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目

xǐng mù [ xing mu]
注音 ㄒ一ㄥˇ ㄇㄨ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醒目 xǐngmù

(1) 显明突出,引人注意

(of written words or pictures)catch the eye;attract attention;be striking

词语解释

  1. 谓睁眼不眠。

    宋 梅尧臣 《永叔赠酒》诗:“一夕復一夕,醒目常不眠。”

  2. 显眼,引人注目。

    清 程麟 《此中人语·神船》:“遂登舟,伏船头上舱中眺望,模糊不甚醒目。”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八章:“代表们都穿上新分的较为醒目的衣裳。”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四章:“这里插着一个很大的木牌,写着醒目的大字。”

  3. 谓使眼目清新。

    郭小川 《中国的秋天》诗:“面对这无限风光,怎能不醒目动心!”

  4. 即醒木。

    清 范述祖 《杭俗遗风》:“大书,一人独説,不用傢伙,惟有醒目一块,纸扇一把。”参见“ 醒木 ”。

引证解释

⒈ 谓睁眼不眠。

宋梅尧臣《永叔赠酒》诗:“一夕復一夕,醒目常不眠。”

⒉ 显眼,引人注目。

清程麟《此中人语·神船》:“遂登舟,伏船头上舱中眺望,模糊不甚醒目。”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三八章:“代表们都穿上新分的较为醒目的衣裳。”
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四章:“这里插着一个很大的木牌,写着醒目的大字。”

⒊ 谓使眼目清新。

郭小川《中国的秋天》诗:“面对这无限风光,怎能不醒目动心!”

⒋ 即醒木。参见“醒木”。

清范述祖《杭俗遗风》:“大书,一人独説,不用傢伙,惟有醒目一块,纸扇一把。”

醒目的国语词典

形象鲜明,引人注意。如:「红色的标题很醒目。」也作「醒眼」。

醒目的网络释义

醒目 (碳酸饮料)

  • 醒目汽水是可口可乐公司为中国顾客生产的一种碳酸饮料,1997年开始在中国销售。
  • 在美国也可以买到部分品种的醒目汽水。
  • 醒目 (词语释义)

  • 醒目,汉语词汇。
  • 拼音:xǐng mù
  • 释义:本意为明显突出,引人注意,让人一眼就看到,类似四川话的“醒豁”。
  • 醒目的翻译

    英语: eye-grabbing (headline)​, striking (illustration)​
    德语: ins Auge fallen (V)​, knallig (Adj)​
    法语: frappant, voyant

    醒目造句

    公园内的提示牌上醒目地写着“严禁攀折花木”几个大字。
    自信是在翡翠堆中醒目的黄金。
    想,看树丫上蝉虫鸣叫,我忽然感觉自己是多么地幸福。心情没有了,我忽然看到有个亮点,好醒目,一
    生命像道路,路在延伸,那醒目的路标是人生对理想的追求。
    墙上有一行醒目的大字。
    校门前大幅的欢迎标语格外醒目。
    相关的情况下,延长了下级法院的审判,在审判,因为醒目的情况下,审批和备案。
    你看上去非常醒目,今天。
    在爬山的路线上,老师为学生做了醒目的标记。
    机会不会自动地找到你,你必须不断而又醒目地亮出你自己吸引别人的关注才有可能寻找到机会。但是第一步必须让人发现你,进而赏识和信仰你。因此,你必须勇于尝试,一次次地去叩响机会的大门,总有一扇会为你打开的。
    山路上,一块块醒目的路标接踵而来,叫人提心吊胆。
    望着那件朝思暮想的光纤照人的衣服,我的心无法阻止我的脚步。我一次次靠近你,当我伸手去拿时,吊牌上出现一行醒目的天文数字,我缩回手,抄在囊中羞涩的口袋里,扭过头,转过身子,很失落地离开你。
    意思是,显现在人类眼前的,即醒目的或者可以测量的自然事件,被称为自然现象或者自然事件,它们追溯到了自然原因。
    那些醒目而美丽的,不一定是好的;但那些好的,通常都是美丽的。
    职场真言:头脑醒目一点,处世低调一点,为人谦逊一点,做事积极一点,待人和善一点。
    月亮上的黑斑比月光更醒目。
    得体醒目扎眼迷人诱人时新新式小巧可爱气派新颖聘用结实神奇。
    云锦图案布局严谨、丰满端庄,设色浓艳醒目,姹紫嫣红,斑驳陆离,光彩夺目。
    转动眼睛一分钟:眼球可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能锻炼眼肌,提神醒目。
    站在远处看,招牌上炫目的中国字非常醒目。

    汉字详情

    xǐng [xing]
    部首: 714
    笔画: 16
    五笔: SGJG
    五行:
    仓颉: MWAHM
    四角: 16615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酉,星声。酉( yǒu)与酒有关。本义:酒醒)

    (2) 同本义

    醒能述以文。——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今宵酒醒何处。——宋· 柳永《雨霖铃》

    (3) 又如:醒酒石(可以醒酒的石头);醒酒汤(可以醒酒的羹汤);醒药(醒酒的药);醒狂(不醉而狂)

    (4) 醒悟 。如:猛醒(猛然觉悟;忽然明白过来);醒心(神志清醒;清醒的认识);醒素(清醒);梦醒

    (5) 睡眠状态结束或尚未睡着

    既而儿醒。——《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夫亦醒。

    大儿醒。

    大儿初醒声。

    (6) 又如:醒睡(睡眠中保持警觉,不沉睡);醒困(消除困倦);醒松(惺松。刚苏醒的样子);醒觉(由睡眠或昏迷而苏醒)

    (7) 动植物的恢复生机或由蛰伏而活动 。如:醒水(秧苗插下后复苏存活);醒绽(方言。树木返青发芽)

    (8) 方言。知道,懂得 。如:醒得(懂得,知道);醒事(懂事)

    (9) 消除

    等她气醒了,再回家来。——周立波《山乡巨变》

    (10) 用同“擤”

    摸出手帕醒鼻涕。——巴金《电》

    (11) 又如:醒鼻涕(擤鼻涕)

    形容词

    (1) 明白;明显

    童奶奶道:“这话我不醒的。”——《醒世姻缘传》

    (2) 又如:醒醒白白(明明白白);醒豁(清醒,明白);醒眼

    (3) 用同“腥” 。如:手醒(手腥)

    英文翻译

    wake up; sober up; startle

    方言集汇

    ◎ 粤语:seng2 sing1 sing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ang3 siang1 [梅县腔] siang3 [沙头角腔] siang3 [客语拼音字汇] xiang3 [客英字典] siang3 ciang3 [宝安腔] siang3 [东莞腔] siang3 [陆丰腔] siang3 [台湾四县腔] siang3 sia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桑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sengsieŋ
    [mu]
    部首: 512
    笔画: 5
    五笔: HHH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U
    四角: 601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2) 同本义

    目,人眼,象形。——《说文》

    目者,气之清明者也。——《礼记·郊特牲。》

    目者,心之符也。——《韩诗外传》

    夫妻反目。——《易·小畜卦》

    睅其目,皤其腹。——《左传·宣公二年》

    满目萧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瞋目大怒。——晋· 干宝《搜神记》

    目似瞑。——《聊斋志异·狼三则》

    目不忍睹。——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目不斜视(眼睛不向旁边看,形容为人正派);目见耳闻(亲眼看见,亲耳听到);目治手营(亲眼观察,亲手试验);目空一世(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目眩神摇(眼花缭乱,心神摇荡);目无下尘(眼睛不朝下看。形容态度高傲。下尘,下风,喻指比自己低下的人);目耗(眼睛昏花);目指(用眼睛示意指点);目眦(眼眶);目珠(眼球);目睛(眼珠);目精(眼珠;眼睛)

    (4) 目光;眼力

    四海注目。——《晋书·孙惠传》

    (5) 又如:目捷(目光敏捷);目击道存(眼光一接触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目色(视力);目使颔令(用眼色和下颔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态度骄横);目注(目光注视);目波(水波似的目光、谓目光流盼如水波);目逆(以目光相迎);目极(用尽目力远望)

    (6) 孔眼

    举一纲而万目张。——郑玄《诗谱序》

    (7) 又如:纲举目张;一个60目的筛

    (8) 条目;要目 。如:目次(书刊上的目录。表示内容的篇目次序)

    (9) 目录 。如:参考书目;故事节目

    (10) 首领;头目

    夷目嘉符。——《广东军务记》

    (11) 又如:目把(指西南少数民族中的小首领)

    (12) 分类学上位于科之上、纲之下的类别 。如:松柏目

    (13) 名目,数目;行列

    不在使者之目。——宋· 文天祥《后序》

    动词

    (1) 观看,注视

    指目陈胜。——《史记·陈涉世家》

    指目牵引。——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目过(过目;细看);目下十行(形容看书速度极快);目及(看到);目染(因经常看见而受到影响);目笑(目视而窃笑);目礼(以目注视,表示敬意);目断(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目识(看后即记住);目属(瞩目;注视);目艳(看到美好的事物而感到羡慕);目为(看作)

    (3) 递眼色,使眼

    酒阑,吕布因目留 高祖。——《史记·高祖本纪》

    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目交心通(以眼色传情,心中相互沟通);目挑眉语(以眉目挑逗传情);目指气使(用眼神和气色示意,以支使别人。形容态度骄横);目禁(用眼色禁止别人言行);目语额瞬(眉毛眼睛能作态示意)

    (5) 看待

    不敢以说书目敬亭。——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英文翻译

    eye; look, see; division, topic

    方言集汇

    ◎ 粤语:m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uk7 muk8 [客英字典] muk7 muk8 [台湾四县腔] muk7 muk8 [东莞腔] muk7 [陆丰腔] muk7 [梅县腔] muk8 muk7 [沙头角腔] muk7 [宝安腔] muk7 | muk8 [客语拼音字汇] mug5 mug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miukmĭ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