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罪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得罪了人,向人道歉。
《红楼梦》第二八回:“ 冯紫英 和 蒋玉函 等还问他原故, 云儿 便告诉了出来, 蒋玉函 忙起身陪罪。” 巴金 《春》十五:“二弟,我劝你还是去见见三爸,向他说两句陪罪的话。” 丁玲 《韦护》第二章:“他将他的大的满的皮包向桌上一掼,转脸向 丽嘉 笑道:‘还生气吗,小姐? 韦护 今天特来陪罪。’”
引证解释
⒈ 得罪了人,向人道歉。
引《红楼梦》第二八回:“冯紫英和蒋玉函等还问他原故, 云儿便告诉了出来, 蒋玉函忙起身陪罪。”
巴金《春》十五:“二弟,我劝你还是去见见三爸,向他说两句陪罪的话。”
丁玲《韦护》第二章:“他将他的大的满的皮包向桌上一掼,转脸向丽嘉笑道:‘还生气吗,小姐? 韦护今天特来陪罪。’”
陪罪的国语词典
向人认罪道歉。《红楼梦.第二八回》:「蒋玉菡忙起身陪罪。众人都道:『不知者不作罪。』」也作「赔罪」。
陪罪的翻译
陪罪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
),咅( )声。左耳旁为“阜”的变形。阜,土山。本义:重叠的土堆)(2) 同本义
陪,重土也。——《说文》。朱骏声通训:“按,重阜也,所谓再成邱也。”
分之土田陪敦,陪犹山也。——《左传·定公四年》。注:“增也。”
(3) 辅佐之臣,公卿之臣
陪臣也。——《广雅》
(4) 又如:陪贰(副手,助手);陪推(以推官出任主考官的副官)
动词
(1) 伴随,陪伴
以无陪无卿。——《诗·大雅·荡》。传:“无陪贰也。”
自称曰陪臣某。——《礼记·曲礼》。注:“重也。”
陪臣敢辞。——《左传·僖公十二年》。注:“重也。诸侯之臣于天子故曰陪臣。”
士有陪乘。——《国语·鲁语》。注:“犹重也。”
行则陪乘。——《周礼·齐右》
(2) 又如:奉陪(敬辞,陪伴);陪位(在席位上奉陪);陪京(陪侍京都,陪都);陪乘(伴随主车的车子);陪床的(陪房,随嫁仆婢);陪花(陪酒女郎);陪奉(陪同侍奉)
(3) 增加
飱有陪鼎。——《左传·昭公五年》。注:“陪,加也。”
(4) 又如:陪敦(增厚);陪鼎(增加的食鼎。鼎,古代用来盛食物的器具)
(5) 辅佐;帮助
秉德以陪朕。——《汉书·文帝纪》
(6) 又如:陪堂(帮闲,帮人做事的食客)
(7) 同“赔”。赔偿,偿还
在放牧处相觝,请陪半价。——唐· 白居易《判题》
(8) 又如:陪告(赔话,解释说明)
(9) 通“倍”。违背
尔德不明,以无陪无侧。——《韩诗外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ui2 poi2 [陆丰腔] pui5 [海陆丰腔] poi2 boi2 [梅县腔] pi2 pui2 [客语拼音字汇] pi2 pui2 [台湾四县腔] pi2 poi2 boi2 [宝安腔] pui2 [客英字典] pui2 [东莞腔] pu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裴 | 薄回 | 並 | 灰 | 平聲 | 灰 | 合口一等 | 灰 | 蟹 | buai/buoi | bʰuɒ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辛,从自,言罪人蹙鼻苦辛之忧,自亦声。本义:作恶或犯法的行为)
(2) 同本义
辠,犯法也。——《说文》。秦以辠似皇字,改用罪。
辜辟戾辠也。经传皆以罪为之。——《尔雅》
畏此罪罟。——《诗·小雅·小明》
君子以赦过宥罪。——《易·解卦象下传》
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荀子·王制》
离桓之罪。——《国语·晋语》
或闻无罪。——《史记·陈涉世家》
恶不忍闻,罪不容诛。——《汉书》
治臣之罪。——诸葛亮《出师表》
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 又如:罪首(罪魁祸首);罪失(罪愆和过失);罪眚(罪愆,罪过);罪瑕(罪愆);罪祸(罪愆);罪累(罪过);罪悔(罪过);罪殃(罪过);罪辜(罪咎);罪衅(罪行;过恶);罪例(犯罪的案例)
(4) 罪人
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书·牧誓》
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5) 又如:罪囚(罪犯);罪孥(罪犯的家属);罪徒(服刑的囚犯);罪疾(邪恶的罪人);罪脑(罪首);罪隶(古时罪人家属之男性没入官府为奴者)
(6) 过失;错误
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孙丑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
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问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7) 又如:罪诟(过错;诟病);罪失(罪愆和过失);罪负(过失)
(8) 苦难;祸殃 。如:受罪;罪殃(祸殃);罪逆(罪孽);罪疾(灾祸);罪恼(罪孽烦恼);罪障(佛教罪孽能障碍诸善,故称“罪障”);罪苦(佛教语。苦难。因为罪孽而蒙受苦难)
(9) 刑罚
墨罪五百,劓罪五百…杀罪五百。——《汉书·刑法志》
(10) 捕鱼竹网
罪,捕鱼器——《字汇补》
动词
(1) 归罪于
禹、 汤罪己,其兴也悖焉。——《左传·庄公十一年》
朕若罪宗宪,后日谁肯为国家任事?——明· 孙高亮《于谦全传》
(2) 又如:不罪(不怪罪;不归罪于);罪己(把罪咎归于自己);罪谴(罪责);罪坐(归罪;连坐)
(3) 惩罚;治罪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变亦可乎?——《韩非子·五蠹》
乃劝种麦,无或失时,行罪无疑。——《吕氏春秋》。高诱注:“罪,罚也。”
宗宪无以罪。——《明史》
(4) 又如:罪人不孥(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罪法(罪罚);罪辱(处罚折辱);罪律(治罪的律条)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ui5 [梅县腔] cui5 [沙头角腔] cui5 [东莞腔] cui3 [海陆丰腔] cui6 [陆丰腔] cui6 [宝安腔] cui3 [客英字典] cui5 [客语拼音字汇] cui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辠 | 徂賄 | 從 | 灰 | 上聲 | 賄 | 合口一等 | 灰 | 蟹 | zuaix/dzuoj | dzʰuɒ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