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

gǎn kǎi [ gan kai]
注音 ㄍㄢˇ ㄎㄞ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感慨 gǎnkǎi

(1) 心灵受到某种感触而慨叹(感慨不已)

她不免感慨地想道:“……真是事变知人心啦!”——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孙文《<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sigh with emotion;give vent to one's feeling about

词语解释

  1. 亦作“ 感嘅 ”。

    1.谓情感愤激。《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论》:“夫婢妾贱人感慨而自杀者,非能勇也,其计画无復之耳。” 唐 韩愈 《送董邵南序》:“ 燕 赵 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2. 感触,感叹。

    《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所以 陶渊明 欲息交, 嵇叔夜 欲絶交, 刘孝标 又做下《广絶交论》,都是感慨世情,故为忿激之谭耳。” 宁调元 《燕京杂诗》之四:“河山元气入残秋,感嘅时艰涕暗流。” 老舍 《骆驼祥子》三:“老者连连的点头,似乎有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感嘅”。 谓情感愤激。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论》:“夫婢妾贱人感慨而自杀者,非能勇也,其计画无復之耳。”
唐韩愈《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⒉ 感触,感叹。

《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所以陶渊明欲息交, 嵇叔夜欲絶交, 刘孝标又做下《广絶交论》,都是感慨世情,故为忿激之谭耳。”
宁调元《燕京杂诗》之四:“河山元气入残秋,感嘅时艰涕暗流。”
老舍《骆驼祥子》三:“老者连连的点头,似乎有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感慨的国语词典

心生感触而发出慨叹。

感慨的网络释义

感慨 (词语)

  • 感慨,是汉语词汇。拼音为gǎn kǎi。释义亦作“ 感嘅 ”。 一谓情感愤激。第二种意思为感触,感叹。《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所以 陶渊明欲息交, 嵇叔夜 欲绝交, 刘孝标又做下《广绝交论》,都是感慨世情,故为忿激之谭耳。”
  • 感慨的翻译

    英语: to sigh with sorrow, regret etc, rueful, deeply moved
    德语: vor Rührung seufzen (S)​
    法语: être vivement impressionné

    感慨造句

    他用诗歌来抒发他怀才不遇的感慨。
    回到久别的故乡,物是人非,怎不叫人感慨万端?
    他不禁感慨万分,觉得日子过得太快了。
    父亲得到老朋友去世的噩耗,感慨地说:“昨天还见着他,唉!真是人生朝露啊。”
    临终之前,他回想自己劳碌一生,壮志未酬,不禁感慨万分。
    看到祖国的巨变,抚今追昔,我感慨万端!
    今年粮食又是大丰收,老支书望着场院里刚收获的玉米感慨地说:“真是堆积如山哪!”。
    凡经历过这场劫难的人回首往事,痛定思痛,都感慨万分。
    战乱后,圆名园遗迹荡然无存,他不禁感慨系之。
    这位作家利用写作来抒发他生不逢辰的感慨。
    许多老师看见学生把饭菜洒得满桌都是,大发感慨:“这真是暴殄天物啊!”。
    世事变化莫测,不禁使人有今月古月的感慨。
    旧地重游,老华侨触景生情,感慨万千。
    经过战乱,名园遗迹荡然无存,不禁感慨系之。
    看到家乡的变化,我真是感慨万千,无法表达内心的喜悦。
    听了这首歌,真使人回肠荡气,感慨万千。
    那位受尽打击的中年人,在人面前常常感慨浮生如梦。
    老一辈的人看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不禁感慨祖国的发展之快。
    在这里,影子真是感慨万千啊!说不出感动,倒不出的悲伤。
    年到过北京,时隔40多年再旧地重游,我感慨万分。

    汉字详情

    gǎn [gan]
    部首: 440
    笔画: 13
    五笔: DGK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RP
    四角: 5333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咸声。本义:感动)

    (2) 同本义。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

    感,动人心也。——《说文》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系辞》。虞注:“动也。”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汤问》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后汉书·列女传》

    (3) 又如:感格(感动,感化);感咽(受感动而悲伤,泣不成声);感涕(感动而涕泪俱下);感慕(感动而思慕);感悦(感动悦服);感人肺腑(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感天动地(感动天地);感哽(感动得泣不成声)

    (4) 感应,影响

    (5) 又如:感制(感应制约);感会(感应会合);感验(应验);感变(感应变动)

    (6) 感触;触动感慨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易·成》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7) 又如:感目(触目);感事(受外界事物的触动);感逆(触犯,冒犯);感悔(受到触动而悔改)

    (8) 感谢;感激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感荷君子德,恍若乘朽栈。——韩愈《赠张籍》

    远辱专人惠书,辅以药物,极济所乏,衰疾有赖矣,感刻,感刻。——宋· 苏轼《与张元明书》

    (9) 又如:感刻(深深感激);感荷(感谢,感佩);感篆(感激而铭记在心);感仰(感戴敬仰);感喜(感激喜悦);感颂(感激颂扬)

    (10) 感慨,感伤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 杜甫《春望》

    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11) 又如:感忾(感叹。同“感慨”);感切(伤感凄切);感时(感慨时事的变迁或时势的变化);感悼(感伤哀悼,伤感);感恻(感伤悲痛)

    (12) 思念

    感物众而思深。——何晏《景福殿赋》。注:“犹思也。”

    (13) 又如:感思(思念);感逝(感念往昔);感逝山阳(表示对亡友的哀念)

    (14) 感染,感受。多用于疾病

    太夫人并无别症,偶感了些风寒。——《红楼梦》

    (15) 又如:感风(谓中风;宋代太学诸生请假外宿,例以“感风”为辞);感疾(染病);感通(有感于此而通于彼)

    (16) 迷惑

    使人不能执一者,物感之也。——《吕氏春秋》

    (17) 通“减”( jiǎn)。减损,减少

    其满为感,其虚为亡。——《管子·侈靡》

    名词

    (1) 感触;情绪;意念 。如:善感;伤感;百感交集;多愁善感;美感;预感;手感;颇有所感;读后感;杂感;观感

    英文翻译

    feel, perceive, emo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gam2
    ◎ 客家话:[梅县腔] gam1 gam3 [陆丰腔] gam3 [客英字典] gam3 [沙头角腔] gam3 [客语拼音字汇] gam3 [台湾四县腔] gam3 [宝安腔] gam3 [东莞腔] gam3 [海陆丰腔] gam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八感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禫上聲開口一等kɒmkomx/koom
    部首: 339
    笔画: 12
    五笔: NWVQ

    感慨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