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歉

zhì qiàn [zhi qian]
注音 ㄓˋ ㄑㄧㄢˋ

词语释义

表示歉意。

致歉的国语词典

表示歉意。

如:「我为昨日的鲁莽行为,向你致歉。」

致歉的翻译

英语: toapologize,toexpressregret
德语: sichöffentlichfüretw.entschudigen(V),sichentschuldigen(höflichundförmich)(V)
法语: s'excuser,exprimerdesregrets

致歉造句

第二天,羿早早的过来看望涉比尸,并一再致歉昨日醉酒少陪之过。
我的意思是,我们没有看到戏剧界和电视节的领导要求查理卓别林进行全国性的致歉,并指责他的不负责任和自私。
我们给她寄去一封致歉信。
前辈言出如山,晚辈不胜敬服,待日后晚辈事了,一定去贵帮致歉!
那我写封致歉信,您什么时候再来爱丁堡,免费住我们这里。
据此,“花里花店”官方微博发表致歉声明称,因情人节当天运单量较大,不少消费者的花盒被积压在快递公司。
杰克逊为其称之为“伤害性言论”致歉。
前日,李秉宪针对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桃色纠纷勒索案件公开致歉,并手写道歉信,称此次事件都是自己的过错,感到很后悔,并向妻子李珉廷致歉。
对农民来说,在田间施下配量最合理的种子、化肥、杀虫剂和水,既有可能获得一个好的收成,也有可能导致歉收。
邮局表示将尽快将这些信件重新投递给收信人,并将附上一封邮局的致歉信。
法就乌云其木格在巴黎遇袭致歉,全国人大常委会。
用个宽带惹来满肚子火针对用户投诉,广州移动致歉,长城宽带承诺改进服务。
有一种勇气叫知错能改,有一种美丽叫请求原谅,有一种快乐叫雨过天晴,有一种朋友叫相互信任,有一种短信叫真诚致歉,请你原谅我的过失,风雨过后,我们会走得更近。
无心犯错,惹你不快;纯属意外,请你谅解;内心后悔,真诚致歉;望你接受,给我机会。对不起,原谅我的错,回我身边,莫要生气!
一座皆惊,笑钱迂腐,陶则尊钱为君子,翌日还专门向他致歉。
上个月,在老特拉福德与曼联的比赛后,温格收到了致歉信。
奥德利夫人到家时累极了,她在餐桌上致歉早退,立刻回到她的化妆室去了,她的贴身侍女菲比?马克斯陪伴着她。
史姑娘,千岁爷饮酒过度,略感不适,恐怕不得前来与姑娘一见,特命在下前来致歉,还望您宽宥、谅解!
为阁下带来不便之处,我司谨此致歉诚盼贵我两司于不久的将来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美廉美就“秒杀”促销致歉,秒杀。

汉字详情

zhì [zhi]
部首: 621
笔画: 10
五笔: GCF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GOK
四角: 181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本义

致,送诣也。——《说文》

君子以致命遂志。——《易·象下传》

远莫致之。——《诗·卫风·竹竿》

卿致馆。——《诗·卫风·聘礼》

殷人既葬而致事。——《仪礼·曾子问》

远方莫不致其珍。——《荀子·解蔽》

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史记·李将军列传》

致敬亭于幕府。——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致电上海。——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致聘(送交定亲礼品)

(3) 招引;招致

致天下之士。——汉· 贾谊《过秦论》

致食客三千人。(致,招致,招徕。)——《史记·魏公子列传》

不可屈致。——《三国志·诸葛亮传》

今宜厚待刘禅,以致 孙休。——《三国演义》

致孤危托落。(致,招致,造成。)——清· 袁枚《祭妹文》

致此疾困。——《明史》

(4) 又如:导致(引起);致病;致残;致人(招致人才);致士(招引贤士);致聘(征聘)

(5) 造成;导致

何意致不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致负诚托。——唐· 李朝威《柳毅传》

致孤危托落。——清· 袁枚《祭妹文》

致郁郁死。——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又如:致得(致使)

(7) 求取;获得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致,弄到、取得,这里指买到。动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无以致疑。——清· 刘开《问说》

致一己之能。——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数数百金。——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致知格物(获得知识在于研究事物);致效(效力);致养(得到养育)

(9) 表达

妇前致问。——唐· 杜甫《石壕吏》

致殷勤之意。——《资治通鉴》

(10) 又如:致诚(表达诚挚的情意);致精(显示精巧)

(11) 奉献;献纳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论语》

(12) 又如:致君泽民(为皇帝效力,为百姓造福);致身(原指献身。后用作出仕之典);致福(古代臣子祭祀后,将祭肉奉献给国君,表示为君王和国家添福)

(13) 转告;回报

荆轲遂见太子,言 田光己死,致 光之言。——《史记》

(14) 又如:致事(上报施政情况)

(15) 施加;施行

君子以折狱致刑。——《易·丰》

我乃明致天罚。——《书·多士》

(16) 又如:致化(施行教化);致罚(施加惩罚);致礼(向人施礼)

(17) 归还;交还

惟臣寻事,自致房陵、上庸,而复乞身自放于外。——《三国演义》

(18) 又如:致政(致仕);致仕(辞去官职);致位(辞去职位)

(19) 放置 。如:致之度外(置之度外);致之死地而后生(兵家用语。将军队置于绝境,则将士必为求生而殊死战斗)

(20) 集中心、力于某一方面 。如:致功(把精力和功夫专用于某一方面);致一(专一);致志(集中注意力);致思(集中心思于某一方面);致意(关注;集中心思)

(21) 通“至”。到达

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庄子·外物》

卒先致缘陵。——《管子·大匡》

(22) 又

邢君出致于 齐。

副词

(1) 通“至”。极,尽

致赏则匮。——《管子·君臣下》

致忠信。——《荀子·君道》

致思于天文。——《后汉书·张衡传》

(2) 又如:致曲(尽力研究细微的事理)

名词

(1) 情趣;兴致

干还,称 瑜雅量高致。——《三国志》

无穷逸致。——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有致(富有情趣);别致;景致;致度(神采风度)

(3) 书卷,契据

献田宅者操书致。——《礼记·曲礼》

形容词

(1) 结构上细密

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礼记·月令》

(2) 又如:精致(精巧细致);密致(结构紧密;致密)

(3) 周密

德产之致也精微。——《礼记·礼器》

桉其狱,皆文致不可得反。——《汉书·严延年传》

(4) 又如:细致(精细周密)

英文翻译

send, deliver, present; cause

方言集汇

◎ 粤语:zi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i5 [客语拼音字汇] zi4 [梅县腔] zi5 [陆丰腔] zhi5 [客英字典] zhi5 [东莞腔] zi5 [宝安腔] zi5
◎ 潮州话:d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陟利脂B開去聲開口三等脂Btriih/tyhţi
qiàn [qian]
部首: 427
笔画: 14
五笔: UVOW
五行:
仓颉: TCNO
四角: 8728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欠,兼声。本义:吃不饱)

(2) 同本义

歉,食不满也。——《说文》

健儿立霜雪,腹歉衣裳单。——李商隐《行次西郊作诗》

(3) 收成不好

一谷不升曰歉。——《广雅》

(4) 又如:歉荒(歉收;灾荒);歉俭(荒歉);歉薄(收成微薄)

(5) 贫困 。如:歉弊(贫困);歉褊(贫困,不宽裕);歉迫(困厄,窘迫)

(6) 惭愧。对不住人的心情

俯仰谬恩方自歉。——王安石《酬吴季野见寄》

(7) 又如:抱歉(心中不安,觉着对不住别人);道歉;歉惜(遗憾与惋惜)

(8) 少;不足

歉,少也。——《广雅》

主信爱之则谨慎而歉。——《荀子·仲尼》

(9) 又如:歉绌(短缺、不足)

(10) 坏的,歹的 。如:歉人(坏人)

(11) 通“谦”。谦逊

主信爱之则谨慎而歉。——《荀子·仲尼》

英文翻译

deficient, lacking, insufficient

方言集汇

◎ 粤语:him3 hip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hiab6 kiab5 kiam4 [宝安腔] kiap7 hiap7 [客英字典] kiap7 [海陆丰腔] kiam1 kiap7 [东莞腔] kiam5 [台湾四县腔] kiam1 kiap7 [梅县腔] kiap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十一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簟上聲開口四等kʰiemkhemx/qe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