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

zhú lù [ zhu lu]
注音 ㄓㄨˊ ㄌㄨ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逐鹿 zhúlù

(1) 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中原还逐鹿,投笔事戎轩。——魏征《述怀》
chase the deer;fight for the throne;bid for state power

词语解释

  1. 《史记·淮阴侯列传》:“ 秦 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以鹿喻帝位也。”后因以“逐鹿”喻争夺统治权。

    《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於是人希逐鹿之图,家有雄霸之想。”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续集·谈助·逐鹿》:“ 秦 失其鹿,天下共逐。以天下喻鹿,语虽出於 汉 世,然《春秋》有其语矣。《襄十四年》: 戎子驹支 曰: 殽 之师,‘ 秦 师不復,我诸戎实然。譬如捕鹿, 晋 人角之,诸戎掎之,与 晋 踣之’,则其语尚矣。不独是也,《六韜》: 太公 谓 文王 曰:取天下若逐野鹿,而天下共分其肉。则逐鹿之説久矣,不在 汉 世也。” 清 李渔 《奈何天·分扰》:“两下里分头逐鹿,各仗 韩 卢,并倚昆吾。” 周恩来 《春日偶感》诗之一:“中原方逐鹿, 博浪 踵相踪。”

  2. 喻追逐名利富贵。

    王西彦 《静水里的鱼》:“‘一个在利禄场中逐鹿惯了的人,’他自顾自地继续着,‘哪里能够了解另一个隐迹山林的人的心境呢?’”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逐鹿”喻争夺统治权。

《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裴駰集解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也。”
《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於是人希逐鹿之图,家有雄霸之想。”
宋程大昌《演繁露续集·谈助·逐鹿》:“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以天下喻鹿,语虽出於汉世,然《春秋》有其语矣。 《襄十四年》:戎子驹支曰:殽之师,‘ 秦师不復,我诸戎实然。譬如捕鹿, 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则其语尚矣。不独是也,《六韜》:太公谓文王曰:取天下若逐野鹿,而天下共分其肉。则逐鹿之説久矣,不在汉世也。”
清李渔《奈何天·分扰》:“两下里分头逐鹿,各仗韩卢,并倚昆吾。”
周恩来《春日偶感》诗之一:“中原方逐鹿, 博浪踵相踪。”

⒉ 喻追逐名利富贵。

王西彦《静水里的鱼》:“‘一个在利禄场中逐鹿惯了的人,’他自顾自地继续着,‘哪里能够了解另一个隐迹山林的人的心境呢?’”

逐鹿的国语词典

语本《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鹿为猎取的对象,比喻帝位,逐鹿意指争夺政权。如:「逐鹿中原」、「群雄逐鹿」。也作「争鹿」。

逐鹿的网络释义

逐鹿 (网络历史小说)

  • 《涿鹿》是尹三问所著的一部秦汉三国解构主义的历史小说。
  • 烽火连天,群雄并起,反秦起义如火如荼。
  • 风起云涌,诡计阳谋,楚汉争霸厮杀正猛。
  • 江山如画,美人多娇,金戈铁马,逐鹿天下
  • 文中的内容令人向往。
  • 逐鹿 (汉语词汇)

  • 战国时期,金戈铁马争霸天下,英雄逐鹿天下,一将成,而万骨枯
  • 逐鹿的翻译

    英语: to pursue deer, fig. to vie for supremacy
    法语: poursuivre un cerf, (fig.)​ en lice pour la suprématie

    逐鹿造句

    曹操雄才大略,文武兼长,绝顶聪明,在群雄逐鹿当中,打仗总是胜多败少。
    大军阀,加上董卓,则逐鹿中原的共有十大军阀。
    当年,刘邦、项羽争夺天下,中原逐鹿,战事频频,最后,刘邦扫灭群雄,终于一统天下。
    我生不为逐鹿来,千年沧桑大梦还。
    我升不为逐鹿来,千年沧桑大梦还。
    年是中国命运最为关键的一年,国共两军集中主要兵力逐鹿中原。
    孙氏于是在江东发展,未参与中原逐鹿。
    点点心血勤育英才厚泽九州;滴滴汗水勇赴学海逐鹿中原。
    诸侯坐大,皇权旁落;天下割据,群雄逐鹿!金戈铁马近在指顾之间,诗酒歌舞能得几时平安?与其皓首穷经甘为奴才,不如散发扁舟快活自在!归去,归去!
    九州四海刀兵齐举的乱世春秋中,试看那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乞儿,如何在坎坷崎岖的逐鹿中原中,执牛耳,掌天下,打拼出自己不可一世的跋扈。
    前些日子关东军想逐鹿中原,在山海关碰了一鼻子灰,灰头土脸的,旅顺海军和大本营海军省一样举杯庆祝。
    逐鹿之战,黄帝定鼎中原,结束了自从洪荒以来,巫妖二族占据地表,以人间为战场,激烈鏖战而致生灵涂炭生民倒悬的历史。
    进口品牌、合资品牌、自主品牌群雄逐鹿,各种车型百花齐放,也使得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在军阀的混乱之中公孙瓒却长期控制了袁绍,致使袁纪不得南向渡河逐鹿中原。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农民暴动此伏彼起,烽火连天,许多封疆大吏,汉室权臣看到汉朝大势已去,纷纷行动,自图霸业,一场逐鹿天下的乱局再次出现。
    中原逐鹿,兵马冲击,回肠荡气应生,痛砍敌子。
    东方文明追至洪荒已始,三皇五帝逐鹿中原,问鼎于天下,会猎于九州,各方部落相继雄起,多路豪杰纷纷蜂拥,端的是妖魔横行,巨难频发,当为天下动荡之期。
    五千年华夏征战,八百里中原逐鹿。
    《惊雷逐鹿》在网上连载后不久,便已经有书友指出偶之‘错误’,偶也查证过一些资料,但权衡之后,未及修改,窃以为此词既有多义,改不改无关宏旨,遂未改。
    年关逼近,又到各路豪杰亮家伙、群雄逐鹿颁奖季的时节。

    汉字详情

    zhú [zhu]
    部首: 306
    笔画: 10
    五笔: EPI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MSO
    四角: 31303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脚)在豕等动物后面追逐的样子。“止”小篆改从辵( chuò)。本义:追赶)

    (2) 同本义 (含有使追赶对象离开或消灭的意思)

    逐,追也。——《说文》

    丧马勿逐。——《易·暌》

    良马逐。——《易·大畜》

    乘白龟兮逐文鱼。——《楚辞·河伯》

    遂逐齐师。——《左传·左公十年》

    孺卿逐捕。——《汉书·李广苏建传》

    简子怒,驱车逐之。—— 马中锡

    中山狼传》

    噪而相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急逐弗失。——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逐逐(追逐;急于得利);逐驾(追随尊驾;跟随君主左右);逐胜(乘胜追击敌人);逐射(骑马追射以赌输赢);逐利(追逐利润);逐兔(追逐兔子。比喻争夺帝位)

    (4) 驱逐

    文公逐 卫侯而立 叔武。——《公羊传》

    去年为尔逐黄雀,雨多屋漏泥土落。——唐· 冯著《燕衔泥》

    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李斯《谏逐客书》

    (5) 又如:逐夫(被拼斥、放逐的人);逐客(驱逐由外国来本国游说或做官的人;指被朝廷贬谪外放的人;赶走来访的客人)

    (6) 放逐;流放

    信非吾罪而弃逐合,何日夜而忘之?——《楚辞·九章·哀郢》

    后先生盖千祀兮,余逐而浮湘。——柳宗元《吊屈原赋》

    (7) 又如:逐迁(放逐贬谪)

    (8) 竞争

    遂于计谋。——《韩非子·五蠹》

    (9) 又如:逐兔(比喻争天下);逐势(竞逐权势);逐走(赛跑);逐争(争夺)

    (10) 追求

    任君逐利轻汇海,莫把风涛似妾轻。——唐· 刘得仁《贾妇怨》

    逐利之情。——清· 黄宗羲《原君》

    (11) 又如:逐奇(追求新奇);逐文(追求辞藻文采);逐名趋势(追求名声和权势);逐利(求取好处)

    (12) 流荡

    故《风》之所以为不逐者,取是以节之也。——《荀子》

    (13) 随,跟随

    逐流牵荇叶,沿岸摘芦苗。——唐· 储光羲《江南曲》

    凉逐之生。——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14) 又如:逐便(乘便,顺便);逐时(随时);逐队(随众而行);逐群(随群)

    副词

    依次,按顺序 。如:逐步;逐个;逐年;逐日;逐一(一个一个地,逐个);逐句(按句子次序,一句一句地);逐字(一字一字地)

    英文翻译

    chase, expel; one by one

    方言集汇

    ◎ 粤语:z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k8 giuk7 lak7 [梅县腔] chuk8 [陆丰腔] chuk8 [客英字典] chuk8 [台湾四县腔] cuk8 giuk7 lak7 [宝安腔] cuk8 [东莞腔] cuk8 [客语拼音字汇] cug6 dag5 zu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直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driuk/diukɖʰĭuk
    部首: 314
    笔画: 11
    五笔: YNJX

    英文翻译

    deer;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