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荡

zhèn dàng [ zhen dang]
繁体 振盪
注音 ㄓㄣˋ ㄉㄤ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振荡 zhèndàng

(1) 振动

vibration

(2) 电流的周期性变化

本机振荡
oscillation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见“ 振盪 ”。

引证解释

⒈ 见“振盪”。亦作“振荡”。震动,摇荡。

汉贾谊《鵩鸟赋》:“万物迴薄兮,振盪相转。”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
唐高适《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诗:“朔风忽振荡,昨夜寒螿啼。”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第二节:“本年十二月二日路易·拿坡仑的政变,振荡了整个的欧洲。”
曹禺《王昭君》第五幕:“苦伶仃低沉的男音在帐幕的昏暗中振荡,使人感到恐惧与不安。”

振荡的国语词典

振动摇荡。

振荡的网络释义

振荡

  • 振荡,指振动;震动。见汉 贾谊《鵩鸟赋》:“万物回薄兮,振荡相转。”
  • 振荡造句

    相位噪声是衡量振荡器的短期频率稳定度的重要指标,振荡器用于把不同的频率转换到中频。
    有时,交流线路的输电容量受到“稳态”条件下非阻尼振荡的限制。
    在对常见的振荡器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带有频率抖动功能的振荡器。
    为了使放大器能稳定工作,需要外加一定的相位补偿网络,以消除自激振荡。
    更进一步,控制器可以被耦合以接收对应于可变阻抗位准的控制信号,并响应于所述控制信号来控制耦合到混频器的本机振荡器。
    一个有趣的发现是,每个微电路可以自发地产生一种有节奏的活动,这被称为伽马振荡。
    本机由料斗、振荡室、联轴器、电机组成。
    用途用于超高频频率转换,负载振荡器,宽频放大。
    当电流超过限制值时,过负荷电流继电器自动保护振荡管和整流器,同时可以避免由不当操作所引起的频率漂移。
    本文指出相角及谐波对于工作路图之影响以解释何以实际上强力振荡器之效率,每较设计时所预测者较低。本文并述及增加振荡器板极效率之各种方法。
    这些模式的强度将不断增强一直到它们的增益达到与损耗相等的饱和水平,且稳态振荡占优势为止。
    通过分析差分负阻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得到电路结构和参数的优化方案。
    输出整流管能够自然换流,避免了反向恢复造成的电压振荡和电压尖峰。
    硬件的设计中涉及了各类之间的接口,计数器或寄存器与发光二极管的接口,以及直流稳压电源输出和振荡电路输出的接口。
    为瞭解花莲港港池的水面振荡现象,进行分析实测得到的台风风浪数据,以探讨其发生的机制。
    针对应用要求,设计了一个环形振荡器,分析了影响振荡频率精度、输出波形及噪声的因素,并设计了一个无电阻的亚阈值电流偏置电路。
    本文叙述了发生在单结晶体管二阶受迫振荡电路中的倍周期分岔,周期迭加分岔和混沌现象,并讨论了这些现象的发生机理。
    这就确凿地证实了振荡的本质是次光球层的低频声波本征模式。
    气泡脉冲的重复效应,会造成一种充满振荡波形的、无疑也是令人烦恼的反射记录。
    并对电磁振荡作用下,合金凝固组织的细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汉字详情

    zhèn [zhen]
    部首: 330
    笔画: 10
    五笔: RDFE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MMV
    四角: 51032

    详细解释

    (1) (形声。从手,辰声。本义:赈济;救济)

    (2) 同本义

    振,举救也。——《说文》

    振,救也。——《小尔雅·广言》

    三曰振穷。——《周礼·大司徒》

    踣弊不振。——《国语·周语》

    君子以振民育德。——《易·蛊》。

    (3) 又如:振恤(赈济);振贷(赈济);振业(救济之使有产业);振穷(救助困穷的人)

    (4) 挽救;救治

    智困于内而政乱于外,则忘不可振也。——《韩非子·五蠹》。

    (5) 又如:振理(救治);振除(救治)

    (6) 抖动;摇动

    振,动也。——《广雅·释诂一》

    举若振槁。——《史记·礼书》

    蛰虫始振。——《礼记·月令》

    六月莎鸡振羽。——《诗·豳风·七月》

    果敢而振。——《荀子·荣辱》

    必振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迁我如振落叶。——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振衣裳。——清· 方苞《左宗毅公逸事》

    (7) 又如:振玉(美玉受撞击震动的声音);振讯(抖动);振掉(动摇;震动);振董(振动);振落(谓叶将枯而震之使落);振摆(抖动)

    (8) 举起;挥动

    振长策而御宇内。——贾谊《过秦论》

    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李陵《答苏武书》。

    (9) 又如:振羽(鼓翅);振豪(竖起的细毛)

    (10) 通“震”。震憾;震惊

    被抑枉而自诬,事无苦而振慑者,怯人也。——《抱朴子·行品》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后汉书·张衡传》

    (11) 又

    振声激扬。

    振之以威怒。——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2) 又如:振主(臣下震动君主);振色(震怒变色);振怒(震怒);振恐(震惊;恐惧);振悚(震惊)

    (13) 整治,整顿

    蹶而不复振。——宋· 苏轼《教战守》。

    (16) 又如:振顿(振作);振举(振作;整顿);振矜(振作;自尊);振起(兴起;奋起)

    (17) 消除

    贤者死忠以振疑,百姓寓焉。——《管子》。

    (18) 又如:振耻(除去耻辱);振蛊(清除积弊)

    (19) 发出;生长

    木体实而花萼振。——刘勰《文心雕龙》

    英文翻译

    raise, excite, arouse a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zan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in3 [海陆丰腔] zhin3 tin1 [客英字典] zhin3 [宝安腔] zen3 [梅县腔] zhin3 [台湾四县腔] tsiin3 tin1 [陆丰腔] zhin6 [东莞腔] ze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側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tɕĭĕncjin/tjin
    dàng [dang]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INR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ENH
    四角: 4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皿,从汤,汤亦声。本义:洗涤)

    (2) 同本义

    荡亡秦之毒螫。——班固《西都赋》

    (3) 动;摇动;震动

    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庄子·庚桑楚》

    天下不能荡也。——《荀子·劝学》

    以荡上心。——《吕氏春秋·季春纪》

    以其休止不荡也。——《淮南子·说山》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吴均《与朱元思书》

    波心荡,冷月无声。——宋· 姜夔《扬州慢》

    (4) 又如;荡突(冲撞);荡心(摇荡心神);荡摇(动摇);荡荡悠悠(摇荡、飘流的样子)

    (5) 清除

    荡平塞表。——曹操《表论田畴功》

    (6) 又如:荡风(两广的一种风俗。女婿在未见岳父岳母前,依俗饮一大杯酒。有荡除行路风寒之意);荡除(消灭)

    (7) 毁坏;破坏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杜甫《无家别》

    (8) 又如:荡产(破产,耗尽财产);荡散(消失;毁败);荡灭(毁灭;消灭)

    (9) 诱惑;迷惑 。如:荡心(惑乱心志);荡惑(迷惑)

    (10) 宽恕 。如:荡宥(宽恕;原谅)

    (11) 冲撞;冲杀;触碰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唐· 柳宗元《三戒》

    (12) 又如:荡突(冲撞。即唐突);荡析(游走离散)

    形容词

    (1) 放纵,放荡

    余心荡。——《左传·庄公四年》

    德荡者其行伪。——《淮南子·俶真》

    吉驭者耆酒,数逋荡。——《汉书·丙吉传》

    古之 狂也肆,今之狂也荡。——《论语·阳货》

    (2) 又如:荡荡(放纵邪僻);荡子(远行在外,流荡不归的男子;游荡放浪,不务正业的男子)

    (3) 平坦

    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 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坦荡;荡无高卑(地位平等,没有高低尊卑);荡荡(平坦、宽坦的样子)

    (5) 广阔

    荡荡洪水滔天。——《史记·五帝纪》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论语·泰伯》

    (6) 又如:荡漭(广阔无边貌);荡荡(广大的样子)

    名词

    (1) 浅水湖 。如:黄天荡

    (2) 积水长草的洼地 。如:芦苇荡;荡地;芦花荡;菱荡

    (3) 姓

    英文翻译

    pond, pool; wash away, cleanse

    方言集汇

    ◎ 粤语:dong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