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万钧

léi tíng wàn jūn [ lei ting wan jun]
繁体 雷霆萬鈞
注音 ㄌㄟˊ ㄊ一ㄥˊ ㄨㄢˋ ㄩㄣ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雷霆万钧 léitíng-wànjūn

(1) 汉·贾山《至言》:“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比喻无可抗拒的强大威力

as powerful as a thunderbolt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贾山传》:“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

成语辨析

霆;不能写作“廷”;钧;不能写作“均”。

成语用法

雷霆万钧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形容力量强大。

引证解释

⒈ 后用“雷霆万钧”比喻威猛之势,势不可挡。

《汉书·贾山传》:“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
宋杨万里《范公亭记》:“当公伏閤以死争天下大事,雷霆万钧,不栗不折,视大吏能回天却月者蔑如也。”
刘白羽《长江三日·十一月十八日》:“你可想像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撞得个粉碎。”

雷霆万钧的国语词典

语本《汉书.卷五一.贾山传》:「雷霆之所击,无不催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后比喻威力强大,无法抗拒。

如:「我军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歼灭敌人。」

雷霆万钧的网络释义

雷霆万钧

  • 《雷霆万钧》是由彼得·海姆斯 执导的奇幻动作惊悚片,由爱德华·伯恩斯、本·金斯利等主演。于2005年8月26日在西班牙上映。
  • 影片根据雷·布莱德伯里的科幻短篇名著改编而成,讲述了返回到白垩纪打猎的时间旅行者踩死了一只远古世界的蝴蝶,从而改变了人类现在的历史的故事。
  • 雷霆万钧 (汉语成语)

  • 雷霆万钧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éi tíng wàn jūn,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 雷霆万钧的翻译

    俄语: мощный <неудержимо>

    雷霆万钧造句

    非洲各国人民反种族歧视的呼声,势如雷霆万钧,不可阻挡。
    我军挟雷霆万钧之势,一举就攻破敌方阵地。
    拳王出手一击,果然雷霆万钧,对手应声倒下。
    长江以雷霆万钧之势,咆哮而下,滚滚东流,昼夜不息。
    我军以雷霆万钧之势给敌军以沉重的打击。
    刚一进入峡谷,飞驰而下的瀑布如雷霆万钧,震耳欲聋。
    我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向敌人发起了猛烈进攻。
    水坝闸门一开,霎时飞瀑怒泻,雷霆万钧。
    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雷霆万钧之势,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我不知道我们是否能抵挡得住那雷霆万钧般的进攻。
    中国的振兴和发展,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世界。
    站在这巨大的旧火车头旁边,还可以感受到当年它那雷霆万钧、风驰电掣的气势。
    奔跑如风驰电掣,咆哮如雷霆万钧,它们就是一直被奉为"百兽之王"的老虎。
    中国有雷霆万钧的事后查处,足以保证危机事件的及时处置。
    外来的民主浪潮雷霆万钧,终于击溃了中国传统守旧的帝王思想。
    不知疲倦的奔跑、及时的分球、雷霆万钧的远射,生姜头在绿茵场上堪称一位全能王。
    现在他们和其他无数游客一样,一面拍照,一面惊叹这着名瀑布雷霆万钧的力量。
    唯独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世界。
    将强兵精,敢打敢拼,善于攻坚,战法雷霆万钧,攻必克。
    此马屁一出,雷霆万钧,以致马屁大王韦小宝骨头都酥了。

    汉字详情

    部首: 802
    笔画: 13
    五笔: GPIL

    英文翻译

    thunder
    tíng [ting]
    部首: 802
    笔画: 14
    五笔: FTFP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BNKG
    四角: 104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雨,廷声。“霆、電”实同一词,后来岐为二义,其声曰霆,其光曰電。轻雷或无电,疾雷必有电,故霆的本义:为疾雷,为霹雳)

    (2) 同本义

    霆,雷余声也——《说文》

    疾雷为霆。——《尔雅·释天》

    如雷如霆。——《诗·大雅·常武》

    若疾霆转雷而激迅风也。——《文选·张衡·东京赋》

    畏之如雷霆。——《左传·襄公十四年》

    千雷万霆。——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霆激(雷霆激发。形容来势凶猛;比喻迅速快捷);霆击(快速攻击,如雷霆一般迅疾)

    (4) 闪电

    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淮南子》

    动词

    震动

    天冬雷,地冬霆,草木夏落而秋荣。——《管子》。尹知章注:“霆,震。”

    英文翻译

    a sudden peal of thunder

    方言集汇

    ◎ 粤语:ti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in2 [客英字典] tin2 [客语拼音字汇] tin2 [梅县腔] tin2 [台湾四县腔] tin2 [陆丰腔] tin3 [宝安腔] t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特丁青開平聲開口四等dengdʰieŋ
    wàn,mò [wan,mo]
    部首: 105
    笔画: 3
    五笔: DNV
    仓颉: MS
    四角: 10227

    详细解释

    wàn

    名词

    (1) (形声。“萬”,甲骨文呈蝎子形。本义:蝎)

    (2) 虫名。蝎。

    万,虫也。——《说文》

    (3) 千的十倍;十个一千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唐· 元稹《遣悲怀》

    (4) 又如:万寿(称皇帝、皇后的生日);万劫(即万世。形容极长的时间);万井(古代以地方一里为一井,万井即一万平方里);万夫(万人);万户(一万户);万户侯(食邑万户之侯);万顷(百万亩。百亩为一顷)

    (5) 古代的一种舞名 。如:万舞(古代的舞名。先是武舞,舞者手拿兵器;后是文舞,舞者手拿鸟羽和乐器。亦泛指舞蹈)

    (6) 古州名

    (7) 南朝梁大同二年置。治所在石城(今四川省达县)

    (8) 唐贞观八年改浦州置。治所在南浦(今四川省万县市)

    (9) 明洪武元年置。治所在万安(今广东省万宁县)

    (10) 县名 。在四川省东部长江北岸。三国吴置羊渠县,蜀汉改南浦县,元入万州,明改万县

    (11) 倍

    悲苦之怀,必万常人。——宋· 苏轼《与滕达道二十三首》

    (12) 姓

    形容词

    (1) 极言其多

    高万仞。——《列子·汤问》

    万里赴戎机。——《乐府诗集·木兰诗》

    一片孤城万仞山。——唐· 王之涣《凉州词》

    千朵万朵压枝低。——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 又如:万几(指全国政务);万人敌(能敌万人的兵法或谋略);万生院(动物园);万乘(万辆马车);万机(万几);万仞(形容极高);万年草料(骂人话。饮食寿命);万国(各方诸侯。引申为全国各地;天下);万寿圣节(皇帝的生日);万剐凌迟(剐刑。将人断肢割喉,剔肉离骨);万乘之躯(指天子;帝王)

    (3) 极言各不相同

    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 韩愈《荐士》

    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4) 又如:万化(各种变化);万劫(种种灾难);万殊(各不相同。亦指各种不同的现象、事物)

    副词

    (1) 绝对;一定 。如:万无(绝无)

    (2) 另见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ten thousand; innumerable

    方言集汇

    ◎ 粤语:maan6 mak6
    ◎ 客家话:[梅县腔] wan5 [台湾四县腔] wan5 [海陆丰腔] wan6 [客英字典] van5
    ◎ 潮州话:bhuang7(būang 旧时:būan) mog8(mô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五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無販元合去聲合口三等mĭwɐnmyanh/mvann
    jūn [jun]
    部首: 506
    笔画: 9
    五笔: QQU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PPIM
    四角: 877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匀声。本义: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2) 同本义

    钧,三十斤也。——《说文》

    入钧金。——《周礼·大司寇》

    钧衡石。——《礼记·月令》

    颜高之弓六钧。——《左传·定公八年》

    吾力足以举百钧。——《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钧衡(钧和衡都是量物的工具,因借为评量人才之意);千钧一发;雷霆万钧;钧石(钧和石。四钧为石);钧金(三十斤铜);钧分(一钧半,合四十五斤)

    (4) 制陶器所用的转轮

    独化于陶钧之上。——《史记·邹阳传》。索隐:“范也。”

    陶家名模下圆转者为钧。——《汉书》注

    大钧播物。——《汉书·贾谊传》

    钧旋毂转。——《淮南子·原道》

    (5) 又如:钧甄(钧和甄。都是制陶用的转轮)

    (6) 调节乐音的标准 。如:钧容直(钧容班。宋代宫廷仪仗 中的乐队);钧天广乐(钧天。神话传说中指天上的音乐)

    (7) 喻国政 。如:钧枢(执掌国政的人)

    (8) 乐调 。如:钧球(乐调和谐的玉磬)

    形容词

    (1) 你的,你们的,或与你、你们有关的 ——旧时的敬词,对尊长或上级用。如:钧座(书函公文中对行政尊长的敬称。也称“钧席”);钧眷(尊称别人的眷属);钧旨(尊称上司的命令);钧鉴(敬称。明察;详察)

    (2) 通“均”。相同;相等;均衡;均匀

    其罪惟钧。——《书·吕刑》

    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诗·大雅·行苇》

    钧是人也。——《孟子·告子上》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庄子·齐物论》

    善均从众。——《左传·成公六年》

    钧则曰左右均。——《礼记·投壶》注:“等也。”

    夫名异则实殊,质同则称钧。——《论衡·实知》

    (3) 又如:钧平(均等,相等);钧等(均等);钧德(功德相同);钧谐(均衡和谐)

    (4) 纯一 。如:钧驷(毛色纯一的驷马)

    英文翻译

    unit of measure equivalent to thirty catties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