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遭遇
(1) 碰上,遇到
(2) 经受的事情;生活经历
词语解释
犹遇到。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古者赏有功,襃有德,守成尚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 司马贞 索隐:“言遭遇乱时则上武也。”《百喻经·愿为王剃须喻》:“譬如盲龟值浮木孔,此二难值,今已遭遇。”《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 王太尉 ﹞山中採药,遭遇 纯阳真人 ,得度为仙。” 沙汀 《还乡记》二:“她猜不透他们会遭遇什么事,但一定有不幸在等他们。”
犹际遇。
《汉书·丙吉传》:“自曾孙遭遇, 吉 絶口不道前恩。” 颜师古 注:“遭遇谓升大位也。” 唐 常建 《太公哀晚遇》诗:“古来荣华人,遭遇谁知之。” 元 耶律楚材 《和冯扬善韵》:“伟材鲜遭遇,君臣难两全。”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四:“ 元 以词曲取士,於载籍无徵,唯 宋 时词人遭遇极盛。”
泛指人生经历。
汉 张衡 《思玄赋》:“惟天地之无穷兮,何遭遇之无常。”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计其一生遭遇,亦无更得志於食餼者。” 苏曼殊 《绛纱记》:“吾书今先揭 梦珠 小传,然后述余遭遇。”
指遇到的不幸的事情。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 李光颜 ,一健儿也,遭遇多,偶立微功,岂可妄求名族?” 清 李渔 《慎鸾交·论心》:“人生切忌貌如花,既已如花,遭遇既能佳!” 峻青 《海啸》第一章二:“大水灾之后,他老是挂念着她们,不知道这祖孙二人的遭遇。”
引证解释
⒈ 犹遇到。
引《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古者赏有功,襃有德,守成尚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
司马贞索隐:“言遭遇乱时则上武也。”
《百喻经·愿为王剃须喻》:“譬如盲龟值浮木孔,此二难值,今已遭遇。”
《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王太尉﹞山中採药,遭遇纯阳真人,得度为仙。”
沙汀《还乡记》二:“她猜不透他们会遭遇什么事,但一定有不幸在等他们。”
⒉ 犹际遇。
引《汉书·丙吉传》:“自曾孙遭遇, 吉絶口不道前恩。”
颜师古注:“遭遇谓升大位也。”
唐常建《太公哀晚遇》诗:“古来荣华人,遭遇谁知之。”
元耶律楚材《和冯扬善韵》:“伟材鲜遭遇,君臣难两全。”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四:“元以词曲取士,於载籍无徵,唯宋时词人遭遇极盛。”
⒊ 泛指人生经历。
引汉张衡《思玄赋》:“惟天地之无穷兮,何遭遇之无常。”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计其一生遭遇,亦无更得志於食餼者。”
苏曼殊《绛纱记》:“吾书今先揭梦珠小传,然后述余遭遇。”
⒋ 指遇到的不幸的事情。
引宋王谠《唐语林·豪爽》:“李光颜,一健儿也,遭遇多,偶立微功,岂可妄求名族?”
清李渔《慎鸾交·论心》:“人生切忌貌如花,既已如花,遭遇既能佳!”
峻青《海啸》第一章二:“大水灾之后,他老是挂念着她们,不知道这祖孙二人的遭遇。”
遭遇的国语词典
遭逢、遇上。
如:「她的遭遇很值得同情。」
遭遇的网络释义
遭遇 (词语)
遭遇的翻译
遭遇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曹声。本义:遇见,碰到)(2) 同本义(多指碰到不幸的事)
遭,遇也。——《说文》
遭先生于道。——《礼记·曲礼》。疏:“逢也。”
未既龀而遭之。——《国语·郑语》。注:“遇也。”
遭圣则兴。——《史记·孝武纪》
故遭罹而嬴缩。——班固《幽通赋》
晏子出,遭之途。——《史记·管晏列传》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遭伤(遇死;被害);遭变(遇到变故);遭坏(遇到山崖或墙壁等的崩塌);遭险(遇到危险)
(4) 受到;遭受
轩凡四遭火。——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遭风雨霜露。——清· 洪亮吉《治平篇》
遭水旱疾疫。
猛虎凭其威,往往遭急缚。——杜甫《遣兴》
(5) 又如:遭声气(遭受舆论谴责);遭愆(遭殃;倒霉);遭了毒手;遭诛(被杀);遭谗(受到谗害);遭谤(受到诽谤)
名词
际遇,人生中的好运或坏运气
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唐· 柳宗元文
遭遁;遭随(遭命和随命的合称)
量词
(1) 次,回
虚绕千万遭。——孟郊《寒地百姓吟》
(2) 又如:遭把(一两次;个把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讲话,我还是头一遭
(3) 一圈,一场
何不着他委纸领状送去走一遭,不致失误!——《水浒传》
(4) 又如:多绕几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o1 zau1 [台湾四县腔] zo1 zau1 [沙头角腔] zau1 [陆丰腔] zau1 [宝安腔] zau1 [客英字典] zau1 [梅县腔] zau1 [东莞腔] zau1 [客语拼音字汇] zau1 zo1
◎ 潮州话:za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糟 | 作曹 | 精 | 豪 | 平聲 | 豪 | 開口一等 | 效 | 豪 | tsɑu | cau/za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禺( )声。本义:相逢,不期而会)(2) 同本义
遇,逢也。——《说文》
遇主于巷。——《易·暌》。崔注:“遇者,不期而会。”
乃遇汝鸠汝方。——《书·序》
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礼记·曲礼》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
夏,公及宋公遇于 清;遇者何?不期也。——《公羊传》
(3) 又如:遇庭(和父母相见);遇人不淑(指女子嫁了不好的丈夫);遇缺补正(指遇到员额出缺时,得补任为官)
(4) 遭受
遇人之艰难矣。——《诗·卫风·中谷有蓷》
(5) 又
遇人之不淑矣。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6) 又如:遇厄(遭逢灾难);遇疾(生病);遇谗(遭受谗言的陷害);遇谴(遭到谴责);遇难(遭到灾难);遇谤(遭到毁谤);遇乱(遭遇战乱)
(7) 对待、相待
衔恩遇。——《广绝交论》
公子遇臣厚。——《史记·魏公子列传》
(8) 又如:冷遇(冷淡的待遇);礼遇(尊敬有礼的待遇);优遇(优待)
(9) 抵挡;对付
无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长。——《荀子·大略》
(10) 又如:遇敌(抵挡敌军;对付敌方)
(11) 遇合;投合
王何不与寡人遇。——《战国策·秦策》。注:“合也。”
善仕不如遇合。——《史记·佞幸列传序》
(12) 接触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不以目视。——《庄子·养生主》
木遇之而叶脱。——欧阳修《秋声赋》
名词
(1) 际遇;机会
百世之良遇也。——三国吴· 韦昭《博弈论》
(2) 又如:机遇(好的境遇;机会);良遇(好机会)
(3) 酬金,薪水 。如:厚遇;遇待(待遇)
(4)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6 [东莞腔] ngi5 [沙头角腔] gni5 [陆丰腔] gni6 gni3 [宝安腔] ngi3 [客英字典] ngi5 [梅县腔] ngi5 [台湾四县腔] ngi5 [客语拼音字汇] ngi4
◎ 潮州话:ngo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遇 | 牛具 | 疑 | 虞 | 去聲 | 遇 | 合口三等 | 遇 | 虞 | ŋĭu | ngyoh/ngiu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