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炸

hōng zhà [ hong zha]
繁体 轟炸
注音 ㄏㄨㄥ ㄓㄚ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轰炸 hōngzhà

(1) 用炸弹袭击;往…投弹;向…投弹

美军轰炸巴格达
bomb

词语解释

  1. 从飞机上对地面或水上各种目标投掷炸弹。

    茅盾 《子夜》八:“他隐隐听得天崩地裂的一声轰炸,而且愈来愈近。”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五章:“有十几架敌机,正在阵地上盘旋轰炸。”

引证解释

⒈ 从飞机上对地面或水上各种目标投掷炸弹。

茅盾《子夜》八:“他隐隐听得天崩地裂的一声轰炸,而且愈来愈近。”
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五章:“有十几架敌机,正在阵地上盘旋轰炸。”

轰炸的国语词典

自飞机上投掷炸弹以击中目标为目的的行动。

轰炸的网络释义

轰炸 (中文词语)

  • 轰炸是汉语词汇,意思是用炸弹袭击,常使用飞机、飞艇等飞行器向固定地点或大致目标,进行投弹的过程,称作轰炸。有时也特指从15-16世纪开始至今的,专门在登陆战中用来压制敌方岸防工事的对岸轰舰(岸轰舰),进行轰击的过程,亦可称作轰炸。
  • 轰炸造句

    面对敌人的轰炸,队长沉重指挥大家隐蔽。
    他轰炸城市,让人民流离失所。
    就因为我考差了还满不在乎的表情,妈妈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就轰炸在我身旁。
    丧心病狂的侵略者,竟然出动飞机轰炸村庄,使无辜百姓惨遭杀害。
    敌机轰炸过后,他从废墟里扒出两本修改了多年的手稿,这真是硕果仅存呵。
    我国驻南使馆受到野蛮轰炸,世人为之震惊。
    轰炸之后,整个学校完全化为乌有了。
    敌人这次轰炸了几个小时。
    日本帝国主义毁约轰炸了珍珠港。
    当天,南非阿扎尼亚泛非主义者大会也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英战机轰炸伊拉克领土、杀害无辜平民百姓。
    在攻击的刚开始,以色列便轰炸了加萨走廊唯一的一座发电厂,并且多数时间都关闭了从迦萨走廊通往以色列或是埃及的边境检查站。
    轰炸机诡计接续追补,但受到一只女皇帝和一些刺螅蛇的突击所以调头折返。
    报告长官,我已发现目标,准备好轰炸准备,请批示。
    北约助反对派对首都的黎波里进行空袭轰炸,并呼吁利比亚实现和平过渡。
    据当地记录并推广示威活动的协调委员会成员称,两艘部署在海边的军舰随即与坦克一道开始轰炸。
    乔作为飞行员报名去参加极其危险的轰炸行动,结果葬身大海。
    也许是超音速导彈轰炸,或是金属风暴的攻击,这种战勤点总不会配备核弹一类的玩意吧?
    电信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能通过电视、无线电传送信息,不久之后,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的大量信息,将对人们实施信息轰炸。
    我命令投弹完毕的轰炸机飞返母舰。
    在数年支持核电团体的地毯式轰炸的游说后,很难为可更新能源赢得支持。

    汉字详情

    hōng [hong]
    部首: 405
    笔画: 8
    五笔: LCC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KQEE
    四角: 40447

    详细解释

    (1) (会意。从三车。本义:群车行驶声)

    (2) 同本义

    轰,群车声也。——《说文》

    轰轰殷殷。——《史记·苏秦传》

    (3) 又如:轰隐(成群车队的喧闹声);轰輵(象声词。形容车声、雷声等);轰轰阗阗(形容车马声)

    (4) 雷鸣、炮击、爆破等的隆隆声 。如:轰!轰!轰!一连串爆破声震撼山谷;轰雷掣电(雷声炸响,闪电劈空。形容心灵受到巨大冲击)

    动词

    (1) 枪炮、雷电等对准或瞄准爆发 。如:炮轰;雷轰;雷轰电闪;轰打(用炮火轰击);轰炮(开炮)

    (2) 猛烈攻击 。如:他在议会上轰市长;写文章轰他

    (3) 驱赶;赶开 。如:轰麻雀;轰魄(驱赶魂魄。迷信);轰蚊(驱赶蚊虫)

    (4) 笑闹;狂放 。如:轰豗(喧哗吵闹的声音);轰醉(狂饮而大醉);轰腾(形容气势旺盛);轰斗(群聚哄闹打斗)

    (5) 眩晕

    请大夫把病来调,我涩的难行立,轰的则待倒。——元· 张国宾《罗李郎》

    英文翻译

    rumble, explosion, blast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g1

    宋本广韵

    zhà,zhá [zha]
    部首: 414
    笔画: 9
    五笔: OTHF
    五行:
    仓颉: FOS
    四角: 98811

    详细解释

    zhá

    动词

    (1) 把食物放在滚沸的油锅中熬熟 。如:炸供(油炸供神用的食品)

    (2) 〈方〉∶焯 。如:把菠菜炸一下

    (3) 将旧金属器物加工,使重现光泽

    妹妹的项圈我瞧瞧,只怕该炸一炸去了。——《红楼梦》

    (4) 另见 zhà

    zhà

    动词

    (1) 指物体突然破裂

    不拿姜汁子和酱预先抹在底子上烤过,一经了火是要炸的。——《红楼梦》

    (2) 又如:瓶子炸了;爆炸

    (3) 用炸药、炸弹爆破 。如:炸碉堡;炸桥;炸丸(即炸弹);炸坑(爆炸后形成的土坑);炸裂弹(即炸弹)

    (4) 〈方〉∶因受惊而四处乱逃 。如:炸眼(马、驴等牲畜突然见到生人或其他不熟悉的东西而惊恐嘶鸣或狂奔)

    (5) 因某事而激烈发作 。如:炸毛(方言。发脾气;发怒);炸呼(乱喊叫;吆喝)

    (6) 另见 zhá

    英文翻译

    to fry in oil; to scald; to explode

    方言集汇

    ◎ 粤语:zaa3
    ◎ 客家话:[梅县腔] za5 [宝安腔] za5 [客英字典] za5 [海陆丰腔] za5 cap7 [台湾四县腔] za5 cap7 [客语拼音字汇] za4 [东莞腔] za5 [梅县腔] za5
    ◎ 潮州话:za3 zan3(tsà tsàⁿ) zah8(tsâh)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