学家也许已经找到一种方法,利用常规的。
    欧元价格形势并不好,经济大环境仍处于摇摆震荡之中,“不过宝马汽车总会有销路”,菲戈说。
    防水新一代设计子弹型单震旦:备有指示灯,光暗度随震荡强度改变。配备超静音微型强劲马达之无段变速震动器。
    刀声震动,空气都产生了极强的震荡力,天空与刀气的摩擦中闪砾着光芒。
    他正要转身回到栅栏那里去,但是已经晚了:他听到背后有狗在狂叫。从房子那边,有一条大狗顺着落满枯叶的小道,向他猛扑过来,可怕的汪汪声震荡着整个花园。

    汉字详情

    zhèn [zhen]
    部首: 802
    笔画: 15
    五笔: FDFE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BMMV
    四角: 102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雨,辰声。雷、雨常常并作,故从雨。本义:雷,疾雷)

    (2) 同本义

    震,劈历振物者。——《说文》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春秋》。孔颖达疏:“ 何休云:震,雷也。电,霆也。”。

    (3) 又如:震震(雷、鼓、车、马等所发出的巨响);震厉(雷声);震霆(轰雷,响雷);震雷(响雷);震响(震雷似的响声)

    (4) 八卦之一。雷之象

    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易·说卦》。

    (5) 又如:震宫(东方);震方(震位,震维。东方);震区(东方)

    (6) 与天子有关 。如:震位(指东宫,即“太子之宫”);震宫(太子所住的宫殿);震业(帝王的事业);震储(皇储,太子)

    (7) 威势;威严

    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国语·周语上》

    畏君之震。——《左传·成公二年》。

    (8) 又如:震灼(威势极盛);震肃(因慑于威势而肃然)

    动词

    (1) 震动,物体自身动荡或使物体动荡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后汉书·张衡传》

    雷奔电泄,震天动地。——《水经注·河水》

    以类天之震曜杀戮也。——《汉书·刑法志》

    震惊朕师。——《书·舜典》

    余威震于殊俗。——汉· 贾谊《过秦论》

    内地为之震。——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震掉(颤动);震域(地震波及的范围);震裂(物体因受震动而裂开);震主之威(指人威势极为盛大,使君王畏忌不安)

    (3) 震惊;惊惧;使惊惧

    愿承闲而自察兮,心震悼而不敢。——《楚辞·九章·抽思》

    簿者数内大使以震其君。——《韩非子·八奸》

    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资治通鉴》。

    (4) 又如:震汗(因惊惧而颤抖出汗);震怖(惊恐);震悸(惊怖恐惧);震慑(震惧。形容极害怕)

    (5) 心动;激动

    若听乐而震,观美而眩,患莫甚焉。——《国语·周语下》。

    (6) 又如:震怜(动情怜恤)

    (7) 振兴;振奋

    莫不震叠。——《诗·周颂·时迈》

    滞久而不震,生乃不殖。——《国语》。

    (8) 又如:震奋(振作奋发);震发(奋发,奋起);震激(振作激发)

    (9) 怒

    震于廷。——《太玄·释》。范望注:“震,怒也。”。

    (10) 又如:震恚(大怒,盛怒);震扑(怒而攻打);震愤(大怒)

    (11) 地震

    八月丁酉,南宫极震。——《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震之所在。(地震所在的方位。)——《后汉书·张衡传》。

    (12) 又如:震中;震波;震级

    英文翻译

    shake, quake, tremor; excite

    方言集汇

    ◎ 粤语:zan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in3 zhin5 (zhin1) [宝安腔] zin3 [台湾四县腔] tsiin3 tsiin5 (zin1) [陆丰腔] zhin6 [沙头角腔] zun1 [客英字典] zhin3 [东莞腔] zin3 [梅县腔] zhin3 zhun1 [客语拼音字汇] zi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一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章刃眞A去聲開口三等眞Atɕĭĕncjinh/tjinn
    dàng [dang]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INR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ENH
    四角: 4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皿,从汤,汤亦声。本义:洗涤)

    (2) 同本义

    荡亡秦之毒螫。——班固《西都赋》

    (3) 动;摇动;震动

    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庄子·庚桑楚》

    天下不能荡也。——《荀子·劝学》

    以荡上心。——《吕氏春秋·季春纪》

    以其休止不荡也。——《淮南子·说山》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吴均《与朱元思书》

    波心荡,冷月无声。——宋· 姜夔《扬州慢》

    (4) 又如;荡突(冲撞);荡心(摇荡心神);荡摇(动摇);荡荡悠悠(摇荡、飘流的样子)

    (5) 清除

    荡平塞表。——曹操《表论田畴功》

    (6) 又如:荡风(两广的一种风俗。女婿在未见岳父岳母前,依俗饮一大杯酒。有荡除行路风寒之意);荡除(消灭)

    (7) 毁坏;破坏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杜甫《无家别》

    (8) 又如:荡产(破产,耗尽财产);荡散(消失;毁败);荡灭(毁灭;消灭)

    (9) 诱惑;迷惑 。如:荡心(惑乱心志);荡惑(迷惑)

    (10) 宽恕 。如:荡宥(宽恕;原谅)

    (11) 冲撞;冲杀;触碰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唐· 柳宗元《三戒》

    (12) 又如:荡突(冲撞。即唐突);荡析(游走离散)

    形容词

    (1) 放纵,放荡

    余心荡。——《左传·庄公四年》

    德荡者其行伪。——《淮南子·俶真》

    吉驭者耆酒,数逋荡。——《汉书·丙吉传》

    古之 狂也肆,今之狂也荡。——《论语·阳货》

    (2) 又如:荡荡(放纵邪僻);荡子(远行在外,流荡不归的男子;游荡放浪,不务正业的男子)

    (3) 平坦

    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 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坦荡;荡无高卑(地位平等,没有高低尊卑);荡荡(平坦、宽坦的样子)

    (5) 广阔

    荡荡洪水滔天。——《史记·五帝纪》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论语·泰伯》

    (6) 又如:荡漭(广阔无边貌);荡荡(广大的样子)

    名词

    (1) 浅水湖 。如:黄天荡

    (2) 积水长草的洼地 。如:芦苇荡;荡地;芦花荡;菱荡

    (3) 姓

    英文翻译

    pond, pool; wash away, cleanse

    方言集汇

    ◎ 粤语:dong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