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饮
词语释义
酣饮
(1) 畅饮;痛饮
词语解释
畅饮;痛饮。
《后汉书·周举传》:“ 商 与亲暱酣饮极欢。”《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 渥 居丧,昼夜酣饮作乐。”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陈忠愍公》:“夷酋入城,登 镇海楼 酣饮。”
引证解释
⒈ 畅饮;痛饮。
引《后汉书·周举传》:“商与亲暱酣饮极欢。”
《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渥居丧,昼夜酣饮作乐。”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陈忠愍公》:“夷酋入城,登镇海楼酣饮。”
酣饮的国语词典
畅饮。
酣饮的网络释义
酣饮
酣饮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酉,从甘,甘亦声。从“酉”,表示与酒有关。“甘”也具有表意作用。本义:酒喝得很畅快)
(2) 同本义
酣,酒乐也。——《说文》
酣,乐也。——《广雅》
酒酣,上击筑自歌。——《汉书·高帝纪》
代君至酒酣。——《吕氏春秋·长攻》
秦王饮酒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史记·魏公子列传》
宴酣之乐。——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3) 又如:酣湑(畅饮欢乐);酣饫(酒醉饭饱);酣歌(畅饮乐极而歌唱);酣兴(尽情喝酒的乐趣);酣叫(畅饮且大声地呼叫);酣放(嗜酒畅饮而行为放纵);酣酣(畅饮醉酒的样子);酣宴(纵情饮宴)
(4) 浓盛;盛美
荷花落日红酣。——宋· 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
(5) 又如:酣春(春色最盛美的时候);酣酣(形容景色极盛美)
(6) 舒畅痛快 。如:酣边(畅快,高兴);酣歌(忘情高歌);酣笑(大笑);酣足(痛快满足);酣悦(畅快喜悦)
(7) 睡眠甜浓 。如:酣沉(形容睡眠浓甜而深沉);酣卧(熟睡);酣呼(酣睡时打呼噜);酣寝(熟睡)
(8) 充足;饱满 。如:酣畅(感情饱满,表达尽意);酣边(兴头上,兴趣正浓时)
副词
(1) 尽情地;痛快地
酣饮不知醉。——曹丕《善哉行》
战酣日暮。——《淮南子·览冥》
(2) 又如:酣闹处(激烈之时);酣斗(激烈战斗);酣鏖(战斗剧烈而持久)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iam2 [客语拼音字汇] ham2 ham2 [客英字典] tiam2 [东莞腔] gam1 [梅县腔] tiam2 [台湾四县腔] tiam2 [宝安腔] ham2 tiam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酣 | 胡甘 | 匣 | 談 | 平聲 | 覃 | 開口一等 | 咸 | 談 | ɣɑm | gham/ham |
详细解释
yǐn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人形,左上边是人伸着舌头,左下边是酒坛(酉)。象人伸舌头向酒坛饮酒。小篆演变为“飲”,隶书作“饮”。本义:喝)
(2) 同本义。有时特指喝酒
飮,飮也。——《说文》。今隶作饮。
君子以饮食宴乐。——《易·需》。虞注:“水流入口为饮。”
饮酒浆饮,俟于东房。——《仪礼·公食礼》
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孟子·告子上》
子反受而饮之。——《韩非子·十过》
项王即日因留 沛公与饮。——《史记》
(3) 又如:豪饮(放量饮酒);饮水茹藻(喝泠水吃淡味食品。喻处境艰难或内心抑郁之情);饮茶;一饮而尽;饮水(喝水)
(4) 含;忍
耕男饐妇猛一省,髑髅饮冤死犹警。——清· 贝青乔《哀甬乐》
(5) 又如:饮恨而终(含恨而死);饮冤(含冤);饮默(忍着不吭声);饮气(忍气)
(6) 隐没;藏匿。通“隐”
然终不伐其能饮其德。——《汉书·游侠朱家传》
趣以饮章,辞情何缘复闻?——《后汉书·蔡邕传》
(7) 又如:饮章(匿名的奏章)
名词
(1) 酒
辨四饮之物。——《周礼·酒正》
(2) 又如:饮徒(酒友,酒徒);饮豪(指酒量极大);饮令(酒令)
(3) 统指饮食 。如:饮馔(饮食);饮食男女(指食色之欲);饮局(饭局、酒宴)
(4) 饮料
司马子反渴而求饮。——《吕氏春秋·权勋》
(5) 又如:冷饮;热饮
(6) 另见
yìn
动词
(1) 把水给人或牲畜喝
饮之食之,教之诲之。——《诗·大雅·公刘》
(2) 又如:饮羊(指羊贩让羊多饮水,增加其体重以牟利。后引申为欺诈牟利);饮水(给牲口喝水);饮马长江(在长江边给战马喝水。指渡江南下进行征伐)
(3) 用酒食款待
中军置酒饮归客。——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又如:饮客(用酒食款待客人);饮劳(以酒食慰劳)
(5) 另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