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耜

lěi sì [ lei si]
注音 ㄌㄟˇ ㄙˋ

词语释义

耒耜 lěisì

(1) 古代一种像犁的翻土农具。耜用于起土。耒是耜上的弯木柄。也用做农具的统称

ploughs and plowshares

词语解释

  1. 古代耕地翻土的农具。耒是耒耜的柄,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 郑玄 注:“耒,耜之上曲也。”

  2. 农具的总称。

    《孟子·滕文公上》:“ 陈良 之徒 陈相 ,与其弟 辛 ,负耒耜而自 宋 之 滕 。” 清 谭嗣同 《仁学》三六:“敌既压境,始起而夺其农民之耒耜,强易以未尝闻之后膛枪礮,使执以御敌,不聚歼其兵而馈械於敌,夫将焉往?”一说耒、耜为两种农具。参阅 徐中舒 《耒耜考》。

  3. 借指耕种。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国家丁口连四海,岂无农夫亲耒耜。” 明 宋濂 《单氏先茔碑铭》:“ 单氏 世以耒耜书诗为业。”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耕地翻土的农具。耒是耒耜的柄,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
郑玄注:“耒,耜之上曲也。”

⒉ 农具的总称。一说耒、耜为两种农具。参阅徐中舒《耒耜考》。

《孟子·滕文公上》:“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
清谭嗣同《仁学》三六:“敌既压境,始起而夺其农民之耒耜,强易以未尝闻之后膛枪礮,使执以御敌,不聚歼其兵而馈械於敌,夫将焉往?”

⒊ 借指耕种。

唐韩愈《寄卢仝》诗:“国家丁口连四海,岂无农夫亲耒耜。”
明宋濂《单氏先茔碑铭》:“单氏世以耒耜书诗为业。”

耒耜的国语词典

翻土所用的农具。耒为其柄,耜为其刃。

耒耜的网络释义

耒耜

  • 耒耜 (lěi sì) 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农具, 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翻整土地、播种庄稼。后来,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人们又将耒耜发展成犁。“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耒耜的发明证明我国古代对于农业生产工具的重视, 也反映了当时农学水平的提高。耒耜耒是耒耜的柄, 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耒是一根尖头木棍加上一段短横梁。使用时把尖头插入土壤, 然后用脚踩横梁使木棍深入, 然后翻出。
  • 耒耜的翻译

    英语: plow

    耒耜造句

    炎帝神农氏曾在此尝百谷、制耒耜、兴稼穑。
    神农氏大喜,便将所结谷子收集起来,带到部族里教给族人们种植之术,又发明了锄头、耒耜等工具和九井相连的灌溉之术使得耕作大为简单。
    炎帝断木为耒耜,揉木为耨,始教天下种五谷,故号为神农也!
    一进村口,前面是一间陋劣的草屋,耒耜家什都乱放在院子里。
    这大大地激励了烈山氏,他于是带领族人伐掉树木,割掉野草,根据天时之宜,分地之利作木耒、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
    我正在修理耒耜,为明年的耕种做好准备。
    耒耜是其弓弩,杷是其矛戟,簦笠是其兜鍪,斧是其攻具。
    中华文明最著名的有关农耕的传说,当属人文始祖之一的神农氏了,相传他种五谷以为民食,制作耒耜以利耕耘,是中国农业的鼻祖。
    不须兵器,可以守国。耒耜是其弓弩,杷是其矛戟,簦笠是其兜鍪,镰斧是其攻具。
    耒耜耕具!农业发展的初期,以耜耕为主,玩家需自行制作出耒耜等工具,木制为耒,石制骨制为耜,这类工具的主要作用是翻土。
    值岁凶旱,艾为区种,身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
    湖畔肥沃的土地上,在锸头、耒耜的交响中,农人们又开始了一年之计的忙碌。

    汉字详情

    lěi [lei]
    部首: 601
    笔画: 6
    五笔: DII
    五行:
    仓颉: QD
    四角: 509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耒”是汉字部首之一,从“耒”的字,与原始农具或耕作有关。本义: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同本义

    耒,手耕曲木也。——《说文》

    天子亲载耒耜。——《礼记·月令》。注:“耒耜之上曲也。”

    耒耨之所刺。——《庄子·胠箧》。李注:“耜柄也,犁也。”

    耜其柄,耜其刃。——《后汉书·章帝纪》

    身执耒臿。——《韩非子·五蠹》

    (2) 又如:耒耨(耕耘用的农器。指犁锄)。亦指耜的木曲柄。又如:耒耜

    英文翻译

    handle of plow; plow; rad. 127

    方言集汇

    ◎ 粤语:leoi6 lo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oi3 [宝安腔] loi3 [台湾四县腔] loi3 [客英字典] loi3 [梅县腔] loi3 [客语拼音字汇] lo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力軌脂A合上聲合口三等脂Alyix/lviilwi
    [si]
    部首: 601
    笔画: 11
    五笔: DINN
    五行:
    仓颉: QDRLR
    四角: 5797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耒,以声。耒( lěi),翻土的工具。本义:古代农具名,耒耜的主要部件,似锹) 耒下端铲土的部分,装在犁上,用以翻土

    字亦作耜。

    耜,来下剌臿也。古以木为之,后世以金。——《六书故》

    斵木为耜。——《易·系辞》

    禹亲自操耜。——《庄子·天下》

    古者剡耜而耕。——《淮南子·泛率》

    脩来耜。——《礼记·月令》

    (2) 民无悬耜,野无奥草。——《国语·周语中》。 韦昭注:“入土曰耜,耜柄曰耒。”

    动词

    引申为以耜铲土

    薙氏掌杀草…冬日至而耜之。——《周礼·薙氏》

    英文翻译

    spade-shaped tool; plow

    方言集汇

    ◎ 粤语:z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i5 si5 [客语拼音字汇] si4 [台湾四县腔] sii5 si5 [客英字典] sii5 cih5 [梅县腔] se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詳里上聲開口三等zsix/sziioz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