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遭灾
(1) 遇上了灾难
引证解释
⒈ 遭受灾害。
引鲁迅《而已集·扣丝杂感》:“但同时也就发生了胡乱的矫诏和过度的巴结,而晦气的人物呀,刊物呀,植物呀,矿物呀,则于是乎遭灾。”
遭灾的网络释义
遭灾
反义词
遭灾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曹声。本义:遇见,碰到)(2) 同本义(多指碰到不幸的事)
遭,遇也。——《说文》
遭先生于道。——《礼记·曲礼》。疏:“逢也。”
未既龀而遭之。——《国语·郑语》。注:“遇也。”
遭圣则兴。——《史记·孝武纪》
故遭罹而嬴缩。——班固《幽通赋》
晏子出,遭之途。——《史记·管晏列传》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遭伤(遇死;被害);遭变(遇到变故);遭坏(遇到山崖或墙壁等的崩塌);遭险(遇到危险)
(4) 受到;遭受
轩凡四遭火。——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遭风雨霜露。——清· 洪亮吉《治平篇》
遭水旱疾疫。
猛虎凭其威,往往遭急缚。——杜甫《遣兴》
(5) 又如:遭声气(遭受舆论谴责);遭愆(遭殃;倒霉);遭了毒手;遭诛(被杀);遭谗(受到谗害);遭谤(受到诽谤)
名词
际遇,人生中的好运或坏运气
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唐· 柳宗元文
遭遁;遭随(遭命和随命的合称)
量词
(1) 次,回
虚绕千万遭。——孟郊《寒地百姓吟》
(2) 又如:遭把(一两次;个把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讲话,我还是头一遭
(3) 一圈,一场
何不着他委纸领状送去走一遭,不致失误!——《水浒传》
(4) 又如:多绕几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o1 zau1 [台湾四县腔] zo1 zau1 [沙头角腔] zau1 [陆丰腔] zau1 [宝安腔] zau1 [客英字典] zau1 [梅县腔] zau1 [东莞腔] zau1 [客语拼音字汇] zau1 zo1
◎ 潮州话:za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糟 | 作曹 | 精 | 豪 | 平聲 | 豪 | 開口一等 | 效 | 豪 | tsɑu | cau/za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火焚屋的形状。小篆从川,表水;从火。水火都是灾祸之源。本义:火灾)
(2) 同本义
天火曰烖,从火,哉声。古文从才,籀文从巛声。——《说文》。或体灾。
大者曰灾,小者火。——《公羊传·襄公九年》
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
火所烧灭之余曰烖,言其余物如是也。——《释名》
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
夏四月,陈灾。(陈地发生火灾。)——《左传·昭公九年》
(3) 又如:灾火(火灾);灾燀(火灾)
(4) 灾害,祸患
大烖。——《周礼·司服》。注:“水火为害。”
祸烖杀礼。——《周礼·掌客》。注:“新有兵寇水火也。”
国有大故天烖。——《周礼·大祝》。注:“疫疠水旱也。”
灾及其身。——《荀子·臣道》
天灾降戾。(戾:猛,凶)——《国语·周语》
(5) 又如:灾晦(灾祸;恶运);灾燀(灾祸;灾难);天灾(自然灾害);受灾(遭受灾害);灾殃(灾难);灾兵(战争的灾难);灾疫(指疫疠这种灾祸);灾时(灾变的时间);灾疚(祸患疾苦);灾毒(祸患);灾故(灾患);灾魔(祸患;灾难)
(6) 罪恶
灾,纪也。——《谷梁传》。范宁注:“灾,谓罪恶;纪,治理也。”
动词
(1) 伤害,使受灾害
人君失政,天为异;不改,灾其人民;不改,乃灾其身也。——《论衡》
(2) 焚烧
滥炎妄起,灾宗庙,烧宫馆。——《汉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ai1 [东莞腔] zai1 [台湾四县腔] zai1 [客英字典] zai1 [宝安腔] zai1
◎ 潮州话:za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烖 | 祖才 | 精 | 咍 | 平聲 | 灰 | 開口一等 | 咍 | 蟹 | cai/zoi | tsɒ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