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哲

shí zhé [ shi zhe]
注音 ㄕˊ ㄓㄜˊ

词语释义

指十位或十数位德才出众者或某一方面突出的名人。

指晚唐诗人秦韬玉、沈云翔等人。

词语解释

  1. 指十位或十数位德才出众者或某一方面突出的名人。(1)指 孔子 的十个弟子: 颜渊 、 闵子骞 、 冉伯牛 、 仲弓 、 宰我 、 子贡 、 冉有 、 季路 、 子游 、 子夏 。自 唐 定制,从祀 孔 庙,列侍 孔子 近侧。

    开元 时, 颜渊 配享,升 曾参 ,后 曾参 配享,升 子张 。后代又增 有若 及 宋 朱熹 ,合称“十二哲”。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自四教远而微言絶,十哲丧而大义乘。”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崇理学》:“ 仁皇 ( 康熙 )夙好 程 朱 ……特命 朱子 配祠十哲之列。”参阅《论语·先进》、《旧唐书·礼仪志四》。(2)指十位名将。 唐 开元 十九年立 太公尚父庙 。 上元 元年,尊 太公 为 武成王 ,以名将十人为十哲: 白起 、 韩信 、 诸葛亮 、 李靖 、 李勣 列侍于左; 张良 、 田穰苴 、 孙武 、 吴起 、 乐毅 列侍于右。参阅《新唐书·礼乐志五》、《唐会要·武成王庙》。(3)指 唐 末十二位诗人。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同时有 许棠 与 乔 ( 张乔 ),及 喻坦之 、 剧燕 、 任涛 、 吴罕 、 张蠙 、 周繇 、 郑谷 、 李栖远 、 温宪 、 李昌符 ,谓之十哲。”(4)指 前秦 名僧 鸠摩罗什 的十大弟子。参阅 唐 神清 《北山录》卷四。(5)指善饮者十人。 明 袁宏道 《觞政·八之祭》:“今祀 宣父 曰酒圣……十哲曰 郑文渊 、 徐景山 、 嵇叔夜 、 刘伯伦 、 向子期 、 阮仲容 、 谢幼舆 、 孟万年 、 周伯仁 、 阮宣子 。”

引证解释

⒈ 指十位或十数位德才出众者或某一方面突出的名人。

⒉ 指孔子的十个弟子: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自唐定制,从祀孔庙,列侍孔子近侧。 开元时, 颜渊配享,升曾参,后曾参配享,升子张。后代又增有若及宋朱熹,合称“十二哲”。唐王勃《益州夫子庙碑》:“自四教远而微言絶,十哲丧而大义乘。”清昭槤《啸亭杂录·崇理学》:“仁皇 ( 康熙 )夙好程朱 ……特命朱子配祠十哲之列。”参阅《论语·先进》、《旧唐书·礼仪志四》。

⒊ 指十位名将。 唐开元十九年立太公尚父庙。上元元年,尊太公为武成王,以名将十人为十哲: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列侍于左; 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列侍于右。参阅《新唐书·礼乐志五》、《唐会要·武成王庙》。

⒋ 指唐末十二位诗人。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同时有许棠与乔 ( 张乔 ),及喻坦之、剧燕、任涛、吴罕、张蠙、周繇、郑谷、李栖远、温宪、李昌符,谓之十哲。”

⒌ 指前秦名僧鸠摩罗什的十大弟子。参阅唐神清《北山录》卷四。

⒍ 指善饮者十人。 明袁宏道《觞政·八之祭》:“今祀宣父曰酒圣……十哲曰郑文渊、徐景山、嵇叔夜、刘伯伦、向子期、阮仲容、谢幼舆、孟万年、周伯仁、阮宣子。”

十哲的国语词典

十位圣贤: (1)​孔门十哲。包括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 (2)​武成庙十哲。包括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见《新唐书.卷一五.礼乐志五》。

十哲的翻译

德语: die zehn Weisen (Schüler des Konfuzius)​

汉字详情

shí [shi]
部首: 223
笔画: 2
五笔: FGH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J
四角: 40000

详细解释

数量词

(1)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说文》

十是数之小成。——《左传·僖公四年》疏

十亩之间兮。——《诗·小雅·六月》

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管子·七法》

天下欲反,十室九空。——葛洪《抱朴子·用刑》

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十里长亭(古时设在路旁的亭子,常用作送别饯行之处);十番(合奏乐以十种乐器演奏的名称);十牌(十户人家。牌:门牌);十地(佛教称菩萨修行渐近于佛的十种境界);十生九(死的歇后语);十方地面(庙宇。佛教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和上下);十方常住(寺庙。佛教认为“不变”为常住。寺庙是不变的,故称);十有九就(十成之中有九成可望成功)

(4) 指十分;十份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 又如:十一(十分之一);十半(十分之五)

(6) 表示约数。犹言十来个

辱十城之虚寿,奄咸阳以取隽。——《文选·潘岳·西征赋》

(7) 特指十倍 。如:十伯(十倍百倍)

(8) 序数的第十位

请以赵十五城为 秦王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9) 又如:十五删(诗韵中上平声第十五个韵目);十四寒(诗韵中上平声第十四个韵目);十三元(依据《佩文诗韵》“元”字列在上平声第十三位,故称)

形容词

(1) 表示多;齐全;完备

九十其仪。——《诗·豳风·东山》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礼记·大学》

(2) 又如:十郎八当(落花流水,七零八落);十变五化(变化多端);十亲九眷(众多亲戚);十相具足(十分美貌);十相俱足(娇妻美妾俱全);十数(十多;十几,表示众多);十荡十决(多次冲击均能破敌);十万(数目。又形容数量极多);十恶五逆(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十尧(圣人众多);十朋(许多朋友);十有八九(绝大多数)

(3) 通“什”。杂 。如:十锦;十样锦(有各种不同花纹的织锦)

英文翻译

ten, tenth; complete; perfect

方言集汇

◎ 粤语:sap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p8 [宝安腔] sip8 [沙头角腔] sip8 [东莞腔] sip8 [梅县腔] ship8 [客语拼音字汇] sib6 [客英字典] ship8 [台湾四县腔] siip8 [陆丰腔] ship8
◎ 潮州话:zab8 (tsâp) 「澄海」zag8 (tsâ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是執緝A入聲開口三等侵Aʑĭĕpzjip
zhé [zhe]
部首: 319
笔画: 10
五笔: RR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LR
四角: 526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口,折声。本义:聪明,有智慧) 同本义

哲,知也。——《说文》。古文从三吉(嚞),字亦作喆。作悊

哲,智也。——《尔雅》

世有哲王。——《诗·大雅·下武》

哲夫成城,哲妇倾诚。——《诗·大雅·瞻卬》

敷求哲人。——《书·伊训》

或悊或谋。——《汉书·叙传》

知人则哲,能官人。——《书·皋陶谟》

(2) 又如:哲士(聪明智慧、见识超常的人);哲子(贤明的人);哲艾(指明达的老人);哲母(贤明的母亲);哲匠(指明达而富有才能的大臣);哲明(贤明的宰相、辅臣);哲夫(足智多谋的人);哲思(精深敏捷的思虑);哲妇(多谋虑的妇人);哲圣(才德超群的人)

名词

(1) 贤明的人;有智慧的人

尔庶邦君,越尔御事;爽邦由哲。——《书·大诰》

(2) 又如:先哲;哲人其萎(哲人萎,哲萎。为贤者病逝之典,今亦常用作慰唁之词)

(3) 哲学的简称 。如:文史哲

(4) 对别人的尊称、敬称 。如:哲兄(对兄长的尊称。后多用以称他人之兄,犹言令兄,贤兄);哲昆(对他人之兄的敬称);哲嗣(敬称他人之子)

英文翻译

wise, sagacious; wise man, sage

方言集汇

◎ 粤语:zit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at7 zet7 [梅县腔] zhat7 [客语拼音字汇] zad5 [客英字典] zhet7 [宝安腔] zet7 [海陆丰腔] zhat7 [东莞腔] z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七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陟列薛B開入聲開口三等仙Btriet/tyetţĭɛ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