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 [jin]
部首 竹部(竹部)
笔画 12画
结构 上下结构
部首为竹部(竹部),总笔画12画,五行属木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6
统一码 7B4B
仓颉 HBKS
郑码 MQYM
四角号码 88227
电码 4585
区位码 2978
姓名学
五笔 TELB
注音 ㄐㄧㄣ,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314314351153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筋的五行属性木,推荐搭配:

宜配:水、火属性字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转筋、筋骨、青筋、筋络、筋脉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1. (会意。从肉,从力,从竹。因为竹多筋,故从“竹”。本义:附着在骨上的韧带)

  2. 同本义

    筋,肉之力也。——《说文》

    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五藏生成论》

    强者在内而摩其筋。——《考工记·弓人》

    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先折筋骨。——清·方苞《狱中杂记》

    筋骨尽脱。——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筋皮(筋骨与皮肉);筋厮锁(身体已肢解,只剩筋络相连。比喻山河破碎);筋血(精力与血汗);筋条(身体结实强健);筋马(筋骨强健而不过于肥壮的马)

  4. 肌肉的旧称。如:筋丝无力(没有一点力气);筋疙疸(凸出的肌肉)

  5. 静脉。如:筋脉

  6. 类似或可比作肋的东西。如:叶筋;丝瓜筋;橡皮筋

  7. 加强物、加固物。如:钢筋

  8. 植物的脉络。如:这菜筋多嚼不烂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肉,从力,从竹。因为竹多筋,故从“竹”。本义:附着在骨上的韧带)

(2) 同本义

筋,肉之力也。——《说文》

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五藏生成论》

强者在内而摩其筋。——《考工记·弓人》

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先折筋骨。——清· 方苞《狱中杂记》

筋骨尽脱。——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筋皮(筋骨与皮肉);筋厮锁(身体已肢解,只剩筋络相连。比喻山河破碎);筋血(精力与血汗);筋条(身体结实强健);筋马(筋骨强健而不过于肥壮的马)

(4) 肌肉的旧称 。如:筋丝无力(没有一点力气);筋疙疸(凸出的肌肉)

(5) 静脉 。如:筋脉

(6) 类似或可比作肋的东西 。如:叶筋;丝瓜筋;橡皮筋

(7) 加强物、加固物 。如:钢筋

(8) 植物的脉络 。如:这菜筋多嚼不烂

英语翻译

muscles; tendons

方言集汇

◎ 粤语:gan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n1 [东莞腔] gin1 [台湾四县腔] gin1 [客英字典] gen1 gin1 [海陆丰腔] gin1 [梅县腔] gin1 [陆丰腔] gin1 [客语拼音字汇] gin1 [宝安腔] gin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一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舉欣平聲開口三等kĭənkion

百度释义

(1)(名)肌的旧称。

(2)(名)〈口〉(~儿)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牛蹄~儿。

(3)(名)〈口〉可以看见的皮下静脉管:青~。

(4)(名)(~儿)像筋的东西:叶~|钢~|铁~|橡皮~儿。

现代汉语词典

筋jīn
(1)(名)肌的旧称。
(2)(名)〈口〉(~儿)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牛蹄~儿。
(3)(名)〈口〉可以看见的皮下静脉管:青~。
(4)(名)(~儿)像筋的东西:叶~|钢~|铁~|橡皮~儿。

康熙字典

筋【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竻《廣韻》《集韻》《韻會》舉欣切《正韻》居銀切,𠀤音斤。《說文》肉之力也。从肉从力从竹。竹,物之多筋者。《禮·曲禮》老者不以筋力爲禮。《周禮·天官·醫師》凡藥以辛養筋。《釋名》筋,力也。肉中之力,氣之元也,靳固于身形也。《博雅》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

竹名。《戴凱之·竹譜》筋竹,長二丈許,圍數寸,至堅利,南土以爲矛。其筍未成竹時,堪爲弩絃。

藥名。《本草》白茅根,一名土筋。

姓,出《姓苑》。

《集韻》渠焉切,音乾。大腱也。《篇海》俗作䈥。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筋【卷四】【筋部】

肉之力也。从力从肉从竹。竹,物之多筋者。凡筋之屬皆从筋。居銀切

说文解字注

(筋)肉之力也。力下曰筋也。筋力同物。今人殊之耳。考工記故書筋或作薊。从肉力。从竹。竹、物之多筋者。說從竹之意。居銀切。十三部。凡筋之屬皆从筋。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