轼辙
繁体
軾轍
词语释义
宋代文学家苏轼和苏辙的并称。
词语解释
宋 代文学家 苏轼 和 苏辙 的并称。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二:“后又言昔 仁宗 策贤良归,喜甚,曰‘吾今日又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葢 軾 辙 也。” 清 潘耒 《二姜先生祠》诗:“ 軾 辙 齐名世早知,百年忠义繫人思。” 康有为 《故候选主事亡弟广仁》诗:“平生风雨牀,亲爱古 軾 辙 。”
引证解释
宋代文学家苏轼和苏辙的并称。
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二:“后又言昔仁宗策贤良归,喜甚,曰‘吾今日又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葢軾辙也。” 清潘耒《二姜先生祠》诗:“ 軾辙齐名世早知,百年忠义繫人思。” 康有为《故候选主事亡弟广仁》诗:“平生风雨牀,亲爱古軾辙 。”
轼辙的网络释义
轼辙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车,式声。本义:设在车箱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 同本义
轼,车前也。——《说文》。按,车阑上之木。周于舆外者,在前曰轼,在旁曰骑。
冯轼下齐七十余城。——《汉书·郦食其传》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庄公十年》
(2) 又如:登轼(爬上车厢前的横木);轼櫃(固定在车厢前横木上的小柜);轼车(在车上凭轼致敬)
英文翻译
horizontal wooden bar in front
方言集汇
◎ 粤语:sik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车,徹(
)省声。本义:车迹,车轮碾过的痕迹)(2) 同本义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庄公十年》
晓驾炭车辗冰辙。——《卖炭翁》
(3) 车子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去相见。——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4) 又如:辙印(车子行驶的痕迹);辙迹(车子行驶的痕迹)
(5) 道路
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宋· 胡铨《好事近》
(6) 又如:辙轨(轨道)
(7) 途径;门路;路数,路子
总会旧辙,创立新意。——隋· 潘徽《韵纂序》
(8) 又如:没辙(没有办法)
(9) 比喻错误或教训 。如:前辙(前人的教训)
(10) 歌词、戏曲、杂曲等所押用的韵摄 。如:合辙(押韵);十三辙
英文翻译
wagon ruts, wheel tracks
方言集汇
◎ 粤语:ci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