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剧

yōng jù [ yong ju]
繁体 邕劇
注音 ㄩㄥ ㄐㄨˋ

词语释义

邕剧 yōngjù

(1) 在广西粤语区盛行的一种地方戏

Guongxi opera

词语解释

  1. 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 、 百色 等说粤语的地区。

    清 道光 、 咸丰 年间形成于古名 邕州 的 南宁 ,故称“邕剧”。

引证解释

⒈ 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百色等说粤语的地区。 清道光、咸丰年间形成于古名邕州的南宁,故称“邕剧”。

邕剧的国语词典

流行于广西百色一带以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的剧种。清道光、咸丰年间形成于邕州。唱腔和剧目都与祁剧、桂剧相近,并吸收部分粤剧风格。特别注重武打。

邕剧的网络释义

邕剧

  • 广西壮族地方戏曲之一。邕剧属皮黄声腔系统,声腔导源于湖南,旧时称为广戏、老戏、本班戏、本地班、五六腔等,因活动中心在古邕州一带,且用邕州(南宁的古称)官话演唱而称为邕剧,是广西四大地方剧种之一。曾经流传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和越南、柬埔寨等地。
  • 邕剧的表演极具特点:线条粗犷有力,淳朴雄壮,是南派武功和粤西风骨的结合。与其他剧种迥异,许多身段、造型以至出手、投足等都来源于桂西南一带壮、汉两族人民共同喜爱的民间舞姿、武技和美术造型,在某些方面体现了壮族的雄浑粗犷的民族风格。
  • 2008年6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报的“邕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邕剧造句

    压力山大的现实,让南宁人的生活犹如南宁的邕剧,已渐渐被现代化的城市所绑架。
    目前,壮族歌圩、邕剧、宾阳炮龙节、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等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宁并成功举办了十届国际民歌艺术节。
    民间戏曲主要有壮剧、邕剧、粤剧、师公戏、彩调剧和“唐皇”。
    邕剧、水街、老友粉、骑楼等本土元素有机融入表演中,让现场观众在温馨、熟悉的记忆中感受城市发展、感悟城市精神。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粤剧、邕剧传承基地”,学校把粤剧与少年宫建设相结合,聘请民间艺人覃乃鑫定期为孩子们教唱粤剧。
    又比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剧、桂剧、彩调剧、邕剧是广西特有的传统戏剧,独具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邕剧以其精美圆熟的艺术技巧,优美典雅的独特风格,隽拔机智的戏剧语言而独具特色。
    压力山大的现实,让南宁人的轻生活,就如南宁的邕剧,已渐渐被现代化的城市所绑架。
    呈现出秀美青秀山、风情南湖、国际会展中心等著名景点风光,刻画了壮乡习俗、民歌眷恋、邕剧精粹等民族文化。
    以平话民歌为例,民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以汉族文化为主,但风格、形式则借鉴了壮族歌谣、粤剧、邕剧特点,可谓融合了汉、壮民歌精华。
    目前,邕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字详情

    yōng [yong]
    部首: 723
    笔画: 10
    五笔: VKCB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VVRAU
    四角: 227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川,从邑。水流(川)围困城邑。本义:四方被水环绕的都邑)

    (2) 同本义

    (3) 古地名,即邕州 ,在广西南部,约相当于今南宁市及邕宁、武鸣、隆安…等县地

    (4)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简称

    形容词

    (1) 通“雍”。和睦

    上元甲子,肃邕永享。——《汉书》

    君臣邕穆。——《晋书·乐志下》

    将何以光赞时邕。——《宋书·礼志》

    (2) 又如:邕邕(和乐的样子);邕穆(和谐的样子);邕睦(和睦,和洽);邕熙(和睦兴盛);邕文(雍容大雅的文章)

    英文翻译

    former or literary name for Nanning (in Guangxi)

    方言集汇

    ◎ 粤语:ju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ung1 [陆丰腔] jung1 [台湾四县腔] jung1 [梅县腔] jung1 [宝安腔] jung1 [客英字典] jung1 [客语拼音字汇] y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容平聲開口三等ʔĭwoŋqyung/ivng
    [ju]
    部首: 208
    笔画: 10
    五笔: NDJH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SRLN
    四角: 722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本义:甚;厉害,严重)

    (2) 同本义

    剧,甚也。——《文选》注引《说文》。朱骏声曰:“即勮字之误文。”

    何其剧欤。——《剧秦美新》

    口吃不能剧谈。——《汉书·扬雄传》

    即疾剧,留屯毋行。——《汉书·赵充国传》

    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荀子·解蔽》

    (3) 又如:剧论(激烈的论辩);剧难(激切地质问论难);剧疵(严重的过失);剧暑(酷暑);剧寒(严寒);剧艰(激烈诘难);剧药(毒性轻于毒药,但作用剧烈,容易产生中毒、成瘾或如腐蚀、起火爆炸等其他事故的一类药品。如:山道年,可待因,乙醚,火棉,盐酸等)

    (4) 繁多;繁忙

    犹然而材剧志大。——《荀子·非十二子》。注:“繁多也。”

    事剧而功寡。——《商君书·算地》

    (5) 又如:剧月(农忙之月);剧繁(繁忙的事物);剧烦(繁剧。亦指繁杂的事物);剧事(艰巨,繁杂的事务);剧地(繁杂难治之地)

    (6) 艰难

    执务私事,不辞剧易。——范晔《后汉书》

    (7) 又如:剧地(形势险要之地);剧口(讲述烦难);剧易(艰难);剧韵(险韵)

    (8) 巨,大

    材剧志大,闻见杂博。——《荀子·十二子》

    (9) 又如:剧贼(大盗;强贼);剧寇(剧贼);剧恶(大恶);剧虏(势力强大的敌寇)

    (10) 急促;疾速

    二世而亡,何其剧与?——扬雄《剧秦美新》

    (11) 又如:剧气(气喘,呼吸急促);剧然(突然,猛然);剧读(疾读,流畅的朗读)

    动词

    戏耍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李白《长干行》

    名词

    (1) 戏剧 。如:剧曲(演唱故事,首尾备具,而且有道白和动作、表情的戏曲。即“戏剧”);京剧、粤剧、评剧、昆剧、越剧、豫剧

    (2) 交通要塞 。如:剧屯(重兵驻守的军事要地);剧部(重地);剧旁(三面相通的道路);剧路(交通要道)

    (3) 古县名 。故址在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

    英文翻译

    theatrical plays, opera, drama

    方言集汇

    ◎ 粤语:kek6
    ◎ 闽南话:giah8
    ◎ 潮州话:giah8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