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醉
词语释义
酣醉
(1) 大醉。多用于比喻
引证解释
⒈ 半醉。
引《晋书·隐逸传·陶潜》:“或要之共至酒坐,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
元戴良《和陶渊明<饮酒>诗》之九:“惟於酣醉中,归路了不迷。”
⒉ 沉醉;大醉。
引《晋书·阮籍传》:“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
唐王昌龄《大梁途中作》诗:“当时每酣醉,不觉行路难。”
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五章:“她深恐自己的揣想成了事实--丈夫因酣醉打架入狱。”
酣醉的国语词典
饮酒大醉。
酣醉的网络释义
酣醉
酣醉的翻译
酣醉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酉,从甘,甘亦声。从“酉”,表示与酒有关。“甘”也具有表意作用。本义:酒喝得很畅快)
(2) 同本义
酣,酒乐也。——《说文》
酣,乐也。——《广雅》
酒酣,上击筑自歌。——《汉书·高帝纪》
代君至酒酣。——《吕氏春秋·长攻》
秦王饮酒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史记·魏公子列传》
宴酣之乐。——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3) 又如:酣湑(畅饮欢乐);酣饫(酒醉饭饱);酣歌(畅饮乐极而歌唱);酣兴(尽情喝酒的乐趣);酣叫(畅饮且大声地呼叫);酣放(嗜酒畅饮而行为放纵);酣酣(畅饮醉酒的样子);酣宴(纵情饮宴)
(4) 浓盛;盛美
荷花落日红酣。——宋· 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
(5) 又如:酣春(春色最盛美的时候);酣酣(形容景色极盛美)
(6) 舒畅痛快 。如:酣边(畅快,高兴);酣歌(忘情高歌);酣笑(大笑);酣足(痛快满足);酣悦(畅快喜悦)
(7) 睡眠甜浓 。如:酣沉(形容睡眠浓甜而深沉);酣卧(熟睡);酣呼(酣睡时打呼噜);酣寝(熟睡)
(8) 充足;饱满 。如:酣畅(感情饱满,表达尽意);酣边(兴头上,兴趣正浓时)
副词
(1) 尽情地;痛快地
酣饮不知醉。——曹丕《善哉行》
战酣日暮。——《淮南子·览冥》
(2) 又如:酣闹处(激烈之时);酣斗(激烈战斗);酣鏖(战斗剧烈而持久)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iam2 [客语拼音字汇] ham2 ham2 [客英字典] tiam2 [东莞腔] gam1 [梅县腔] tiam2 [台湾四县腔] tiam2 [宝安腔] ham2 tiam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酣 | 胡甘 | 匣 | 談 | 平聲 | 覃 | 開口一等 | 咸 | 談 | ɣɑm | gham/ham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酉(
),从卒。“酉”表示酒,“卒”表示终结。酒喝到不能再喝的时候,就醉了。本义:醉酒)(2) 同本义(饮酒过量,神志不清)
醉,酒卒也。各卒其度量,不至于乱也。一曰酒溃也。——《说文》。
既醉而出,并受其福。——《诗·小雅·宾之初筵》
对饮酒醉。——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醉里吴音相媚好。——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沉醉不知归路。——宋· 李清照《如梦令》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苍颜白发,頺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醉醇醲。——明· 刘基《卖柑者言》
酉,为酒所酣曰醉。——《洪武正韵》
(3) 又如:醉是醒时言(醉后说的常是真心话);醉饱(酒足饭饱);醉沈(指酒后所作的书画);醉魔咕咚(醉呼呼);醉兴勃勃(醉后神情亢奋);醉呼卢(醉呼呼睡大觉);醉沉沉(沉醉的样子)
(4) 用酒浸制的
瓮中取醉蟹,最忌用灯。——《闲情偶寄》
(5) 又如:醉蟹(酒渍的螃蟹);醉虾
(6) 昏愦,糊涂 。如:醉梦(指人糊里糊涂如醉如梦);醉命(胡乱下的命令);醉痴(精神恍惚不安)
(7) 沉酣入迷;爱好
目断南浦云,心醉东郊柳。——《送赵六贞固》
(8) 又如:醉乡砚田(沉缅于美酒与文墨之间);醉飞吟盏(在喝酒的同时作诗);醉侯(称喜欢喝酒而又有酒量的人);醉翁(喜好喝酒的老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ui5 [客英字典] zui5 [沙头角腔] zui5 [陆丰腔] zui5 [台湾四县腔] zui5 [宝安腔] zui5 [东莞腔] zui5 [梅县腔] zui5 [客语拼音字汇] zui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醉 | 將遂 | 精 | 脂A合 | 去聲 | 寘 | 合口三等 | 止 | 脂A | tswi | cyih/zvi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