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戮

zhū lù [ zhu lu]
繁体 誅戮
注音 ㄓㄨ ㄌㄨˋ

词语释义

诛戮 zhūlù

(1) 杀害;杀戮

kill;put to death

词语解释

  1. 诛杀;杀害。

    《周礼·秋官·讶士》:“居馆,则帅其属而为之蹕,诛戮暴客者。”《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如復诛戮,益失民望。”《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父子二人,同时诛戮。” 鲁迅 《准风月谈·“抄靶子”》:“至于偶有凌辱诛戮,那是因为这些东西并不是人的缘故。”

引证解释

⒈ 诛杀;杀害。

《周礼·秋官·讶士》:“居馆,则帅其属而为之蹕,诛戮暴客者。”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如復诛戮,益失民望。”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父子二人,同时诛戮。”
鲁迅《准风月谈·“抄靶子”》:“至于偶有凌辱诛戮,那是因为这些东西并不是人的缘故。”

诛戮的国语词典

杀戮。

诛戮的网络释义

诛戮

  • 诛戮,汉语词汇。
  • 拼音:zhū lù,
  • 释义:杀害;杀戮。
  • 英文:[kill;put to death] 是杀害;杀戮
  • 诛戮造句

    滥官害民贱徒,把我全家诛戮,今日正好报仇雪恨!
    神冥使不再言语,幽暗的眸子盯着华星尘,凶烈的剑气带着诛戮一切的气势往华星尘迫去。
    有人诛戮奸邪,杀人如麻,承九雷轰顶,受天下唾骂,怡然不惧,他亦是善。
    人生世间如轻尘栖弱草,何至自苦如此?且夫家又被司马氏诛戮已尽,守此欲谁为哉?
    会伯颜以郯王彻彻秃,颇得帝眷,与己相忤,暗思把他捽去,免做对头;遂诬奏彻彻秃隐蓄异图,须加诛戮。
    通天你喜杀伐,这诛戮陷绝四剑连同这阵图合一,可布下那诛仙剑阵,四圣聚集方可破除。
    问有私行骚扰者,闻之必查究诛戮。
    第三件,本公麾下将士,凡有诛戮,当由本公生杀自专。
    朝廷劳师糜饷,诛戮自己赤子,殊非皇上仁覆万物之意。
    勿生邪淫妄想,勿游花衢柳陌,勿临诛戮之场,勿亲尸秽之地。
    皇上冲龄践祚,主少国疑,值此多事之秋,若朝廷轻启生杀黜徙之渐,开诛戮大臣之端,只怕无人再肯为朝廷效力。
    共后西蕃盛言弥射非反,为步真所诬,而海政不能审察,滥行诛戮。
    武帝之胤悉被诛戮,初无报效,而反为今主尽节,违天害理,此是三罪。
    中天乱,动板荡,天地诛戮战八荒。
    有人诛戮奸邪,杀人如麻,承受九雷轰顶怡然不惧,他亦是善。
    始而倒悬,终而诛戮,彼有何辜,受此荼毒?人命则贵,物命则微,汝自问心,判其是非。
    宪宗皇帝敉平藩镇,诛戮叛乱毫不留情,英明果决不下太宗,在用刑上却是慎重宽仁的多。
    尤严治盗,莅任三月,诛戮近百人,莠民屏迹。
    若经此番晓谕之后,仍复怙恶不悛,则是伊等甘就骈诛,大兵所到,诛戮无遗,亦气数使然,不能复加矜贷。
    臣惧有司未详其事,如复诛戮,益失民望,乞垂天恩,原赦莹罪,哀矜庶狱,清澄刑网,则天下幸甚!

    汉字详情

    zhū [zhu]
    部首: 226
    笔画: 8
    五笔: YRIY
    五行:
    仓颉: IVHJD
    四角: 3579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朱声。本义:声讨、谴责)

    (2) 同本义

    诛,讨也。——《说文》

    诛,代。诛犹责也。——《白虎通》

    诛以驭其过。——《周礼·太宰》

    诛求无厌。——《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齿路马有诛。——《礼记·曲礼》。注:“罚也。”

    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理,曹其首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甚悖逆不轨,宜诛讨之日久矣。——汉· 桓宽《盐铁论·本议》

    (3) 又如:诛放(责斥其罪并予以放逐);诛远(斥退疏远);诛惩(声讨惩处);诛心(揭露、指责人的用心)

    (4) 杀戮。夺去生命

    立诛杀曹无伤。——《史记·项羽本纪》

    (5) 又

    诛有功之人。

    不诛之则为乱。——《吕氏春秋·慎行论》

    广德素闻 超在 鄯善诛灭虏使,大惶恐。——《后汉书·班超梁慬传》

    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 宋· 欧阳修《朋党论》

    不当诛之。——清· 黄宗羲《原君》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诛奸贼。——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诛论(以罪论死);诛流(杀戮和流放);诛害(杀害);诛赦(杀戮与赦免)

    (7) 治罪,惩罚

    诛严不为戾。——《韩非子·五蠹》

    (8) 又

    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

    (9) 又

    而诛罚不必其后也。

    故卒不加诛。——汉· 刘向《列女传》

    原情定过,赦事诛意。——《后汉书·霍胥传》

    (10) 又如:诛意(惩罚、制裁其心意。指加罪于人,不论其事迹、行事,只寻究其动机或心意);诛恶(惩治作恶者);诛率(惩治首恶)

    (11) 要求;索取

    诛屡于徒人费,弗得。——《左传·庄公八年》

    人人自制,是以贪财诛利,不畏死亡。——《资治通鉴》

    诛求无时。——《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12) 又如:诛敛(搜刮财货,横征暴敛);诛求无厌(勒索、榨取没有满足的时候);诛攫(需索攫取)

    (13) 讨伐

    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下无倍畔之心,下无诛伐之志。——汉· 贾谊《治安策》

    (14) 又如:诛暴讨逆(讨伐凶恶叛逆的人);诛国(被讨伐的国家);诛讨(讨伐);诛叛(讨伐叛逆)

    (15) 铲除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屈原《卜居》

    (16) 又如:诛茅(剪除茅草)

    (17) 记述

    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诛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墨子》

    英文翻译

    execute, kill, put to death; punish

    方言集汇

    ◎ 粤语:zyu1

    宋本广韵

    部首: 412
    笔画: 15
    五笔: NRNA

    英文翻译

    kill, massacre; op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