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

gāng jīn [gang jin]
繁体 鋼筋
注音 ㄍㄤ ㄐ一ㄣ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钢筋 gāngjīn

(1) 灌筑混凝土中所用的长条钢材

这块预制板里用的是圆钢筋
corrugated steel bar

引证解释

⒈ 钢筋混凝土中所用的长条钢材。按断面形状可分为圆钢筋、方钢筯等,按表面形状可分为光钢筋、竹节钢筋、螺纹钢筋等。也叫钢骨。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二:“厚嘴唇下边密密实实的牙齿,仿佛能不费力地咬断钢筋。”
《南京日报》1990.7.9:“一到晚上就下钢筋,填石子,锯木料,常常通宵达旦。”

钢筋的国语词典

用钢铁滚压制成的钢条。由断面形状可分成圆形及方形;表面形状可分为光面、竹节及螺纹钢筋。

钢筋的网络释义

钢筋

  • 钢筋(Rebar)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
  •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
  • 光圆钢筋实际上就是普通低碳钢的小圆钢和盘圆。变形钢筋是表面带肋的钢筋,通常带有2道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横肋的外形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种。用公称直径的毫米数表示。变形钢筋的公称直径相当于横截面相等的光圆钢筋的公称直径。钢筋的公称直径为8-50毫米,推荐采用的直径为8、12、16、20、25、32、40毫米。钢种: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变形钢筋由于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较大的粘结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钢筋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特别是大型、重型、轻型薄壁和高层建筑结构。
  • 钢筋造句

    他久经磨炼,练就钢筋铁骨。
    这座大楼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古典园林中建起一座钢筋混凝土的亭子,真是大杀风景。
    只要锈得不深钢筋就可以用。另外不要打磨,微锈可以增强粘结,打磨钢筋反而不利于混凝土和钢筋粘结。
    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主张钢筋铁骨。
    穿越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靠着冰冷的钢筋水泥想入非非,最终被时间遗忘在贫穷的歧视里。
    这里留存了战后洞口修补的痕迹,留存了炮击后钢筋弯折的实样。
    以高强度阴螺纹钢筋为例介绍了钢筋热处理生产线的自动控制功能。
    警察都跟在一起,我们只能有数分钟的时间,看到另一大堆塌下的三合土,钢筋和玻璃碎,所不同的这是一所中学。
    横梁很相似于通常的钢筋搁栅。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在我国中、小跨径桥梁上应用极为广泛,很有代表性。
    经过岁月的冲刷,社稷坛地面多处破损,坛墙也出现褪色、爆裂,四周壝垣砌体和琉璃构件也因为年代久远,出现了墙帽不均匀沉降、墙体通裂、钢筋外露。
    本文主要介绍了断桩事故中用偏心割刀切割水下钢筋笼的一种方法。
    泉港老闸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拆除工程采用了控制爆破技术。
    另外,卸载后,在正的受拉状态下,对于桩体和锚杆钢筋,变形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千万别娶女建筑师,他们需要的不是丈夫,是代价,这代价就是钢筋水泥砖头。
    应用该方法对一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损伤问题进行了研究,识别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结构的损伤分布。
    钢筋混凝土圆沉箱由于受力合理,在外海开敞式码头中得到广泛应用。
    瀛洲宾馆是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仿古建筑。文章介绍了该工程结构设计的有关内容。
    本报讯赤水市村民祝某某在房屋被征迁走后,又拆卖房屋的钢筋,没想到发生意外砸死路人,小利没贪成,反而把拆迁赔款赔去一半。

    汉字详情

    gāng,gàng [gang]
    部首: 506
    笔画: 9
    五笔: QMQ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OPBK
    四角: 87720

    详细解释

    gāng

    名词

    (1) (形声。从金,冈声。本义:铁和碳的合金。比生铁坚韧,比熟铁质硬) 同本义 。含碳(作为主要合金化成分)不超过1.7%的工业铁。如:钢版(文具名。或指钢质的版片,表面粗糙有细点纹,置于蜡纸下,以针形钢笔在纸上书写,即现透明的笔迹,用以油印。或指钢质电镌的印刷底版,可使文字花纹极细密,多用于印刷票据)

    (2) 另见 gàng

    gàng

    动词

    (1) 把刀在石、布、皮等上面用力磨擦几下使锋利些 。如:钢菜刀;钢镰刀;钢剃刀

    (2) 另见 gāng

    英文翻译

    steel; hard, strong, tough

    方言集汇

    ◎ 粤语:gong1 gong3

    宋本广韵

    jīn [jin]
    部首: 624
    笔画: 12
    五笔: TELB
    五行:
    仓颉: HBKS
    四角: 88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肉,从力,从竹。因为竹多筋,故从“竹”。本义:附着在骨上的韧带)

    (2) 同本义

    筋,肉之力也。——《说文》

    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五藏生成论》

    强者在内而摩其筋。——《考工记·弓人》

    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先折筋骨。——清· 方苞《狱中杂记》

    筋骨尽脱。——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筋皮(筋骨与皮肉);筋厮锁(身体已肢解,只剩筋络相连。比喻山河破碎);筋血(精力与血汗);筋条(身体结实强健);筋马(筋骨强健而不过于肥壮的马)

    (4) 肌肉的旧称 。如:筋丝无力(没有一点力气);筋疙疸(凸出的肌肉)

    (5) 静脉 。如:筋脉

    (6) 类似或可比作肋的东西 。如:叶筋;丝瓜筋;橡皮筋

    (7) 加强物、加固物 。如:钢筋

    (8) 植物的脉络 。如:这菜筋多嚼不烂

    英文翻译

    muscles; tendons

    方言集汇

    ◎ 粤语:gan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n1 [东莞腔] gin1 [台湾四县腔] gin1 [客英字典] gen1 gin1 [海陆丰腔] gin1 [梅县腔] gin1 [陆丰腔] gin1 [客语拼音字汇] gin1 [宝安腔] g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一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舉欣平聲開口三等kĭənk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