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释义
(1) 解释词语或文章的意义
(2) 指佛教教义
词语解释
解释义理;阐明意义。
《后汉书·蔡邕传》:“昔 孝宣 会诸儒於 石渠 , 章帝 集学士於 白虎 ,通经释义,其事优大,文武之道,所宜从之。”
解释词义或文义。亦指所解释的文字。
指佛教教义。
《魏书·高祖纪下》:“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
引证解释
⒈ 解释义理;阐明意义。
引《后汉书·蔡邕传》:“昔孝宣会诸儒於石渠,章帝集学士於白虎,通经释义,其事优大,文武之道,所宜从之。”
⒉ 解释词义或文义。亦指所解释的文字。
⒊ 指佛教教义。
引《魏书·高祖纪下》:“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
释义的国语词典
解释文义。
释义的网络释义
释义 (词语解释)
释义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采(
),睪( )声。采,有辨别、分析义。本义:脱掉,解下)(2) 同本义
释,解也。从采,取其分别物也。睪声。——《说文》
释获。——《仪礼·大射仪》
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谷梁传·昭公二十九年》
主人释服。——《仪礼》
(3) 又如:释绂(解下印绶。指致仕罢官);释褐(除去平民的衣服,换上官服。即“作官”)
(4) 解释
乃使行人 奚斯释言于 齐。——《国语·吴语》
(5) 又如:释情消迹(消除误会;予以和解);释言(以言语自作解释);释例(说明所著书的凡例)
(6) 释放;赦免
怀王竟听 郑袖,复释去 张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豪民气尽,以额叩头,谢不敢。乃释之。——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7) 舍弃;抛弃
故释先王之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吕氏春秋·察今》
乃请释子服何于吴。——《左传·哀公八年》
君其释申生也。——《国语·晋语》。注:“释,舍也。”
(8) 又如:释法(舍弃法令而不施用)
(9) 放下;放开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宋· 欧阳修《归田录》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养生主》
(10) 又如:力叮不释(用力叮住不放)
(11) 消失
虽欲爱君,惑不释也。——《国语·晋语》
(12) 溶化;消融
涣兮其若冰之将释。——《老子》
(13) 又如:如冰之将释(就像冰将消融那样)
(14) 泡在水里或其他液体里
欲濡肉,则释而煎之以醢。——《礼记·内则》
(15) 发,射出
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书·太甲上》
(16) 解除;免除
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清· 黄宗羲《原君》
(17) 又如:释去仔肩(卸掉责任;放下重担);释憾(解除心中的怨恨。指报复);释难(解除困难);释闷(解闷儿;排遣烦闷);释四增美(除去邪僻之念,增加美善的质性)
(18) 淘米
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诗·大雅·生民》
名词
中国佛教用作释迦牟尼的简称 。是佛陀的姓氏;自东晋以后,佛教出家人自称释子,对外人而言称释氏。如:释厄(唐僧遭受的魔难);释老(指释伽牟尼与老子。即佛家与道家。也叫“释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 同本义
义固不杀人。——《墨子·公输》
义不杀少。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引喻失义。——诸葛亮《出师表》
度义而后动。——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 秦。(义,坚持正义。)—— 宋· 苏洵《六国论》
(3) 又如:丈义(主持正义);义断恩绝(恩情道义断绝);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容推辞)
(4) 情谊
违情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无情无义;忘恩负义;义义合合(团结和睦);义让(为顾及情谊而相让);义友(结义或聚义的友辈);义兄弟(结义的兄弟);义气(为情谊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作自我牺牲的气度)
(6) 意义;意思
见义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词义
(8) 理 。如:义以成命(国家的法令,必以义理为依据,方能施行);义薄云天(义理高厚,直达云天。形容道义极为隆盛)
(9) 姓
形容词
(1) 名义上的
隐士赵逸,来至京师, 汝南王拜为义父。——《洛阳伽蓝记》
(2) 又如:义子(非亲生之子,而认作父子或母子关系);义父(经拜认为父。非亲生之父,即干爹,假父)
(3) 与志愿者有关的;由志愿者组成的 。如:义状(起义的状子);义军;义从(志愿的随从)
(4) 善;美
宣昭义问。——《诗·大雅·文王》
(5) 又如:义问(善声;美好的声誉);义荣(由于修身立德而自然具有的荣誉);义心(常存节义的心境)
(6) 用于施舍、救济的;为公益而不取报酬的 。如:义庄(旧指某些豪绅地主拨出部分田地,作为族产,以供祭祀办学、救济本族孤寡等费用);义田(为救助穷困者而购置的田地)
(7) 假的 。如:义杖;义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