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官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汉 代水衡都尉的属官。主掌铸钱。
《史记·平準书》:“公卿请令京师铸钱钟官赤侧。” 司马贞 索隐:“钟官,掌铸赤侧之钱。”《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属官:有上林、均输、御羞、禁圃、辑濯、钟官。”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钟官,主铸钱官也。”《汉书·王莽传下》:“民犯铸钱……其男子槛车,儿女子步,以铁锁琅当其颈,传诣钟官。”
汉 代乐府中掌铸鎛钟的官。
王国维 《观堂集林·齐鲁封泥集存序》:“餘如挏马五丞中之有农丞、乐府之有鐘官。”自注:“此乐府铸鐘鎛之官,非水衡掌铸钱之鐘官也。”
引证解释
⒈ 汉代水衡都尉的属官。主掌铸钱。
引《史记·平準书》:“公卿请令京师铸钱钟官赤侧。”
司马贞索隐:“钟官,掌铸赤侧之钱。”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属官:有上林、均输、御羞、禁圃、辑濯、钟官。”
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钟官,主铸钱官也。”
《汉书·王莽传下》:“民犯铸钱……其男子槛车,儿女子步,以铁锁琅当其颈,传诣钟官。”
汉代乐府中掌铸鎛钟的官。 王国维《观堂集林·齐鲁封泥集存序》:“餘如挏马五丞中之有农丞、乐府之有鐘官。”
自注:“此乐府铸鐘鎛之官,非水衡掌铸钱之鐘官也。”
钟官的网络释义
钟官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左形,右声。鐘:本义:古代打击乐器,青铜制)
(2) 同本义
钟,乐钟也。——《说文》。杨树达曰:“钟者,可捶之物。”
钟,铃也。——《广雅·释器》
垂之和钟。——《礼记·明堂位》
钟音之器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大钟鼎。——《淮南子·本经》
细钧有乐,钟兑音也。——《国语·周语》
声如洪钟。——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
钟磬置水中。
(4) 又
独以此钟名。
(5) 又
如钟鼓不绝。
(6) 又如:钟磬(两种古代乐器);钟鼎之家(宴享时列鼎、击钟奏乐的古代贵族家庭);钟石(指乐器中的钟和磬);钟板(钟和云板);钟乳(古钟面隆起的饰物。在钟带间,形似乳,故叫钟乳);钟室(悬钟之室);钟师(古官名。掌击钟奏乐);钟鼓(钟和鼓,两种乐器名。指演奏音乐);钟吕(乐钟);钟鼎(钟和鼎。上面多铭刻记事表功的文字);钟鼓之色(欢欣喜乐的面色);钟铭(钟上的铭文)
(7) 专指佛寺悬挂的钟 。用以作报时、报警、集合的信号
姑苏城外 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 张继《枫桥夜泊》
(8) 又如:钟定(寺庙在一日既终以后,钟声止息不再敲打);钟鱼(形同鲸鱼的撞钟大木);钟梵(寺院的钟声和诵经声)
(9) 泛指一般报时的钟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唐· 李商隐《无题》
(10) 又如:时钟;石英钟;警钟;挂钟;摆钟;钟漏(古代报时的漏刻和钟声)
(11) 指时间、钟点 。如:早晨七点钟
名词
(1) (形声。从金,重声。本义: 古时盛酒的器皿。现也称“盅”)
(2) 同本义
锺,酒器也。——《说文》
受同异同。——《书·顾命》。按,皆以同为(锺)之。段氏谓古贮酒大器,自锺而注入尊。
尧舜千钟, 孔子百觚。——《孔从子·儒服》
有玻璃钟。——《晋书·崔洪传》
小龙接过壶来,将酒斟在他盏中,酒比钟高出三五分来,更不漫出。——《西游记》
(3) 大酒杯
琉璃钟,琥珀浓。——李贺《将进酒》
二间夹锺。——《礼记·明堂位》
二间夹锺。——《国语·周语》
(4) 又如:
(5) 姓。如:钟牙(钟子期、俞伯牙的并称);钟子(指钟子期)
量词
(1) 酒杯、茶杯,与“盅”通
尧舜千钟。——《孔丛子·儒服》
胡饮后,到酒一举三钟。——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2) 古容量单位 ,春秋时齐国公室的公量,合六斛四斗。之后亦有合八斛及十斛之制
齐旧四量:豆、区、釜、钟…釜十则钟。——《左传·昭公三年》
(3) 又如:钟石(容量单位。一钟受六斛四斗,一石受十斗);钟庾(钟和庾。两种容量单位);钟斛(钟和斛。两种古容量单位)
动词
(1) 集聚
泽,水之钟也。——《国语·周语》
(2) 又如:钟萃(汇集);钟聚(汇集,集聚);钟泄(蓄洪和放水);钟美(集美);钟秀(聚集灵秀之气)
(3) 介词。适逢,当
方今钟百王之季,当阳九之会。——刘越石《劝进表》
(4) 又如:钟祸(惹祸,遭祸);钟值(遭逢)
(5) 寄托
经危履险阻,未知命所钟。——《磐石篇》
(6) 又如:钟心(钟情,感情专注);钟念(钟爱)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
),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2) 同本义
官,吏事君也。——《说文》
有虞氏官五十, 夏后氏官百, 殷二百, 周三百。——《礼记·明堂位》
任官然后爵之。——《礼记·王制》
在官言官。——《礼记·曲礼》
官师一庙。——《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
举不失选,官不易方。——《左传·襄公九年》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
(4) 官府(政府机关)
官,官舍曰官。——《字汇》
官,谓朝廷治事之处也。——《礼记·王藻》注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之矣。愿以闻于官。——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聊斋志异·促织》
有华阴令欲媚上官。
(5) 又如:官局(官署。政府所设的机构);官寺(官署、衙门的旧称);官项(官府的钱项);官休(纠纷经官府裁定了结)
(6) 通“馆”。房舍,馆舍
官乃馆之古文,闲官即闲馆,谓馆舍之空虚者。——俞樾《诸子平议》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论语》
(7) 官场,官吏阶层及其活动范围 。如:官俗国体(官场习俗,国家制度)
(8) 器官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正而神欲行。——《庄子·养生主》
(9) 又如:五官;感官
(10) 官职,职位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位卑则足羞,官盛而近谀。——唐· 韩愈《师说》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1) 又如:官秩(官阶与俸禄);官守(官位职守,官员职责);家父辞官回到省城来
(12) 古时用以称天子
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资治通鉴》 晋成帝咸廉三年译注:“称天子为官家,始见于此。”
(13) 又如:官里(皇帝);官窑(专为皇家服务的瓷窑);官院(王子所居的院子)
(14) 姓
形容词
(1) 属于国家、政府或公家的 。如:官街(都市中的大街);官地(属于政府所有的地);官会子(宋朝颁行的纸币);官银(官府铸造而流通的银锭;应向官府交纳的银两);官车;官仓
(2) 公;公有。与“私”相对
何须把官烛,似恼鬓毛苍。——唐· 杜甫《台上》
(3) 又如:官厕所;官大道;官中的(公共的,公家的);官中(大家庭中共有的银钱)
动词
(1) 当官,作官
论定然后官之。——《礼记·王制》
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曹操《论吏士行能论》
阿品远官 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 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官兴(官瘾);官声(做官的名声);官照(官员任职的执照,也称部照);官常(为官的职责)
(3) 做官做到 。如:官至户部郎中;官居方面(担任总掌一方军政大权的官)
(4) 通“管”(
)。管制,管理轨守其时,有官天财。——《管子·山国轨》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n1 [海陆丰腔] gon1 kwan1 [梅县腔] gwon1 [台湾四县腔] gon1 kwan1 [客英字典] gwon1 kwan1 [东莞腔] gon1 [客语拼音字汇] gon1 guon1 [陆丰腔] gon1 [宝安腔] go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官 | 古丸 | 見 | 桓 | 平聲 | 寒 | 合口一等 | 桓 | 山 | kuan | kuɑ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