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那么
(1) 表示顺着上文的意思,引出应有的结果
(2) 也作“那末”
词语解释
亦作“ 那末 ”。亦作“ 那们 ”。亦作“ 那吗 ”。
1.指示性质、状态、方式、程度等。《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噯哟!姑太太,不是我哟,我没那么大造化哟!”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也不能那么说,作用当然有。” 徐迟 《精神分析》:“那末多人,真是精神总动员。”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谣释名》:“假作民谣的命意属辞,没有自然民谣那们单纯质朴。”
放在数量词前,表示估计。
张天翼 《移行·温柔制造者》:“奔了那么一二十丈远,女的跑上去揪他回来。”
表示顺着上文的语意,申说应有的结果。
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如果作者是一个斗争者,那么,无论他写什么,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斗争的。” 茅盾 《林家铺子》六:“要是答应了 吴先生 的要求,那么, 林先生 的主意,自己的一番心血,都完了。” 马南邨 《燕山夜话·“放下即实地”》:“如果不了解实际情况,那末,无论胆大也好,胆小也好,也无论放手或者不放手,同样都只能是盲目的。” 沙汀 《困兽记》七:“好!那吗照样要等暑假才开演啰?”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那末”。亦作“那们”。亦作“那吗”。 指示性质、状态、方式、程度等。
引《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噯哟!姑太太,不是我哟,我没那么大造化哟!”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也不能那么说,作用当然有。”
徐迟《精神分析》:“那末多人,真是精神总动员。”
朱自清《中国歌谣·歌谣释名》:“假作民谣的命意属辞,没有自然民谣那们单纯质朴。”
⒉ 放在数量词前,表示估计。
引张天翼《移行·温柔制造者》:“奔了那么一二十丈远,女的跑上去揪他回来。”
⒊ 表示顺着上文的语意,申说应有的结果。
引鲁迅《书信集·致萧军》:“如果作者是一个斗争者,那么,无论他写什么,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斗争的。”
茅盾《林家铺子》六:“要是答应了吴先生的要求,那么, 林先生的主意,自己的一番心血,都完了。”
马南邨《燕山夜话·“放下即实地”》:“如果不了解实际情况,那末,无论胆大也好,胆小也好,也无论放手或者不放手,同样都只能是盲目的。”
沙汀《困兽记》七:“好!那吗照样要等暑假才开演啰?”
那么的国语词典
如此、那样子。
如:「你何必那么生气呢?我只是开个玩笑罢了!」
那么的网络释义
那么 (词语释义)
那么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nā
名词
(1) 姓
(2) 另见
nà
代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邑,冄(
)声。邑与地名或行政区域有关。后省作“那”。①本义:国名。《说文》:“西夷国。”本读 。②指示代词。特指某个人、某个时间、某个地方或某个事物。不一定是远指之词,如“那件事你我心里都清楚。”)(2) 指示代词
(3) 指代较远的人或事物。如:那厮(那个家伙,表示鄙视的意思);山坡上有一个穿红衣服的姑娘,那就是他的未婚妻
(4) 指代较远的时间、处所
那时使吾。——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那昝(那咱。那时);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见过她;那厢(那边);那头儿(极点;尽头);那哈儿(那儿,那里)
(6) 指较远的人或事物。如:这时那两个同学都不在屋里,她独自在窗前站着
(7) 指较远的时间、处所。如:那和天交界的地方,有一点红红的摇动的灯光…
(8) 指前文提到的或根据上下文或根据当时的情况显然所指的某个人或物 。如:把那只猫赶出去
(9) 表示突出强调某人、事物或语意 。如:我决不会投那家伙票的
(10) 表示赞同之点 。如:那就是你的光荣
连词
(1) 表示顺着上文或上句话的语意,申说应有的结果 。如:那我就不再等了
(2) 另见
nǎ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o2 na3 [宝安腔] la3 | lo2 [客英字典] na3 nai5 ne5 [台湾四县腔] no2 na3 [梅县腔] mak7 man3 na3 nai5 ngai5 ne.5 lai5 [客语拼音字汇] na1 na3 na4 nai4 [陆丰腔] na3 [东莞腔] la3
◎ 潮州话:na2(náⁿ) na1(na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那 | 諾何 | 泥 | 歌 | 平聲 | 歌 | 開口一等 | 果 | 歌 | nɑ | 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