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

gé bì [ ge bi]
注音 ㄍㄜˊ ㄅ一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隔壁 gébì

(1) 分成隔间的竖直墙壁;在船上分成隔舱的壁

bulkhead

(2) 左右两边相连的屋子或人家

他就住在我家隔壁
the next door

词语解释

  1. 一墙之隔。

    《宋书·范晔传》:“ 曄 在狱,与 综 ( 谢综 )及 熙先 ( 孔熙先 )异处,乃称疾求移考堂,欲近 综 等。见听,与 综 等果得隔壁。”

  2. 指邻居。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那坐的所在,与隔壁人家窗口相对,只隔得一个小天井。” 巴金 《灭亡》第五章:“隔壁人家的挂钟响了起来,清清楚楚地敲了七下。”

引证解释

⒈ 一墙之隔。

《宋书·范晔传》:“曄在狱,与综(谢综 )及熙先(孔熙先 )异处,乃称疾求移考堂,欲近综等。见听,与综等果得隔壁。”

⒉ 指邻居。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那坐的所在,与隔壁人家窗口相对,只隔得一个小天井。”
巴金《灭亡》第五章:“隔壁人家的挂钟响了起来,清清楚楚地敲了七下。”

隔壁的国语词典

一墙之隔,毗连。

隔壁的网络释义

隔壁

  • (1) 分成隔间的竖直墙壁;在船上分成隔舱的壁,(2) 左右两边相连的屋子或人家。
  • 隔壁的翻译

    英语: next door, neighbor
    德语: nebenan; beim Nachbarn
    法语: voisin, (à la)​ porte d'à côté

    隔壁造句

    隔壁新开了一家饼屋,生意好极了。
    隔壁那家的狗简直是我的眼中钉,它总是叫个不停!
    这家伙混入小英家准备行劫之时,突然隔壁的黄叔叔来了,他惊慌失措地逃跑了。
    这次的躲避球赛,隔壁班被我们班打得落花流水。
    隔壁的李叔叔宁可不拿奖金也不加班。
    隔壁张大爷,通达事理,老谋深算,是我们村出名的“诸葛亮”。
    后来看完后就按照书中说明的方法试着追求了隔壁班的女生,结果成功了。
    妈妈不在家,隔壁的阿姨替我先垫付了这个月的电费。
    王医生就住在隔壁,去看病不用超过五分鐘,真是近水楼台。
    窗帘遮住了星光,屋子里漆黑而寂静,一些隐约的笑声在空气中轻轻飘荡,象是神秘的预言。隔壁的婴儿突然夜哭,哭声若断若续,象征着人类最初的苦难。
    突然从隔壁传来一阵尖锐的声音。
    终于可以回家了。我的脚步不由加快,最后竟然是一路小跑,我几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想要喊出声来。平日里感觉不怎么好的街道,今天似乎感觉特别亲切;隔壁那只懒猫被也我吓了一跳,赶紧跳开,远远的好奇的看着我。
    隔壁的小强考上清华大学,他爷爷得知后大喜过望,马上奖励他一台电脑。
    小明把隔壁班级的学生打流血了,老师打电话给他的家长,可是他的家长不以为然,像没有这会事儿似的。
    半夜传来河东狮吼,一定是隔壁老王又招惹太太生气了。
    我的隔壁总是半夜三更搞乐器,吵得附近是鸡犬不宁。
    隔壁化工厂的废水源源不断地排放到校园里,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实在叫人忍无可忍。
    因为是近水楼台,他很快地就请来住隔壁的电脑技师来帮他修电脑。
    隔壁的老王早已腰缠万贯,但生活依然十分节俭。
    在我家隔壁有一家生意挺红火的餐馆。

    汉字详情

    [ge]
    部首: 212
    笔画: 12
    五笔: BGKH
    五行:
    仓颉: NLMRB
    四角: 71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阜,鬲( )声。从“阜”,表示与地势高低上下有关。本义:阻隔、遮断)

    (2) 同本义

    隔,障也。——《说文》

    右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文选·张衡·西京赋》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把一间房隔成两间;隔越(阻隔,隔绝);隔碍(阻隔。即隔越)

    (4) 间隔;距离

    隔了七八年,虽模样儿出脱的齐整,然大段未改,所以认得。——《红楼梦》

    (5) 又如:隔涉(远隔);隔三差五(每隔不长;时常);隔岸(河的对岸);隔了这么多天

    (6) 隔绝;断绝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 不相合

    至于士庶贵贱之隔,俗以为常。——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8) 抑制

    核小者,曰“益智”,含之隔涎秽。——《齐民要术》引《广志》

    (9) 别离 。如:隔违(分别;离别)

    (10) 通“击”( )。打,敲打

    拮隔鸣球,掉八列之舞。——《汉书·扬雄传下》

    名词

    (1) 界限

    褒贬不甚明,得失无大隔。——唐· 魏玄同《请吏部各择寮属疏》

    (2) 格子

    走了进去,三间花厅,隔子中间,悬着斑竹帘。——《儒林外史》

    (3) 通“膈”。膈膜

    脾生隔,肺生骨。——《管子·水地》

    英文翻译

    separate, parti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gaa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k7 [台湾四县腔] gak7 [沙头角腔] gak7 [客英字典] gak7 [东莞腔] gak7 [宝安腔] gak7 [客语拼音字汇] gag5 [梅县腔] gak7 [陆丰腔] gak7
    ◎ 潮州话:gê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一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核麥開入聲開口二等krek/kaekkæk
    [bi]
    部首: 334
    笔画: 16
    五笔: NKU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SJG
    四角: 70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辟声。本义:墙壁)

    (2) 同本义

    壁,垣也。——《说文》

    壁亦土也。——《风俗通》

    观壁垒于北落兮。——张衡《思玄赋》

    家徒四壁立。——《汉书·司马相如传》

    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壁有耳(指机密容易泄露,说话不可不慎。同“隔墙有耳”);壁中书(汉武帝时,鲁恭王为扩建其宫室而坏孔子故居,在夹壁墙中得古文《尚书》、《礼记》、《春秋》、《论语》、《孝经》等,凡数十卷,都是周时的古文写的,晋人称为科斗文。今《说文》中所收古文,大部分是依据壁中书);壁观(面壁;又指一意禅观,心如墙壁,一切妄想不能侵入)

    (4) 物体、身体或生物体等的外围结构的物质层 。如:试管内壁;肌壁;腹壁;细胞壁

    (5) 军营;军营的围墙

    及楚击 秦,诸将皆从壁上观。——《史记·项羽本纪》

    帝(刘邦)晨驰入 韩信、 张耳壁,夺之军。—— 汉· 班固《高帝纪上》

    (6) 又如:壁死(死于营垒之中);壁门(军营大门)

    (7) 陡峭的山崖

    山四面峭壁拔起。——明· 刘基《苦斋记》

    (8) 又如:绝壁;峭壁;壁立千仞(形容山崖陡峻)

    (9) 二十八宿之一,是北方七宿之一

    (10) 边,面

    一壁道与红娘:看哥哥行问汤药去也。——元· 王实甫《西厢记》

    (11) 又如:壁厢(边,旁)

    动词

    驻扎

    魏王恐,使人出 晋鄙,留军壁 邺。——《史记·魏公子列传》

    英文翻译

    partition wall; walls of a house

    方言集汇

    ◎ 粤语:bek3 bik1 bik3
    ◎ 客家话:[陆丰腔] biak7 [梅县腔] biak7 [东莞腔] biak7 [客英字典] biak7 [台湾四县腔] biak7 [客语拼音字汇] biag5 [海陆丰腔] biak7 [沙头角腔] biak7 [宝安腔] biak7
    ◎ 潮州话:bi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北激錫開入聲開口四等piekp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