蹑武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跟踪;追随。
元 袁桷 《题金华洞图》诗之一:“金精裂飞魄,躡武凌青华。” 清 王晫 《今世说·任诞》:“﹝ 沉子均 ﹞亦工唱曲,偶从 蓴湖 归,唱於途,有人躡武至其家。”
引证解释
⒈ 跟踪;追随。
引元袁桷《题金华洞图》诗之一:“金精裂飞魄,躡武凌青华。”
清王晫《今世说·任诞》:“﹝沉子均﹞亦工唱曲,偶从蓴湖归,唱於途,有人躡武至其家。”
蹑武的网络释义
蹑武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足,聂声。本义:踩踏,有意识地踩踏)
(2) 同本义
蹑,蹈也。——《说文》
康子履 魏桓子,蹑其踵。——《战国策·秦策》
张良、 陈平蹑 汉王足。——《史记·淮阴侯列传》
蹑屐登崖。——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农夫蹑丝履。——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足下蹑丝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蹑履相逢迎。
(4) 又如:蹑冻(踏着未融化的冰雪行路);蹑球(踩球);蹑蹬(踩踏石级);蹑级(顺着台阶逐级上下)
(5) 登
世胄蹑高,英俊沉下僚。——左思《咏史》
(6) 又如:飞空蹑壁;蹑级(逐级提拔);蹑空(旧谓得道成仙之人可腾空而行或停留空中);蹑虚(凌空);蹑云(高耸入云;腾云)
(7) 穿
农夫蹑丝履。——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8) 又如:蹑屐(拖着木屐;穿着木屐);蹑蹈(穿鞋袜)
(9) 放轻 悄悄地走。通“捻” 。如:他蹑脚儿走了;蹑跀(小步;轻步);蹑脚(轻步行走的样子)
(10) 追随;追赶
蹑迹披求。(跟随蛤蟆的踪迹,披开丛草寻求。蹑,追踪,披,拨开。)——《聊斋志异·促织》
(11) 又如:蹑景(追赶日影);蹑追(跟踪追击);蹑迹(追踪;跟踪);蹑风(追逐疾风);蹑捕(追捕);蹑逐(追逐);蹑寇(追击敌寇);蹑击(追击)
(12) 踮起脚尖走路 。如:蹑跟(高提脚跟而以脚尖轻步行走)
(13) 到;前往 。如:蹑蹀(往来小步的样子);蹑踱(来回寻找);蹑屣(远行;跋涉;奔波)
(14) 超越;胜过 。如:蹑等(逾越等级)
(15) 效法 。如:蹑景(追随;效法)
名词
古代织布机上用脚踩的两只踏板
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傅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
武大为于大君。——《易·履》
孔武有力。——《诗·郑风·羔裘》
诚既勇兮又以武。——《楚辞·九歌·国殇》
(2) 又如:英武(英俊威武);威武(武力;权势;力量强大);武色(凶猛的神色);武车(威猛的兵车);武健(勇武刚健);武断乡曲(以威势主断曲直)
名词
(1) 指干戈军旅之事
德不厚而行武。——《韩非子·五蠹》
用武之国。——《三国志·诸葛亮传》
无用武之地。——《资治通鉴》
神武雄才。
(2) 又如:武弁(武夫;武官);武不善作(出力的事不能文绉绉地去做);武训(军事训练);武略(军事谋略);武教(军事教育);武运(武事的气运);武德(武道)
(3) 士,兵,卒
勇武一人,为三军雄。——《淮南子》
文既有之,武亦宜然。——刘勰《文心雕龙》
(4) 古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
夫目之察度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国语·周语下》
(5) 舞蹈。通“舞”
溺者,非不笑也;罪人,非不歌也;狂者,非不武也。——《吕氏春秋》
(6) 足迹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诗·大雅·生民》
(7) 古州名 。南朝梁置,治所在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
(8) 金属打击乐器
始奏以文,复乱以武。——《礼记》
(9) 姓
动词
继承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诗·大雅·下武》
量词
半步。古代六尺为步,半步为武
夫目之祭度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国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wu1 [台湾四县腔] wu3 [东莞腔] wu1 [陆丰腔] wu3 [客语拼音字汇] vu1 [沙头角腔] wu1 [海陆丰腔] wu3 [客英字典] vu3 [宝安腔] w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武 | 文甫 | 明 | 虞 | 上聲 | 麌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myox/miuu | mĭ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