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占圈

pǎo mǎ zhàn quān [ pao ma zhan quan]
繁体 跑馬占圈
注音 ㄆㄠˇ ㄇㄚˇ ㄓㄢˋ ㄑㄨㄢ

词语释义

清代满族统治阶级用强制手段掠夺土地的一种方式。清朝的王爷贵族,骑着马在荒原上奔跑,跑过的地方便由皇帝赏赐给他们。

词语解释

  1. 清 代 满 族统治阶级用强制手段掠夺土地的一种方式。

    清 朝的王爷贵族,骑着马在荒原上奔跑,跑过的地方便由皇帝赏赐给他们。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到了 民国 ,这位善于追赶潮流的‘大学士’,又赶上了办教育吃香的时候,于是他很快成为教育家,借了‘办教育’为名,向 清 朝王爷手里用低价买了大批‘跑马占圈’的土地。”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第十九章:“在 静海县 ,他占有大片领地,从河东的 大侯庄 ,到河西的 蒲港洼 一带,手持龙票,跑马占圈,何止百顷以上。”

引证解释

⒈ 清代满族统治阶级用强制手段掠夺土地的一种方式。 清朝的王爷贵族,骑着马在荒原上奔跑,跑过的地方便由皇帝赏赐给他们。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到了民国,这位善于追赶潮流的‘大学士’,又赶上了办教育吃香的时候,于是他很快成为教育家,借了‘办教育’为名,向清朝王爷手里用低价买了大批‘跑马占圈’的土地。”
鲍昌《庚子风云》第一部第十九章:“在静海县,他占有大片领地,从河东的大侯庄,到河西的蒲港洼一带,手持龙票,跑马占圈,何止百顷以上。”

跑马占圈的网络释义

跑马占圈

  • 跑马占圈拼音pǎo mǎ zhān quān。
  • 汉字详情

    pǎo,páo [pao]
    部首: 717
    笔画: 12
    五笔: KHQN
    五行:
    仓颉: RMPRU
    四角: 67112

    详细解释

    páo

    动词

    (1) (形声。从足,包声。本义:兽用足刨地) 同本义

    滕公驾至 东都门,马鸣跼不肯定,以足跑地久之。——《西京杂记》

    跑,足跑地也。——《广韵》

    (2) 另见 pǎo

    pǎo

    动词

    (1) 急走

    跑,趵也。——《广雅·释言》

    红缰跑骏马,金镞掣秋鹰。——唐· 马戴《边将》

    (2) 又如:长跑(长距离跑步);跑解马(表演马术);跑冰(滑冰;溜冰);跑竹马(民间娱乐活动之一种);跑搭(奔走,奔忙);跑路(奔走);跑踏(奔走;奔忙)

    (3) 逃走;躲避

    你当真叫他回去,跑不了一顿饱打。——《老残游记》

    (4) 又如:逃跑(逃走);别让特务跑了;跑走(逃走;走掉)

    (5) 走;走路 。如:跑凌(从不很厚的河水上走过去);跑走(行走;走路;走动);跑路(走路);跑腿(步行;行走)

    (6) 为某种事物或利益而奔走 。如:跑海(到处奔走);跑山(来往于山中做买卖);跑合(旧时指说合生意);跑坡(在野地里跑。意在打猎);跑差(为公家奔走干事);跑船(在船上干活谋生);跑媒(为做媒而奔走)

    (7) 丢掉;失去 。如:跑气(漏气);跑风(漏风;漏气);跑躁(指精神失去控制的症状);跑掉(夭亡;夭折);跑燥(发脾气;燥热)

    (8) 走运;走红 。如:跑起来(走运)

    (9) 另见 páo

    英文翻译

    run, flee, leave in hurry

    方言集汇

    ◎ 粤语:paau2 paau4
    ◎ 客家话:[宝安腔] pau3 [海陆丰腔] pau1 [东莞腔] pau3 [沙头角腔] pau3 [台湾四县腔] pau1 [陆丰腔] pau1 [客英字典] pau1 [梅县腔] pau1 [客语拼音字汇] pau3
    ◎ 潮州话:p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薄交平聲開口二等bʰaubrau/beau
    [ma]
    部首: 320
    笔画: 3
    五笔: CNN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VSM
    四角: 7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方言集汇

    ◎ 粤语:maa5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

    zhān,zhàn [zhan]
    部首: 205
    笔画: 5
    五笔: H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R
    四角: 21600

    详细解释

    zhān

    动词

    (1) (会意。从卜,从口。以口问卜。本义:推测吉凶,即察看甲骨的裂纹或蓍草排列的情况取兆推测吉凶)

    (2) 同本义

    占,视兆问也。——《说文》

    未占有孚。——《易·萃》

    极数知来之谓占。——《易·系辞》

    三人占。——《书·洪范》

    占者三人。——《仪礼·士丧礼》。注:“三人,掌玉兆、瓦兆、原兆者也。”

    占衿兆。——《荀子·王制》

    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易·系辞上》

    史苏占之,曰:不吉。——《左传·僖公十五年》

    (3) 又如:占旺相(占卜时运);占人(掌占卜的官员);占工(占者。占家。专门从事占卜的人);占术(占卜之术);占书(占卜的书)

    (4) 窥察 。如:占天(观测天象);占步(观测推算)

    天象

    (5) 占状(报告观测天象结果的奏状);占视(观察);占气(观云气风色以测吉凶)

    (6) 推料,推测

    史以天占人,圣人以人占天。——《法言·五百》

    (7) 又如:占候(推测气候变化);占射(猜测);占覆(猜度隐藏之物)

    (8) 估计;揣度

    度食不足,令民各自占家五种石斗数,为其期。——《墨子·号令》

    (9) 又如:占费(估量费用);占卖(估价出卖)

    名词

    (1) 征兆

    山崩川竭,国土将亡之占也。——《水经注》

    (2) 运数,运气

    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史记》

    (3) 姓

    (4) 另见 zhàn

    zhàn

    动词

    (1) 占据,拥有。也作“佔”

    又改曰占。——宋· 洪迈《容斋续笔》

    占一山之胜。——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占百户之田。——清· 洪亮吉《治平篇》

    (2) 又如:占护(霸占);霸占土地;独占公家的房子;占固(强占把持);占冒(强占冒领)

    动词

    (1) 自报数目,估计上报

    度食不足,令民各自占家五种石斗数…匿不占,占不悉,令吏卒讏得,皆断。——《墨子》

    (2) 又如:占租(自报应纳的租税);占募(报名应募)

    (3) 估计、测算

    料丁壮以计庸,占商贾以均利。——《新唐书》

    (4) 自报户口数而落籍定居 。如:占著(占系。上报家中人数附于册籍,落户定居);占数(上报家中人数,入籍定居);占籍(上报户口,入籍定居)

    (5) 口头吟作;口授

    一夜无寐,口占几句俚谈,权表谢意。——《西游记》

    (6) 又如:占毕(诵读,吟诵);占授(口授);占辞(口述言辞)

    (7) 用嘴说 。如:占谢(当面致词道谢);占对(占射。应对,对答)

    (8) 处于,处于某种地位或情势 。如:占场儿(在酒宴上居于首席)

    (9) 另见 zhān

    英文翻译

    divine; observe; versify

    方言集汇

    ◎ 粤语:zim1 zim3
    ◎ 客家话:[梅县腔] zham1 zham5 [海陆丰腔] zham5 zham1 [客英字典] zham1 zham5 [沙头角腔] zam5 [东莞腔] zam1 zam5 [台湾四县腔] zam5 zam1 [客语拼音字汇] zam1 zam4 [宝安腔] zam5 | zam1 [陆丰腔] zham1
    ◎ 潮州话:〖ziam1 (chiam)「澄海」ziang1〗 〖ziam3 (chìam)「澄海」zia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四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職廉鹽A平聲開口三等鹽Acjem/tjemtɕĭɛm
    quān,juàn,juān [quan,juan]
    部首: 335
    笔画: 11
    五笔: LUD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WFQU
    四角: 60712

    详细解释

    juān

    动词

    (1) 把禽畜关在栅栏里

    鼻赤象,圈巨狿。——《文选·张衡·西京赋》

    (2) 又如:把羊群圈起来

    (3) 把犯人拘禁起来 。如:圈闭(禁闭);圈禁(禁闭于空房);圈留(挽留)

    (4) 闷在;关闭

    我只恨天天圈在家里,一点儿做不得主,行动就有人知道。——《红楼梦》

    (5) 另见 juàn;quān

    juàn

    名词

    (1) (形声。从囗( wéi,表示被围),卷声。本义:家畜的小围栏)

    (2) 同本义

    圈,养畜之闲也。——《说文》

    圈属。——《管子·立政》。注:“羊豕之类也。”

    登虎圈。——《汉书·张释之传》。注:“养兽之所。”

    从行登虎圈。——《史记·张释之列传》

    (3) 又如:圈牢(关养家畜的地方);圈槛(圈禁野兽的栅栏);羊圈;猪圈;狗圈

    (4) 国,城邑

    大圈闳闳,小圈交之。——汉· 扬雄《太玄·交》

    (5) 另见 juān;quān

    quān

    名词

    (1) 通“棬”。曲木做成的饮器

    毋没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礼记》

    (2) 注:“屈木所为,谓厄匜之属。”

    似圈似臼。——《庄子·齐物论》

    (3) 圈子,环行物

    天下为之圈。——《淮南子·原道》

    (4) 又如: 眼圈;画个圈;银项圈;包围圈

    (5) 区域;范围

    是故有生于无,实出于虚,天下为之圈,则名实同居。——《淮南子》

    (6) 圈套,引诱人上当或受害的计谋 。如:圈围

    动词

    (1) 形成一个圆环 。如:用木栏把房地圈起来;圈地(圈占的土地)

    (2) 用圈作记号

    圈去到字。——宋· 洪迈《容斋续笔》

    复圈去而改为入。

    (3) 又如:圈声(用红笔在句子停顿处加圈);圈占(划定界限并占领之)

    (4) 弯曲 。如:把胳膊圈过来;拱着腰圈着腿走路;圈盘腿(向外弯曲的畸形腿)

    量词

    (1) 计量环形事物 。如:一圈钢丝;打了六圈麻将

    (2) 另见 juān;juàn

    英文翻译

    to circle; a circle; corral

    方言集汇

    ◎ 粤语:gyun6 hyun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en1 [客语拼音字汇] kian1 [梅县腔] kian1 kian5 kwan1 [宝安腔] ken1 [客英字典] ken1 ken5 [海陆丰腔] kien1 [沙头角腔] kien2 [东莞腔] ken1 [陆丰腔] kian1 [梅县腔] kian1
    ◎ 潮州话:kuang1(khuang) kou1(kho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