嗄哑

á yǎ [ a ya]
繁体 嗄啞
注音 ㄚˊ 一ㄚˇ

词语释义

嗓音嘶哑。

词语解释

  1. 嗓音嘶哑。

    萧军 《八月的乡村》十四:“声音很不熟悉,还带点嗄哑:‘诸位同志--’”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三章:“ 小马 声音嗄哑,急得快要哭出来。”

引证解释

⒈ 嗓音嘶哑。

萧军《八月的乡村》十四:“声音很不熟悉,还带点嗄哑:‘诸位同志--’”
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三章:“小马声音嗄哑,急得快要哭出来。”

嗄哑的网络释义

嗄哑

  • 嗄哑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à yǎ ,指嗓音嘶哑。
  • 嗄哑的翻译

    英语: Ah dumb...
    法语: Maintenant mat
    德语: Holzkopf?

    汉字详情

    shà,á [sha,a]
    部首: 319
    笔画: 13
    五笔: KDHT
    五行:
    仓颉: RMUE
    四角: 61047

    详细解释

    shà

    形容词

    (1) 声音嘶哑的

    终日嚎而嗌不嗄。——《老子》

    (2) 又如:嗄哑,嗄嘶(嗓音嘶哑)

    叹词

    (1) 什么 ——表示否定

    我要丢个干干净,看你嗄法把我治。——清· 蒲松龄《聊斋俚曲集》

    (2) 旧时仆役对主人、下级对上级的应诺声

    “带进来”。两边军士应一声“嗄”,即将牛皋推至面前。——《说岳全传》

    (3) 另见 á

    á

    叹词

    (1) 同“啊”( á)。表示省悟或惊奇

    嗄!难道这里是没有地方官的么?——宋·佚名《新编五代史平话》

    (2) 另见 shà

    英文翻译

    hoarse of voice

    方言集汇

    ◎ 粤语:aa2 saa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a5 sia5 ha5 ha3 [梅县腔] sa5 [台湾四县腔] sa5 sia5 ha5 [客英字典] sa5
    ◎ 潮州话:a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七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犗夬開去聲開口二等qrad/eayʔæi
    yǎ,yā [ya]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GOG
    五行:
    仓颉: RMTC
    四角: 61012

    详细解释

    (1) (形声。从口,亚声。本义:笑声)

    (2) 同本义

    哑,笑也。——《说文》

    笑言哑哑。——《易·震》

    (3) 乌鸦之类的叫声

    乌之哑哑,鹊之唶唶。——《淮南子》

    (4) 婴儿学说话的声音

    哑,哑呕,小儿学言。——《集韵》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呀”

    我爷哑!好大蚊子!一口就叮了一个大疙疸!——《西游记》

    语气

    (2) 相当于“呀”

    你放心,莫哭,我去哑!——《西游记》

    (3) 另见

    形容词

    (1) 由于生理缺陷或疾病而失去言语功能

    吞炭为哑。——《史记·刺客传》

    (2) 又如:聋哑(又聋又哑);哑子做梦(比喻有话或苦衷说不出);哑羊(佛教语。喻指至愚不知解悟之人)。又指不说话 。如:哑密之事(机密事);哑坐(默坐);哑言(静默无声);哑忍(沉默忍耐);哑揖(相揖而不作声);哑谈(只以手势和表情传情达意);哑声(无声)

    (3) 声音低沉 。如:哑板(旧时一种质量差的银元);哑飒飒(声音沙哑);哑沙沙(沙哑。声音低沉而不圆润);哑咽(啼声嘶哑)

    (4) 颜色黯淡 。如:哑白

    (5) 另见

    英文翻译

    dumb, mute; become hoarse

    方言集汇

    ◎ 粤语:aa1 aa2
    ◎ 潮州话:ê2 , ê1

    宋本广韵

    嗄哑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