阤崩

tuó bēng [tuo beng]
注音 一ˇ ㄅㄥ

词语释义

崩毁。

词语解释

  1. 崩毁。

    《国语·周语下》:“夫山,土之聚也……是故聚不阤崩,而物有所归。” 韦昭 注:“大曰崩,小曰阤。” 汪远孙 发正:“《方言》:‘阤,坏也。’ 郭璞 注云:‘谓坏落也。’”

引证解释

⒈ 崩毁。

《国语·周语下》:“夫山,土之聚也……是故聚不阤崩,而物有所归。”
韦昭注:“大曰崩,小曰阤。”
汪远孙发正:“《方言》:‘阤,坏也。’ 郭璞注云:‘谓坏落也。’”

阤崩的网络释义

阤崩

  • 崩毁。《国语·周语下》:“夫山,土之聚也……是故聚不阤崩,而物有所归。” 韦昭 注:“大曰崩,小曰阤。” 汪远孙 发正:“《方言》:‘阤,坏也。’ 郭璞 注云:‘谓坏落也。’”
  • 汉字详情

    tuó [tuo]
    部首: 212
    笔画: 5
    五笔: BBN
    仓颉: NLPD
    四角: 74212

    英文翻译

    hill

    方言集汇

    ◎ 粤语:co4 to4 z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i3 chi3 [客英字典] ti3 chi3 [台湾四县腔] ti3 cih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池爾支B開上聲開口三等支Bdriex/dyeeɖʰĭe
    bēng [beng]
    部首: 325
    笔画: 11
    五笔: MEE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UBB
    四角: 22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山,朋声。本义:山倒塌)

    (2) 同本义

    梁山崩。——《左传·成公五年》

    (3) 又如:山崩地裂

    (4) 崩裂;倒塌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5) 又如:崩拆(倒塌断裂);崩陷(倒塌陷落);崩陨(塌陷);崩损(崩塌损坏);崩坠(倒塌坠落)

    (6) 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越二月,帝崩。——《明史·海瑞传》

    (7) 又如:崩驾(帝王之死);崩殂(崩背,崩逝。又指帝王之死)

    (8) 崩溃;垮台;败坏

    不义不昵,厚将崩。——《左传·隐公元年》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论语·阳货》

    (9) 又如:崩阙(败坏);崩动(煽动败坏)

    (10) 破裂,迸裂

    天崩地塌壮士死。——吴士玉《玉带生歌奉和漫堂先生》

    (11) 又如:谈崩了;崩裂(物体突然破裂);崩云(破裂的云彩);把气球吹崩了

    (12) 炸伤;枪毙 。如:爆竹崩了他的手;咋不崩了他?

    (13) 血崩,指妇科“崩症”

    英文翻译

    rupture, split apart, collapse

    方言集汇

    ◎ 粤语:bang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en1 [陆丰腔] ben1 [梅县腔] ben1 [海陆丰腔] ben1 [客语拼音字汇] ben1 [东莞腔] ben1 [沙头角腔] bien1 [宝安腔] ben1 [台湾四县腔] be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七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北滕登開平聲開口一等pəŋp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