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妈

à ma,ā mā [a ma,a ma]
繁体 阿媽
注音 ㄚ ㄇㄚ

词语释义

[ à ma ] :

满族人称呼父亲。也做阿嘛。


[ ā mā ] :

1.母亲。

2.对年长的妇女的尊称。


词语解释

  1. 父亲。

    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一折:“阿妈,当日未破 黄巢 时,阿妈的言语:若你破 黄巢 ,天下太平,与你 潞州 上党郡 镇守。阿妈失其前言,今天阿妈着你孩儿镇守 邢州 。”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四折:“阿妈阿者大喜;谢俺阿妈封俺五将为五侯,着俺阿者设一宴,名唤做五侯宴。” 元 陈以仁 《存孝打虎》第一折:“阿妈!唤你孩儿,那厢使用?”

  2. 方言。母亲。

    吴组缃 《山洪》一:“今年春上才娶了亲,和他的阿妈,和他的哥哥 大官 、 二官 分了锅灶,单独成家立业。”

  3. 为旧时仆人对女主人的称呼。梨园戏《陈三五娘》第七场:“[ 益春 :]请阿娘吃药,阿妈说要趁热吃下。”

  4. 丈夫对老年妻子的昵称。

    《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 金员外 情知蹺蹊了,只得将砒霜实情对阿妈説知。”《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刘翁 便招阿妈到背处道:‘阿妈,你休如此説!姻缘之事,莫非天数。’”

  5. 对年老妇女的敬称。

    《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那和尚见了员外回家,不敢久坐,已无心吃饼了。见丫鬟送出来,知是阿妈美意,也不好虚得。” 邹韬奋 《职业妇女的苦痛》:“如保姆请不起,是否可以物色到比较聪明清洁的阿妈,代为照顾。”

引证解释

⒈ 父亲。

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一折:“阿妈,当日未破黄巢时,阿妈的言语:若你破黄巢,天下太平,与你潞州上党郡镇守。阿妈失其前言,今天阿妈着你孩儿镇守邢州。”
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阿妈阿者大喜;谢俺阿妈封俺五将为五侯,着俺阿者设一宴,名唤做五侯宴。”
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阿妈!唤你孩儿,那厢使用?”

⒉ 方言。母亲。

吴组缃《山洪》一:“今年春上才娶了亲,和他的阿妈,和他的哥哥大官、二官分了锅灶,单独成家立业。”

⒊ 为旧时仆人对女主人的称呼。

梨园戏《陈三五娘》第七场:“[ 益春 :]请阿娘吃药,阿妈说要趁热吃下。”

⒋ 丈夫对老年妻子的昵称。

《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金员外情知蹺蹊了,只得将砒霜实情对阿妈説知。”
《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刘翁便招阿妈到背处道:‘阿妈,你休如此説!姻缘之事,莫非天数。’”

⒌ 对年老妇女的敬称。

《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那和尚见了员外回家,不敢久坐,已无心吃饼了。见丫鬟送出来,知是阿妈美意,也不好虚得。”
邹韬奋《职业妇女的苦痛》:“如保姆请不起,是否可以物色到比较聪明清洁的阿妈,代为照顾。”

阿妈的国语词典

闽南方言。指祖母。

阿妈的网络释义

阿妈 (词语、称谓)

  • 阿妈,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ā mā,通常以苗、侗、瑶、畲、黎、傣等民族对母亲的统称。一般称为:阿妈、阿曼、曼、岚。(阿妈在少数民族中是最常见的称呼)

阿妈的翻译

英语: lady
法语: maman
德语: mama

阿妈造句

听到楼下次仁玉珍老阿妈呼唤自己的名字、说家里停电了,家住拉萨八角街朗赛林大院的王迪龙急忙从抽屉里拿起测电笔和改锥下楼查验。
听了朝鲜阿妈妮的血泪控诉,志愿军战士个个义愤填膺,纷纷表示要用多消灭几个敌人的实际行动为阿妈妮报仇雪恨。
希望呼吸着稀薄而纯净的空气,看着藏族老阿妈做针线,听她口中永无止境的呢喃,讲过去的年华与现在的时光。时光在她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但幸福却长久地在她灵气不减的眼睛里闪着不灭的光,她信仰着,永远感谢着天对自己的浓浓厚意。
一位小区的藏族阿妈满含热泪,亲切地称呼官兵们为金珠玛米,意思就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兵。
见母亲从小胡篮里拿出一样一样她喜欢吃的素鸡烤肤一类吓饭来,说了一句阿妈,吓饭没了我自己会买的,你老路麻麻烦烦又拿这些吓饭来,阿爸看了又讲你。
我就这样来到了这个叫做山东的地方,见到了我的大爸爸大妈妈,他们待我很好很好,我还是会止不住的想念我的阿妈阿姐,还有我的小竹楼,还有那高高的望天树。
不是万家商业团队的,我一个都不考虑!阿妈,以后,我有钱了,我帮你把猪栏扩大一倍,做成自动冲水的。
曲杰洛卓奋力跑过来,试图拦住那只离主人班玛多吉最近的藏獒,却被上阿妈草原的另一只驴大的雪獒横斜里扑过来咬住了。
没过多久,阿妈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尕爷爷知道后,直接派车来老家接走了阿妈。
二女儿似乎发现了什么,快嘴快舌“阿爸、阿妈是不是唱情歌谈成的?”。
交友之道,在于原谅对方。记那么多仇干什么?想到他们的好处,好过记他们的缺点,这是“阿妈是女人”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就是做不出。
山西水塔老陈醋公司正在搭设一座仿古楼阁,科迪则独出新裁,撑起了一把白绿相间的大遮阳伞,草原阿妈集团干脆搭起了一座独具韵味的蒙古包。
冈日森格回头看了一眼班玛多吉,似乎不想听他的话,又觉得不听不行,正在犹豫的时候,满身血污的上阿妈獒王帕巴仁青转身走去,走到上阿妈领地狗群里去了。
专章对织物,图案,阿妈,和花卉图案突出了无数,包括美丽的花边,贝壳,和集束针的变化,以及华丽的圆形和六角形的设计。
自从她拿到她的驾照后,在五月,起亚汽车集团,韩国的第一大汽车制造商,就在网上发起了一个给老阿妈发祝贺信的活动。
纤语倒是一点都不觉得尴尬,面对阿妈五花八门的问题对答如流。
这是我阿妈给我的东西,看到了这个香袋,兴许我阿爹和阿妈会念着骨肉之情,不为难司徒大哥。
小神牛们一个比一个闹腾,天天晚上熬夜白天玩,据梅朵阿妈回忆说,这些孩子、比强巴小时候还会折腾,简直是有其父必有其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格日勒阿妈急忙牵过来花蹄子羊羔,可着嗓门喊叫大耳朵母羊。
我七岁时阿爸就离开人世,由阿妈一人茹苦含辛地将我扶养长大。

汉字详情

ā,ē,a [a,e]
部首: 212
笔画: 7
五笔: BSKG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NLMNR
四角: 71220

详细解释

ē

名词

(1) (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 同本义

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说文》

我陵我阿。——《诗·大雅·皇矣》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阿》

在彼中阿。——《诗·小雅·菁菁者莪》

(3) 又如:阿丘(一边偏高的土丘)

(4) 泛指山

流自眺夫衡阿兮。——张衡《思玄赋》。注:“山下也。”

(5) 又如:阿阜(山峰,峰峦);崇阿(高大的山)

(6) 山坡

(7) 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衣阿锡,曳齐纨。——《淮南子·修务》

被阿锡,揄纻缟。——《史记·司马相如传》

曳阿锡。——《汉书·礼乐志》。注:“细缯也。”

(8) 又如:阿锡(细的丝布。阿指细缯,锡是细布)

(9) 曲隅,角落

四阿重屋。——《周礼·考工记》

若有人兮山之阿。——《楚辞·山鬼》。注:“曲隅也。”

周阿而生——班固《西都赋》。注:“庭之曲也。”

汾之阿。——《汉书·礼乐志》。注:“水之曲隅。”

(10) 水边

丙午,天子饮于河水之阿。——《穆天子传》

(11) 近旁 。如:阿门(旁门)

(12) 地名。即今山东省东阿县 。如:阿缟(古代齐国东阿县所产的细缯)

动词

(1) 曲从;迎合

弗谏而阿之。——《国语·周语》。注:“随也。”

阿郑君之心。——《吕氏春秋·长见》

行叩诚而不阿兮。——《楚辞·逢纷》。注:“曲也。”

是察阿党。——《礼记·月令》。注:“谓治狱吏以私恩,曲桡为也。”

(2) 又如:阿奉(阿谀奉承);阿世(迎合世俗);阿邑(迎合奉承的样子);阿意(曲意附和他人的心意)

(3) 偏袒 。如:阿好(偏袒自己所喜好的人或事物);阿私(偏袒;庇护);阿党(结党偏私)

(4) 〈方〉∶通“屙”。拉,排泄大小便 。如:阿金溺银(指生财有道);阿绵花屎(拖延,磨时间)

ā

(1) 在排行或者用在小名的前面:阿大。阿宝。

(2) 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

a

同“啊”。

英文翻译

prefix for people's names; used in transliter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aa2 aa3 aak3 o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a1 a6 o1 [陆丰腔] o1 a3 [沙头角腔] a1 a5 o1 [客英字典] a1 o1 [梅县腔] a1 a5 o1 [东莞腔] a1 o1 [台湾四县腔] a1 o1 [宝安腔] o1 | a1 [客语拼音字汇] a1 o1
◎ 潮州话:a1 a7 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烏何平聲開口一等qa/a
[ma]
部首: 323
笔画: 6
五笔: VCG
五行:
仓颉: VNVM
四角: 47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女,马声。本义:称呼母亲)

(2) 同本义

妈,母也。——《广雅·释亲》

(3) 又如: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孩子的妈;谢谢妈

(4) 尊称长一辈或年长的妇女 。如:姑妈;姨妈

(5) 称中老年女仆 。如:张妈;李妈;老妈子

(6) 妻子,老伴 。如:妈妈子(妻子,老婆);美妈(娇妻)

(7) 鸨母 。如:妈儿(妓院的老妓或妓女的养母)

英文翻译

mother, mama

方言集汇

◎ 粤语:maa1
◎ 潮州话:ma1(maⁿ) ma2(máⁿ)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