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阿鼻地獄
注音 ㄚ ㄅ一ˊ ㄉ一ˋ ㄩ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佛教指最深层的地狱,是犯了重罪的人死后灵魂永远受苦的地方。[阿鼻,梵avīci]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语出《法华经 法师功德品》:“下至阿鼻地狱。”

成语用法

阿鼻地狱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诅咒人。

引证解释

⒈ 佛教八大地狱之一。参见“阿鼻”。

《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七日之间,母身将死,堕阿鼻地狱,受无间之餘殃。”
明徐复祚《投梭记·恣劫》:“若是王导知情的,永堕阿鼻地狱。”
柯灵《香雪海·从<秋瑾传>说到<赛金花>》:“八国联军铁蹄下的故都,烧杀淫掠,如阿鼻地狱,尽人皆知。”
旧题宋苏轼《艾子杂说》:“其贵人叩头乃服,王曰:‘可付阿鼻狱。’乃有牛头人数辈执之而去。”
清黄遵宪《伦敦大雾行》:“忽然黑暗无间堕落阿鼻狱,又惊恶风吹船飘至罗刹国。”

阿鼻地狱的国语词典

佛教宇宙观中地狱中最苦的一种。为胡语音义合译,意为无间。堕落到此的众生受苦无间断,故称为「无间」。为八大地狱中的第八狱。

阿鼻地狱的网络释义

阿鼻地狱 (汉语词语)

  • 阿鼻地狱,汉语词语,ā bí dì yù。偏正式词语,释义:永受痛苦的无间地狱,出自《法华经·法师功德品》。反义词是极乐世界。
  • 阿鼻地狱的翻译

    英语: avici
    法语: arachnidae
    德语: Die hölle!

    阿鼻地狱造句

    他会告诉她,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她,甚至不止是爱。南北这个名字,从很久之前开始,就是他活着的唯一信仰。哪怕背叛佛祖,死后要下阿鼻地狱,他也甘愿为她双手鲜血,化身修罗。墨宝非宝。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五蕴伤身,杀戒一开,阿鼻地狱待君来,施主还望息怒!
    顿时,即墨上邪散发出一种来自阿鼻地狱的凄厉气息,使每个人都喘不过来气。
    火焰散开,吴邪看见画卷上的人缓缓动了动,接着一个一个自画中走出,百鬼夜宴,阿鼻地狱。鲜红的衣衫,苍白的容颜,混合着鲜血的气息,死亡笼罩了整个战场,百鬼妆容诡异,如同索命,直直的朝阴兵飞去。线性木头。
    爱逞强的丫头片子,这一招便叫你千疮百孔,那剧痛就跟阿鼻地狱不大离儿。
    为什么只告诉我阿鼻地狱恶鬼噬佛,黑火蔓延而侵烧净居寺,却不提灾祸实是天竺神明降难?
    在众神掌管的宇宙中有着这样一条法律,违背了时空法则的人们将堕入那个被邪恶所诅咒的阿鼻地狱之中,直至他的灵魂被那痛苦和恐惧所凝成的赎罪磨盘绞碎。
    除此之外,阴河中的游魂偶尔还会传来类似于哭声一般的哀鸣,加上不知道从来传来的呼呼风声,二者相互呼应让整个峡谷恍如阿鼻地狱一般,恐怖异常。
    我曾从那门走出,最终却不得不心甘情愿再次走入,刀山血海,阿鼻地狱,那是我自己选择的路,去吧,或者在尽头等我,或者在开端,照亮我的山河万朵。天下归元。
    提婆达多,看到这个邪恶的影响,进一步说:我现在要掉入阿鼻地狱里了,我将要很快的偿还这个大的仇恨。
    西晋灭亡后,五胡乱华,中原汉人如坠阿鼻地狱,人口锐减,民不聊生。
    一个唐朝的黑心商人,经历生死劫难,十八层地狱,阿鼻地狱,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面对未知可怕事物以及生物,最终成为一名翻天阴商。
    但也有少数意志薄弱的……逐步上当,终至堕入阿鼻地狱。
    地狱传言有十八层,其中一层叫阿鼻地狱。
    地狱已空,净为人间乐土,人世杀戮,沦为阿鼻地狱。
    若有违此誓言,让我永坠阿鼻地狱。
    阿鼻地狱炎浆深处,已经成了纯黑色的魔物终于将金刚大印的光芒消磨光了,此时的大印已经成了一个圆柱形的乌铁笼。
    凡阳世杀人放火、斩绞正法者,解到本殿,用空心铜桩,链其手足相抱,煽火焚烧,烫烬心肝,随发阿鼻地狱受刑。
    其师其徒,当永堕阿鼻地狱,经佛刹微尘数劫,常受极苦,末由出离。

    汉字详情

    ā,ē,a [a,e]
    部首: 212
    笔画: 7
    五笔: BSKG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NLMNR
    四角: 71220

    详细解释

    ē

    名词

    (1) (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 同本义

    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说文》

    我陵我阿。——《诗·大雅·皇矣》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阿》

    在彼中阿。——《诗·小雅·菁菁者莪》

    (3) 又如:阿丘(一边偏高的土丘)

    (4) 泛指山

    流自眺夫衡阿兮。——张衡《思玄赋》。注:“山下也。”

    (5) 又如:阿阜(山峰,峰峦);崇阿(高大的山)

    (6) 山坡

    (7) 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衣阿锡,曳齐纨。——《淮南子·修务》

    被阿锡,揄纻缟。——《史记·司马相如传》

    曳阿锡。——《汉书·礼乐志》。注:“细缯也。”

    (8) 又如:阿锡(细的丝布。阿指细缯,锡是细布)

    (9) 曲隅,角落

    四阿重屋。——《周礼·考工记》

    若有人兮山之阿。——《楚辞·山鬼》。注:“曲隅也。”

    周阿而生——班固《西都赋》。注:“庭之曲也。”

    汾之阿。——《汉书·礼乐志》。注:“水之曲隅。”

    (10) 水边

    丙午,天子饮于河水之阿。——《穆天子传》

    (11) 近旁 。如:阿门(旁门)

    (12) 地名。即今山东省东阿县 。如:阿缟(古代齐国东阿县所产的细缯)

    动词

    (1) 曲从;迎合

    弗谏而阿之。——《国语·周语》。注:“随也。”

    阿郑君之心。——《吕氏春秋·长见》

    行叩诚而不阿兮。——《楚辞·逢纷》。注:“曲也。”

    是察阿党。——《礼记·月令》。注:“谓治狱吏以私恩,曲桡为也。”

    (2) 又如:阿奉(阿谀奉承);阿世(迎合世俗);阿邑(迎合奉承的样子);阿意(曲意附和他人的心意)

    (3) 偏袒 。如:阿好(偏袒自己所喜好的人或事物);阿私(偏袒;庇护);阿党(结党偏私)

    (4) 〈方〉∶通“屙”。拉,排泄大小便 。如:阿金溺银(指生财有道);阿绵花屎(拖延,磨时间)

    ā

    (1) 在排行或者用在小名的前面:阿大。阿宝。

    (2) 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

    a

    同“啊”。

    英文翻译

    prefix for people's names; used in transliter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aa2 aa3 aak3 o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a1 a6 o1 [陆丰腔] o1 a3 [沙头角腔] a1 a5 o1 [客英字典] a1 o1 [梅县腔] a1 a5 o1 [东莞腔] a1 o1 [台湾四县腔] a1 o1 [宝安腔] o1 | a1 [客语拼音字汇] a1 o1
    ◎ 潮州话:a1 a7 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烏何平聲開口一等qa/a
    [bi]
    部首: 1401
    笔画: 14
    五笔: THLJ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UWML
    四角: 262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自,从畀( ),“畀”又兼作声符。“自”是“鼻”的本字,作“自己”用后,另造了“鼻”字。“畀”是给予、付与的意思。合起来表示一呼一吸,自相给予。本义:鼻子)

    (2) 同本义。呼吸兼嗅觉的器官

    鼻,主臭者也。——《说文》

    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老子》

    鼻出入气高而有窍,又,鼻者,肺之使。——《白虎通》

    肤灭鼻。——《易·噬》。虞注:“艮为鼻。”

    鼻辨芬芳腥臊。——《荀子·荣辱》

    (3) 又如:鼻哂(即嗤之以鼻。轻视、嘲笑的表情);鼻饮(用鼻饮水);鼻准(鼻子的尖端)。又指某些器物上的隆起或孔状部分。如:印鼻;针鼻儿;门鼻儿;鞍鼻

    (4) 初始,发端

    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方言十三》

    有周氏之婵嫣兮,或鼻祖于 汾隅。——《汉书·扬雄传》

    英文翻译

    nose; first; KangXi radical 209

    方言集汇

    ◎ 粤语:be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i6 [客英字典] pi5 [沙头角腔] pi5 [东莞腔] pi5 [客语拼音字汇] pi4 [台湾四县腔] pi5 [梅县腔] pi5 [宝安腔] pi3 [陆丰腔] p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毗至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bʰibjiih/bih
    dì,de [di,de]
    部首: 334
    笔画: 6
    五笔: FBN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PD
    四角: 44112

    详细解释

    de

    助词

    (1) 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如:他认真地学习;天气渐渐地冷了;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又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

    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

    (2)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 杜甫《越女词》

    (3)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 同本义,与“天”相对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为地。——《尔雅·释地》

    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

    (3) 如:落地;天地;地角(地的末端。多比喻极僻远的地方);地宫(帝王墓地放置棺材的地下建筑);地府(阴间);地脉(风水);地遁(隐入地下;入土而逃)

    (4) 地面;陆地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乐府诗集·木兰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 李白《静夜思》

    (5) 又如:地文(地面山岳河海丘陵平原之形);地藏(地下深处);地市(地下的市镇);地平(地面平坦)

    (6) 土地;田地

    殚其地之出。——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又如:湿地;好地;下地干活儿;地头(地上,与天上相对;方面);地灵(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

    (8) 领土,属地;地区 。

    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战国策·魏策》

    (9) 又如:各地;内地;本地;割地(割让领土);

    (10) 地方;场所

    此地空余黄鹤楼。——唐· 崔颢《黄鹤楼》

    英雄无用武之地。——《资治通鉴》

    (11) 又如:各地文化站;产地(物品出产的地方);坟地;原地;地著(久居其地不迁移的人);地棍(地方上的流氓无赖)

    (12) 地位 。如:地业(地位与事业);地望(地位和声望);地寒(指人的出身微贱,地位低下)

    (13) 心意活动的领域 。如:心地;见地;识地

    (14) 路程;面积

    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红楼梦》

    (15) 又如:十里地

    (16) 居住地 。如:地址;地邻(邻居;邻里)

    (17) 花纹图案或文字的衬托面;底子 。如:地子(衬底;花纹的衬托面)

    (18) 地区,中国省、自治区以下,县以上设置的行政区域 。如:省地县三级

    (19) 地主的简称 。如:地富(地主与富农)

    (20) 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21) 另见 de

    英文翻译

    earth; soil, ground; reg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ei6 deng6
    ◎ 客家话:[梅县腔] ti5 [台湾四县腔] ti5 [客英字典] ti5 [东莞腔] ti3 [客语拼音字汇] ti4 [宝安腔] ti3 [沙头角腔] ti5 [陆丰腔] ti5 [海陆丰腔] ti6
    ◎ 潮州话:d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四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diih/dihdʰi
    [yu]
    部首: 324
    笔画: 9
    五笔: QTYD
    五行:
    仓颉: KHIVK
    四角: 43284

    详细解释

    动词

    狱,确也。——《说文》

    而有狱讼者。——《周礼·大司徒》。注:“争罪曰狱。”

    利用狱。——《易·噬嗑》

    毋敢折狱。——《易·象上传》

    以两剂禁民狱。——《周礼·大司徒》

    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诗·召南》。毛传:“狱,讼也。”

    以两剂禁民狱。——《周礼》。郑玄注:“狱,谓相告以罪名者。”

    又如:狱诉(告状);狱讼(诉讼);狱犴(诉讼);狱司(管理诉讼、牢狱的机构)

    名词

    (1) 讼案

    夫君臣无狱。——《国语·周语》

    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易·贲》

    (2) 又如:狱辞(决狱之词);狱文(判决狱讼的文书);狱主(讼案的当事人)

    (3) 刑狱

    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4) 又如:文字狱;动辄兴狱;狱牒(刑狱的判决文书);狱牍(刑狱的案卷);狱事(有关刑狱之事);狱法(刑狱之法)

    (5) 刑罚

    廷议大辟,上终怜其才,故缓其狱。——清· 昭连《啸亭杂录》

    (6) 又如:狱深(刑罚严酷);狱刑(刑罚)

    (7) 监狱,牢房

    哀我填寡,宜岸宜狱。——《诗·小雅》。朱熹集传:“岸,亦狱也。《韩诗》作‘犴’。乡亭之系曰犴,朝廷曰狱。”

    (8) 又如:狱家院子(狱卒);狱底(古代监禁重犯的地下室);狱级(狱吏);狱牢(监狱)

    (9) 罪,罪案 。如:狱具(罪案已定)

    英文翻译

    prison, jail; case; lawsuit

    方言集汇

    ◎ 粤语:juk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