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阿拉伯数字
(1) 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符号,是为了计数和算术运算而采用的约定写法,是国际通用的数码,也称为阿拉伯数码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Arabic numeral (figures)] 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符号,是为了计数和算术运算而采用的约定写法,是国际通用的数码,也称为阿拉伯数码 阿拉伯数字,是现今国际通用数字。最初由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正因阿拉伯人的传播,成为该种数字最终被国际通用的关键节点,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也可以说是人们弄错,误称为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由0,1,2,3,4,5,6,7,8,9共10个计数符号组成。采取位值法,高位在左,低位在右,从左往右书写。借助一些简单的数学符号(小数点、负号、百分号等),这个系统可以明确的表示所有的有理数。为了表示极大或极小的数字,人们在阿拉伯数字的基础上创造了科学记数法。
阿拉伯数字的国语词典
阿拉伯人用来记数的符号,今通行于全世界,其字凡十,为0、1、2、3、4、5、6、7、8、9。
阿拉伯数字的网络释义
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的翻译
阿拉伯数字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ē
名词
(1) (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 同本义
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说文》
我陵我阿。——《诗·大雅·皇矣》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阿》
在彼中阿。——《诗·小雅·菁菁者莪》
(3) 又如:阿丘(一边偏高的土丘)
(4) 泛指山
流自眺夫衡阿兮。——张衡《思玄赋》。注:“山下也。”
(5) 又如:阿阜(山峰,峰峦);崇阿(高大的山)
(6) 山坡
(7) 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衣阿锡,曳齐纨。——《淮南子·修务》
被阿锡,揄纻缟。——《史记·司马相如传》
曳阿锡。——《汉书·礼乐志》。注:“细缯也。”
(8) 又如:阿锡(细的丝布。阿指细缯,锡是细布)
(9) 曲隅,角落
四阿重屋。——《周礼·考工记》
若有人兮山之阿。——《楚辞·山鬼》。注:“曲隅也。”
周阿而生——班固《西都赋》。注:“庭之曲也。”
汾之阿。——《汉书·礼乐志》。注:“水之曲隅。”
(10) 水边
丙午,天子饮于河水之阿。——《穆天子传》
(11) 近旁 。如:阿门(旁门)
(12) 地名。即今山东省东阿县 。如:阿缟(古代齐国东阿县所产的细缯)
动词
(1) 曲从;迎合
弗谏而阿之。——《国语·周语》。注:“随也。”
阿郑君之心。——《吕氏春秋·长见》
行叩诚而不阿兮。——《楚辞·逢纷》。注:“曲也。”
是察阿党。——《礼记·月令》。注:“谓治狱吏以私恩,曲桡为也。”
(2) 又如:阿奉(阿谀奉承);阿世(迎合世俗);阿邑(迎合奉承的样子);阿意(曲意附和他人的心意)
(3) 偏袒 。如:阿好(偏袒自己所喜好的人或事物);阿私(偏袒;庇护);阿党(结党偏私)
(4) 〈方〉∶通“屙”。拉,排泄大小便 。如:阿金溺银(指生财有道);阿绵花屎(拖延,磨时间)
ā
(1) 在排行或者用在小名的前面:阿大。阿宝。
(2) 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
a
同“啊”。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a1 a6 o1 [陆丰腔] o1 a3 [沙头角腔] a1 a5 o1 [客英字典] a1 o1 [梅县腔] a1 a5 o1 [东莞腔] a1 o1 [台湾四县腔] a1 o1 [宝安腔] o1 | a1 [客语拼音字汇] a1 o1
◎ 潮州话:a1 a7 o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阿 | 烏何 | 影 | 歌 | 平聲 | 歌 | 開口一等 | 果 | 歌 | qa/a |
详细解释
bà
名词
(1) 通“霸”。原指春秋时诸侯的首领
穆公任之,强配五伯、六卿施。(五伯,即五个盟主,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荀子·成相》
(2) 又如:伯气(霸气)
动词
(1) 称霸
一朝而伯。——《荀子·儒效》
(2) 另见
其它字义
bǎi
名词
(1) 数目。十的十倍
亡(无)农夫之苦,有仟伯之得。——《汉书·食货志上》
(2) 又如:仟伯(仟钱和百钱);伯夫(百人。泛指多人)
(3) 百倍。通“百”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老子》
(4) 妇人对夫兄的称呼 。又称“伯子”、“伯叔”(妇人称丈夫的兄弟)。今北方方言称作“大伯子”
(5) 另见
其它字义
bó
名词
(1) (形声。从人,白声。本义:排行第一的,老大)
(2) 同本义
伯,长也。——《说文》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诗·邶风 ·泉水》
侯主侯伯,侯亚侯旅。——《诗·周颂·载芟》
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仪礼·士冠礼》
五官之长曰伯。——《礼记·曲礼下》
千里之外访方伯。——《礼记·王制》
忆作儿童随伯氏,南来今只一身存。——韩愈《过始兴江口感怀》
(3) 又如:伯氏(长兄,哥哥);伯兄(长兄);伯氏(长兄);伯歌季舞(比喻兄弟情感和好融洽);伯姊(大姐)
(4) 伯父。父亲的哥哥
汝伯何由发如漆。——杜甫《醉歌行》
(5) 又如:伯舅(对母亲的哥哥的称呼;古时帝王对异姓诸侯的称呼);伯叔(伯父叔父);伯娘(伯父的妻子);伯翁(父亲的伯父;丈夫的伯父);伯姑(大姑母)
(6) 对年龄较长的男子的尊称
将伯助予。——《诗·小雅·正月》
(7) 女子对丈夫的尊称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诗·卫风 ·伯兮》
(8) 古代统领一方的长官
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礼记·王制》
(9) 又如:伯叔(周王朝对同姓诸侯的称呼);伯长(古代对地方官的泛称)
(10)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三等
秦伯素服郊次。——《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1) 又如:伯甸(以伯爵而居甸服)
(12) 王覇。通“霸”
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庄子·大宗师》
一朝而伯。——《荀子·儒效》
桓公五伯之上也。——《韩非子·难四》
伯者莫高于齐桓。——《汉书·高帝纪下》
衰则五伯扶其弱。——《汉书·诸侯王表》
壤长地进,至乎伯王。——《汉书·严安传》
(13) 又如:伯余(黄帝的臣子。古代传说最初制造衣裳的人);伯道(霸道);伯王(霸王)
(14) 姓
(1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bak7 [宝安腔] bak7 [客英字典] bak7 [客语拼音字汇] bag5 [海陆丰腔] bak7 [陆丰腔] bak7 [沙头角腔] bak7 [台湾四县腔] bak7 [东莞腔] bak7
◎ 潮州话:bêg4(pek) bêh4(peh)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伯 | 博陌 | 幫 | 陌二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二等 | 梗 | 庚 | pɐk | prak/peak |
详细解释
shǔ
动词
(1) (形声。从攴(
),娄声。本义:点数;计算)(2) 同本义
數,计也。——《说文》
以岁之上下数邦用。——《周礼·廪人》
递数之不能终其物。——《礼记·儒行》
善数不用筹策。——《老子》
珠可历历数也。——明· 魏学洢《核舟记》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从一数到十;数拾(查点;收拾);数白道黑(卖弄口舌);数白论黄(计较银钱。白:白银。黄:黄金);数筹定点(数筹码计算时间);数东瓜,道茄子(尽情谈论各种事情);数米而炊,称柴而爨(比喻吝啬之极);数数儿;数不胜数;数课(计算并予登记);数墨(计算书本上的文字)
(4) 比较起来最突出 。如:数一数二;数不着;数得上
(5) 枚举;列举
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 又如:不可胜数;历数其罪;数之于前
(7) 数落;责备
数,责也。——《广雅》
后世其追数吾过乎。——《列子·周穆五》
使韩仓数之。——《战国策·秦策》
日暮,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8) 又如:数驳(方言。责备;教训);数骂(数落责骂);数说;数骂(责骂);数让;数道(责难,责备);数喇(数落;数说)
(9) 诉说,称说
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荀子·劝学》
(10) 又如:数贫嘴(油嘴肖舌;耍嘴皮子);数黄道黑(数黄论黑。指说长道短)
(11) 另见
shù
名词
(1) 数目;数量
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战国策·赵策》
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报数(报告数目);数计(以数字来计算);数珠儿(念珠);可被2除尽的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或复数;基数;单数;复数
(3) 底细 。如:心里没有数;心中都有个数
(4) 道数,方法
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商君书》
(5) 技艺,如博弈的技艺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孟子·告子上》
(6) ∶算术,古代六艺之一
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周礼·地官·大司徒》
(7) 气数;命运
卫青不败由天幸, 李广无功缘数奇。—— 唐· 王维《老将行》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 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 秦相较,或未易量。—— 宋· 苏洵《六国论》
(8) 又如:数奇(命运不佳;遭遇不顺);数命(命运);数尽禄终(死亡);数劫(厄运)
(9) 策略;权术
以计求便,以数取利。——汉· 王充《论衡》
(10) 规律;必然性
汉世外戚,自 东、 西京十有余族,非徒豪横盈极,自取灾故,必于贻衅后主,以至颠败者,其数有可言焉。——《后汉书》
(11) 道理
夫以疏远与近爱信争,其数不胜也。——《韩非子》
(12) 礼数;仪节
今嬖宠之丧,不敢择位,而数于守适。——《左传·庄公十八年》
(13) 特指方术,如占卜之类
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楚辞·卜居》
(14) 又如:数家(精于术数的人);数术(术数)
数量词
(1) 几个,若干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 操军必矣。——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又如:数四(犹三四,表示为数不多);数粒(几粒);数人;数十,数百,数千,数万;数本(几棵;几株);数众(佛教称其教徒人数为“众”,有若干僧则称若干众);数武(几步);数射(几射。射:一箭能及的距离);数家(几派;几家;几户)
(3) 另见
shuò
(1) 屡次:数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i5 su5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宀(
)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2) 同本义
字,乳也。——《说文》。
字,生也。——《广雅》
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论衡·气寿》
六畜遂字。——《汉书》。颜师古注:“字,生也。”
苦山有木,服之不字。——《山海经·中山经》
亭有畜字马,岁课息。——《汉书·食货志下》
(3) 又如:字乳(生育);字育(生育、蕃育)
(4) 怀孕,体内怀着胎儿
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易·屯》
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史记·平准书》
(5) 又如:字牝(怀孕的母畜);字孕(怀胎;生殖);字马(怀孕的马)
(6) 抚养;养育;教养
其僚无子,使字敬叔。——《左传》
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左传·成公十一年》
牛羊腓字之。——《诗·大雅·生民》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7) 又如:字养(抚养;养育);字民(养育人民);字育(化生);字孤(抚养孤儿)
(8) 爱
于父,不能字厥子。——《书·廉诰》
乐王鲋字而敬。——《左传·昭公元年》。注:“字,爱也。”
(9) 又如:字孤(抚爱孤儿);字爱(抚爱)
(10) 教育;教课;传授知识
天会间,充女直字学生,学问通达,观书史,工为诗。——《金史·温敦兀带传》
(11) 治理
防民之理甚周,而不至皎察;字民之方甚裕,而不至使侵蛑。——刘禹锡《答饶州之使君书》
(12) 取名;取表字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楚辞·离骚》
武字 子卿。——《汉书·李广苏建传》
张衡字 平子。——《后汉书·张衡传》
扣其乡及姓字。——明· 魏禧《大铁椎传》
(13) 女子许嫁
甚至于说,待字的大姑娘,也得拿出来抽签。——茅盾《动摇》
(14) 又如:字人(女子嫁人)
名词
(1) 文字(古时单体叫文,合体叫字,后人逐渐不再严格区别)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汉书·艺文志》
分文析字。——《汉书·刘歆传》
象形、指事,文也,会意、谐声、转注,字也。——《通志·六书略》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梦溪笔谈·活板》
(2) 又如:字指(文字的含意);字号(以文字作符号);字音(文字的读音);字格(书写文字的格式);字债(文字的债务);字学(文字学);中国字,汉字;篆字;字脚(字眼);字养(指用在某处的字眼)
(3) 表字,人的别名(字和名常有意义上的联系。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人用字,表示尊敬)
男子二十,冠而字。——《礼记·曲礼上》
幼名,冠字。——《礼记·檀弓》。疏:“始生三月而加名,故去幼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顶加字。”
闻名即知其字,闻字而知其名,盖名与字相比附故。——《白虎通·姓名》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 仲尼,姓 孔氏。——《史记·孔子世家》
陈胜者, 阳城人也,字 涉。——《史记·陈涉世家》
(4) 名号
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论衡·书虚》
(5) 用文字写成的凭据、字条或短柬
杨执中又写了一个字去催 权勿用见这字,收拾搭船来 湖州。——《儒林外史》
(6) 又如:字据;立字为凭
(7) 字眼,词 。如:他用字准确;在创业者的字典里找不到“害怕”这个字
(8) 字迹 。如:字仿(仿照字样学写字);他写一手好字;她的字很难认
(9) 书法 。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
又有李元中,字画之工,追踪 钟王。—— 宋· 王明清《挥麈三录》
(10) 书法作品
原来是问金冬心的字,我拿去卖了。—— 巴金《秋》
专藏字,不藏画
(11) 书信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托敝亲家写一封字来。——《儒林外史》
(12) 字体 。如:颜字;柳字
(13) 字音 。如:咬字;字正腔圆
(14)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u5 [宝安腔] su3 [客英字典] sii5 cih5 [台湾四县腔] sii5 cih5 [梅县腔] se5 ze3 [东莞腔] su5 [陆丰腔] sii6 [海陆丰腔] sii6 cih6 [客语拼音字汇] si4
◎ 潮州话:ri7, re6[潮阳]ru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字 | 疾置 | 從 | 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dzʰĭə | zih/dzi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