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

fáng hù [ fang hu]
繁体 防護
注音 ㄈㄤˊ ㄏㄨ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防护 fánghù

(1) 一种防备和保护的方式或方法

对于他们的军事工业的一种进攻性防护
shield

(2) 为使人、畜、装备和物资免受或减轻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杀伤破坏而采取的保护措施

人体防护
protection

词语解释

  1. 防备。

    《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凡遣使送客者,欲为防护寇害也。”

  2. 防止。

    《百喻经·驼瓮俱失喻》:“希心菩提,志求三乘,宜持禁戒,防护诸恶。”

  3. 保护。

    元 无名氏 《争报恩》楔子:“待上任后,另差人马迎接,一路上也好防护。” 碧野 《没有花的春花》第一章:“他把扁担防护着自己。”

  4. 监视防范。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 张华 ﹞乃叹曰:‘天下岂有此年少。若非鬼魅,则是狐狸。’乃扫榻延留,留人防护。”

引证解释

⒈ 防备。

《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凡遣使送客者,欲为防护寇害也。”

⒉ 防止。

《百喻经·驼瓮俱失喻》:“希心菩提,志求三乘,宜持禁戒,防护诸恶。”

⒊ 保护。

元无名氏《争报恩》楔子:“待上任后,另差人马迎接,一路上也好防护。”
碧野《没有花的春花》第一章:“他把扁担防护着自己。”

⒋ 监视防范。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八:“﹝张华﹞乃叹曰:‘天下岂有此年少。若非鬼魅,则是狐狸。’乃扫榻延留,留人防护。”

防护的国语词典

防守维护。

防护的网络释义

防护

  • 防护,汉语词汇。拼音:fáng hù。可作为名词或动词,分别解释为一种防备和保护的方式或方法和保护措施。
  • 防护造句

    防护林可以使耕地和农作物免受风沙的侵蚀。
    海浪不断冲击着防护堤。
    人们为抵御风沙袭击,大量地营造防护林。
    现场作业重防护,身心不适早主张。
    其实什么电脑防护板我也买过,用起来相当不爽,并且用的时候把显示的效果似乎也变了,看着效果就不舒服!建议不哟啊花这个钱了,没用。
    防护林必须在两年内营造出初步规模!
    为了抗御风沙,国家将在西部地区大量营造防护林。
    而我知道,你的表情与心情无关,那只是你的一种礼仪,一种包装,一种防护。
    茂密的防护林可以挡住风沙。
    注射针安全防护套可套在各种型式的注射针筒的注射针座上。
    三北防护林第四期工程已正式启动。
    承重地面,防护栅栏,观察窗。
    通过计算提出新疆杨单株耗水量指标及其防护林耗水量指标,这为河套灌区制定计划用水方案提供了基础资料。
    介绍一种能自动记录、存档和打印检验报告,并具有很宽的检验范围的计算机、人工双控的新型劳动防护用品绝缘检验装置。
    机械设备的公路护栏网,高速公路护栏,体育场所围网,马路绿化带防护网。
    日本科学家小组专攻钢的粒界,不断进行调整,以使钒氮化物起防护作用,保护粒子不改变形状。
    因此,暴雨区的坡面防护和坡内排水应给予重视。
    结果表明,产品的耐候性、光泽、丰满度及防护性良好,很好地满足了相关大型变压器涂装的工艺及产品防护性能的要求。
    压力表的安全防护包括夹层安全玻璃,后壁的防爆插头和缩小直径的压力管道。
    自动磨刀电机人性化布控,带有护罩防护,磨刀安全性更高更人性化。

    汉字详情

    fáng [fang]
    部首: 212
    笔画: 6
    五笔: BY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NLYHS
    四角: 7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方声。本义:堤坝)

    (2) 同本义

    防,堤也。——《说文》

    以防止水。——《周礼·稻人》

    町原防。——《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祭防与水庸。——《礼记·郊特性》

    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管子·度地》

    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吕氏春秋·慎小》。又如:防隅(水防山隅);沟防;堤防

    (3) 要塞;关防 。如:钜防(防门);边防;防秋(秋季的边防)

    (4) 地名

    (5) 春秋陈邑,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北

    (6)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费城县东北

    (7) 春秋宋地,后属鲁,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南

    (8) 通“房”。住室

    夏,有芝生殿防内中。——《史记·武帝本纪》

    筑宫其上,名曰宣防。——《汉书·沟洫志》

    (9) 姓

    动词

    (1) 筑堤

    善防者水淫之。——《周礼·考工记》

    (2) 防止;防备

    不防川。——《国语·周语》。注:“障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上》

    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防强盗;防雨;防辅(防止和辅导);防侍(防备侍卫);防患(防止祸患)

    (4) 防守;防御;防卫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唐· 杜甫《兵车行》

    昼夜防拒,凡八十余日,城再崩再完,卒得不陷。——清· 朱克敬《瞑庵杂识》

    (5) 又如:防拒(防卫抵御);防把(防御把守);防戍(防守边境);防营(防守地方的军队);防塞(防卫堵绝)

    (6) 堵塞 。如:防微杜渐(坏事在隐微、缓慢的产生时,就要加以预防、堵塞);防芽遏萌(在不良事物刚萌芽时加以防堵)

    (7) 遮蔽 。如:防露(遮蔽雾露的侵袭)

    英文翻译

    defend; prevent; embank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ong2 [客语拼音字汇] fong2 [沙头角腔] fong2 [东莞腔] fong2 [陆丰腔] fong3 [宝安腔] fong2 [台湾四县腔] fong2 [客英字典] fong2 [梅县腔] f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方陽合平聲合口三等byang/bvangbʰĭwaŋ
    [hu]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YN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QIS
    四角: 530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蒦( huó)声。本义:保卫;保护)

    (2) 同本义

    吏护还之乡。——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吾欲护汝。——明· 魏禧《大铁椎传》

    从我杀贼护家室。——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贯铁絙护之。

    (3) 又如:护队(行军所设防卫的军队);护藏(保护经藏);护梁(城楼上作护卫用的横梁);护镜(护心镜。衣甲上用以防护前心和后心的铜镜)

    (4) 爱护

    备极护爱。——《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护书(收放文书用的长方形木匣子);护头(小孩子不肯剃头发);护槽(马吃草时,人难接近)

    (6) 袒护;包庇

    谨护其失。——清· 刘开《问说》

    (7) 又如:护庇(袒护;包庇);护相容隐(庇护容忍);护失(袒护自己的过错)

    (8) 监视;监督

    护,救视也。——《说文》

    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车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史记》

    (9) 救助

    高祖为布衣时, 何数以吏事护 高祖。——《史记·萧相国世家》

    (10) 总领

    乐毅于是并护 赵、 楚、 韩、 魏、 燕之兵以伐 齐,破之 济西。——《史记·乐毅传》

    英文翻译

    protect, guard, defend, shelter

    方言集汇

    ◎ 粤语:wu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